王丹
摘 ?要:文學經典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和精神支柱,它是人類智慧的結晶,蘊含著豐富的民族文化和精神底蘊。因此,如果在語文教學中運用好經典的誦讀,多方面多角度地讓學生去閱讀一些內容豐富、短小卻非常精悍的經典作品,將它與教學內容有效地結合,就可以很好地發(fā)揮經典誦讀的作用,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與經典同行,加強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
關鍵詞:文學經典;誦讀;學習能力
隨著新課標的改革,語文教學越來越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而教育的重要目的是為了能讓學生可以全面的發(fā)展,因此,這也是一項長期的基礎性的工作。當前來說,高中語文的教學課堂中,教師過多地關注在語文課本知識的講解,而忽略了學生的整體的語文素養(yǎng),導致很多學生的整體的文學素養(yǎng)不高,對于傳統的經典文學的理解不夠,特別是他們寫的文章,都只是停留在表面,立意不深。因此,教師要加強學生對于經典的誦讀,在誦讀中不斷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
一、營造誦讀氛圍,激發(fā)學生興趣
誦讀能夠最大程度上地開發(fā)學生的智慧,能夠讓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獨立地航行,有助于學生開拓視野。閱讀能夠讓學生學到很多課本上沒有的知識,提高學生不斷地發(fā)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豐富學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從而不斷改善學生的認知能力,讓學生在課外閱讀中能發(fā)現一些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在高中語文的教學中,我們要注重為學生營造誦讀氛圍,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筆者會在每節(jié)課的課前5分鐘讓學生進行誦讀,或者是提前要求學生準備一些與下節(jié)課有關的文學作品,讓學生養(yǎng)成課前5分鐘誦讀經典的習慣,引導學生進入一種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集中注意力,調整狀態(tài)盡快進入到課堂教學中,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而且還可以讓學生積累一些詩詞和文章語句,加強學生的課外積累,給學生以潛移默化的影響。
二、聯系作者生平,了解詩詞內涵
對于一篇優(yōu)秀的文章,其中蘊含的情感必定與原作者的親身經歷有很大的關聯,因此在學習相關的作品時,教師可以從作者的實際經歷出發(fā),向學生講述作者的人生經歷與生活,促進學生產生代入感,從而幫助學生正確地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并且向學生正確展示其中隱含著的中國傳統文化內容。
例如,在教學《歸園田居》這一課時,筆者就先讓學生主動查詢有關陶淵明的相關資料,并且根據自己的調查分析陶淵明作品前后時期的變化。然后,筆者根據學生的調查與教學內容的規(guī)劃向學生講述陶淵明的人生和生活歷程,促進學生做作者的理解:“陶淵明前期的作品主要是一些抒發(fā)自己對官場黑暗現實和有志難騁的政治苦悶,在后期,陶淵明的作品大部分都是田園詩,其中大多數表達了作者守志不阿的高尚情操和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潔人格,另外還有一些通過對淳樸田園生活的描寫,表達了陶淵明對勞動人民的友好感情。由此可以看出陶淵明不同時期作品的不同特點?!边@樣,幫助學生了解作者的人生經歷,才能讓學生深層次地了解文章要表達的深刻內涵,進而提升教學的效果。
三、享受誦讀過程,提升文學解讀
雖然中國優(yōu)秀的傳統文化呈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可是在語文課堂上深入去了解,最直接接觸的當然還是一些詩詞與文章,雖然在教學中我們一直在倡導去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可是文化畢竟是“軟實力”,是在學生的綜合素質發(fā)展中融化于無形的一種動力,所以在學習這些文化的“載體”時,需要深入了解用心感受,享受詩詞文章所帶來的文化氣息。
作為文學作品的接受者,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除了是知識的接受者還是審美的體驗者,比如,讀被譽為樂府雙璧之一的《孔雀東南飛》,“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紉如絲,磐石無轉移?!边@一千古名句所傳遞的卻是有情人不得眷屬的悲哀和無奈,整篇賦詞寫的是凄楚纏綿,讀之使人忍不住落淚,在這篇文章的教學中,讓學生能感受到的應該是絲絲的柔情與無奈,還有愛情不受祝福的悲哀。再如,讀現代散文作家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的感情確實含蓄而內斂的。全篇用如水般的語言描繪荷塘月色動人的美景,其清新流暢的語言使讀者也比自覺沉浸在作者筆下的美景之中,卻又能在享受“荷塘月色”時在字里行間體會到作者渴望超脫現實卻又不得不面對現實的無奈和傷感。
語文教學的重點確實在教材中所選的篇目,但中心卻絕不僅僅是給學生灌輸字、詞以及文章主旨這些呈現出來的信息,語文的學習是一個積累的過程,也是一個享受的過程,傳承傳統文化,傳承的除了形式、除了需要“記住”的知識,還有文化中的美感和情操,因此學生對詩詞、文章的學習是一個厚積薄發(fā)的過程,當能真正讀透這些作品時,其中的文化內涵才能內化于每個學生的心中,達到學習的真正目的。
綜上所述,誦讀在高中語文的教學中發(fā)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它是學生鑒賞和理解詩詞、文章的切入點,能夠打開學生學習學習的大門。教師通過引導學生進行詩詞、文章的誦讀,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豐富學生的想象力,還可以減輕學生的背誦難度。因此,高中語文教師應該重視誦讀教學,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 ?李娟.高中語文誦讀教學策略再探[D].信陽師范學院,2017.
[2] ?李雪敏.高中語文經典誦讀課程開發(fā)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