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春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趣味性教學被廣泛應用于教學當中,而高中政治采用趣味化教學不僅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夠提升學生學習動力,提高教學效率。因此,本文將從“引入時政,激發(fā)興趣”“聯(lián)系生活,提高效率”“智慧教學,培養(yǎng)能力”三個角度入手,談一談高中政治趣味性教學策略探究。
關鍵詞:高中政治;趣味性;時政;生活;智慧教學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完善與發(fā)展,高中政治作為一門培養(yǎng)學生思想觀念及提高學生高尚的道德品質的關鍵學科,對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有著重要的積極作用。就目前現(xiàn)狀而言,在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政治趣味性教學從根本上區(qū)別與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其主要表現(xiàn)為,學生角色的變化以及教學方式的變革,但學生學習效率的問題仍是政治教學的核心問題,而趣味性教學作為一種以學生心理特征和認知規(guī)律為核心的新型教學方式,不僅符合教學改革的內在要求,也是提高學生政治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率的重要途徑。因此,如何讓政治課堂教學適應學生的心理發(fā)展變化,以及提高教學有效性已成為每個教師必須思考的重要問題。
一、引入時政,激發(fā)興趣
政治學科同其他學科不同,具有極強的時代性,政治與時政的關系好比“魚水關系”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將時政引入政治課堂,不僅可以豐富課堂教學內容,而且也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興趣的重要手段。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要適當?shù)囊刖o跟時代發(fā)展的時政新聞,在提高教學效率的同時,有效激發(fā)學生對于政治的學習的興趣。
例如:在學習“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經濟目標”這一課內容時,為了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初步了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意義,我會以時政材料來輔助教學,以促進學生學習興趣;像:在教學過程中,我會引入兩段“黨的十三大報告”和“黨的十五大報告”,讓學生探究新的“三步走”發(fā)展戰(zhàn)略與大的“三步走”發(fā)展戰(zhàn)略兩者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并以從總體小康到全面小康為例,讓學生了解實現(xiàn)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經濟目標需要做出的實質性舉措,以此來有效調動學生的探究興趣;然后,我會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通過探究由總體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奮斗目標,從而培養(yǎng)學生用聯(lián)系的、全面的、發(fā)展的觀點看問題的能力;最后,我還會讓學生在課下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搜集小康社會的相關資料,提高學生對小康社會以及國家戰(zhàn)略布局的理解。通過引入時政新聞,既能夠為政治課堂增添趣味性,也能夠促進學生養(yǎng)成關心時事的良好習慣。
二、聯(lián)系生活,提高效率
政治與我們的生活存在著密切的聯(lián)系,政治教學的意義在于學生將學到的知識能夠用于生活中,從而在生活實踐中感受到政治知識的趣味性。因此,在課改精神導向下的政治教學,將政治知識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提倡生活化教學,不僅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效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夠激發(fā)學生政治學習熱情,從而使學生深刻理解政治知識的生活價值。
例如:在學習“價格變動的影響”這一課知識時,為了讓學生理解價格變動對消費者需求的影響,我會以生活中的例子進行課堂導入。首先,我會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幾個視頻,鏡頭一:超市打折活動,人們愉快地購買場景;鏡頭二: 春天,人們在商場買毛衣,秋天,人們在商場購買涼席和空調等情景,在觀看過程中,學生們積極愉悅地發(fā)表各自的觀點;然后,我會引導學生從中總結出:“商品價格上漲較高時,人們的購物需求就減少,反之,則增大。”進而我再提出疑問“那么生活中有沒有特殊情況 “買漲不買落”的現(xiàn)象呢?”并要求學生從生活中找出的相關例子,像:在生活中,商品房的銷售中經常出現(xiàn)“買漲不買落”的現(xiàn)象,以此來讓學生認識到消費行為受人們的心理預期因素的影響。通過將知識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不僅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效率,而且也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智慧教學,培養(yǎng)能力
智慧教學理念是“以人為本”教育理念的突破和更新,它以追求學生的智慧發(fā)展為教學目標,以師生互動為核心,教師在教學中有選擇、有想法的運用合適的教學策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最終構建成智慧課堂,而政治教學的趣味性離不開師生互動探究。因此,在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綜合運用問題情境、多媒體等教學手段,活躍課堂氛圍,優(yōu)化教學過程,以期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興趣。
例如:在學習“民主選舉”這一課內容時,為了增強學生的政治參與責任感,在智慧教育理念的引導下,我會以師生互動的形式,并結合多媒體來展開教學,首先,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動力,我會利用多媒體讓學生觀看一段民主選舉的相關視頻,觀看結束后,我會結合教材內容為學生講解本節(jié)課的重點知識;然后,我會以民主選舉的方式開展一次“選舉民意代表”教學活動,讓學生體驗民主選舉過程,在選舉的過程中,我會與學生們共同參與,像:班長帶領大家閱讀:學生會關于“選舉民意代表通知”,接著我根據(jù)教材內容介紹了:直接選舉與間接選舉的含義、優(yōu)點、局限、適用范圍;學生介紹了:等額選舉與差額選舉的含義、優(yōu)點、局限、適用范圍;最后,班長進行了個別提問,并征求意見,確定了本次活動的選舉方式,活動順利進行。在這樣的互動中,既能讓學生掌握所學知識,也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達到啟迪學生智力的效果。
綜上所述,高中政治趣味性教學策略探究,在教學理念和方法上都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既適應了社會發(fā)展的要求,也符合學生心理特征的變化。因此,在政治教學領域,教師應以趣味性教學理念為導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改進自身的教學方式方法,從而使政治課堂成為學生道德素質提高的最佳場所。
參考文獻
[1]吳婷.淺談高中政治課堂趣味性教學方法[J].中國教師,2015(S1):99.
[2]謝勇勝.高中政治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J].課程教育研究,2017(2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