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斌
摘 ?要: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根據(jù)學生的選考要求,實行分層走班教學勢在必行。所謂分層走班教學,就是在固定行政班的基礎之上,根據(jù)學生的認知能力、水平,基于學生的興趣愛好等各個方面的因素與差異,將學生劃分為若干個層次的教學模式,具有一定的實踐價值?;诖?,本文主要探究了筆者對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分層走班教學的一些思考,分析了分層走班教學的理論知識,探究了分層走班教學的實踐操作,論述了分層走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提出了完善分層走班教學的對策與路徑。
關鍵詞:新高考改革背景;分層走班教學;思考
【中圖分類號】G642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35-0031-01
1.分層走班教學理論分析
分層走班教學是一種挖掘學生特長與自己個性潛能,符合社會發(fā)展的新型教學模式。其本質(zhì)就是為了尊重學生、保障學生的學習權利與義務,是一種追求人人發(fā)展的教育模式。分層走班的理論基礎就是適應教育,也就是一種尊重個體差異,滿足學生個性化發(fā)展的實際需求。分層不僅僅是尊重學生個體的學習基礎以及能力差異,也是一種為了更好的為學生學習提供服務,轉變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的一種有效手段。
2.分層走班教學實踐操作
(1)基于學生層面分層處理
根據(jù)學生的實際狀況合理的進行等級劃分,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成績、興趣愛好以及學習能力設置不同的層次,將學生安插在不同的教師中開展學習活動。通過專業(yè)的教師對學生進行有針對的教學,組織開展教學活動。在分層教學期間,根據(jù)學生的實際狀況吸取接收不同的反饋以及意見信息。
(2)根據(jù)教學目標分層
通過不同的層次學生,分析學生的學習特點,將其作為主要的切入點,擬定與學生發(fā)展吻合的教學目標。例如,對于學習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要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之上對其進行適當?shù)耐卣咕毩?對于學習中等階段的學生則要在學生掌握領悟學生學習目標的同時,可以靈活的實現(xiàn)應用,對于學生學習成績一般的學生來說,在學習過程中要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性,基于學生實際狀況為基礎,合理開展分層教學活動,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組織開展語文教學活動,進而達到充分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的目的。
(3)基于學生教學方式合理分層教育
教師要循序漸進開展教學活動,要根據(jù)課堂內(nèi)容有組織的開展分層教學,適當?shù)霓D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明確學生的學習需求,根據(jù)教學要求有序整合,在實踐中要與學生的實際需求保持一致,通過統(tǒng)一的互動與溝通,保障學生的教學目標、教學模式以及學生能力的各項需求符合規(guī)范要求。
(4)根據(jù)評估實現(xiàn)合理分層
通過定期的課堂檢驗,了解學生的實際狀況。在不同的角度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客觀評價分析,根據(jù)不同層次的不同需求進行全面的分析,通過綜合性題目的設置培養(yǎng)學生學習積極性,樹立學生學習的自信心,進而充分的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提升分層教學效果。
3.課堂分層走班教學問題思考
(1)課堂分層走班關鍵問題
第一,增加了課堂教學難度。課堂分層走班制度要基于“靈活、流動、差異”為主要特征開展,通過動態(tài)化的方式開展教學,增加了分層走班教學的難度。同層次教學班級中水平能力相同,但是學習能力以及習慣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性,通過相同的教學進度以及教學策略開展教學,學生無法適應,在無形之中會增加課堂教學難度。
第二,課下輔導更為復雜。分層走班教學授課是一種流動性的課堂,只有在教學班級中教師與學生之間才會有更多的接觸時間,而在授課結束會后學生與教師之間無法有效溝通。同時學生班級層次的不同任課教師也具有一定的差異,這樣就會導致課下輔導較為困難。
第三,學生容易出現(xiàn)心理問題。分層走班教學會給學生帶來一定的影響,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等級,這樣低層次的學生則就會比較容易出現(xiàn)自卑以及抵觸性的情緒,分層走班教學是一種在流動狀態(tài)之下的學習模式,這樣就會導致學生無法專心學習。
第四,教師評價難度加大。分層走班教學,因學生分屬于不同的層級,任課教師的教學效果也體現(xiàn)出分層的特點,程度較好的班級因學生的基礎較好,自學能力較強,可能成績會迅速提升,而程度較差的班級因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方法、基礎等方面較弱,老師除了教學外,在習慣培養(yǎng)、方法指導等方面要下更多的功夫,因此,學校對于教師如何進行客觀評價,也存在有較大的難度。
第五,學生德育難度加大。傳統(tǒng)的以行政班為基礎管理方式,因有固定的班主任,固定的教室,固定的同學,班級建設、管理、目標、紀律要求都很明確,容易培養(yǎng)集體主義精神,走班教學實施之后,原來的行政班級管理弱化,學生的德育教育要落實在每一位任課教師身上,難度加大。
(2)課堂分層走班完善對策與手段
教師要根據(jù)相同層次學生,但是學生學習能力、習慣不同的學生,通過不同的策略與方式進行備課,充分的利用集體備課的優(yōu)勢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
做好班干部的管理,通過班干部了解學生的實際狀況;制定學習小組,做好課后學習與輔導;制定完善的班級日志管理制度,了解學生的實際狀況。通過線上與線下整合的方式,了解學生的實際狀況,為學生的課后學習提供一定的輔導,提升教學質(zhì)量與效果。
同時,在分層過程中可以通過適當?shù)拇┎宸绞阶寖?yōu)秀學生通過引導以及帶動的作用,激勵其他學生。改變以往“唯分數(shù)論”,對教師進行多元評價。試行學生導師制,變以往以班級管理育人為以導師育人為主,并根據(jù)實際狀況做好調(diào)整完善,進而保障分層走班教學有序開展。
參考文獻
[1]季敏.高考改革背景下分類分層走班教學的實踐與研究[D].2017
[2]周慧云.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實施分層走班教學的初探[J].南昌師范學院學報,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