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梅
摘要:在農村地區(qū)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建立起對課外閱讀的興趣,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研究課題。為了有效促進學生的閱讀效率,教師需要逐漸引導,并探究更多科學的方法去傳授,提升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和效率。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習慣。良好閱讀習慣的形成對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提高自學能力以及后續(xù)學習起著重要作用,甚至將終身受用。
關鍵詞:課外閱讀;閱讀指導;農村學校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备郀柣倪@句名言,形象地說明了書籍對推動人類文明的作用。一個愛讀書的人,必定是一個文化素質較高的人;一個愛讀書的民族,也必定是一個文化素質較高的民族。書對于人類的發(fā)展是有積極作用的,具體展開來就是對人的思維方式、處事原則和價值取向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它對于個人的長遠發(fā)展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在對農村小學的閱讀分析中,筆者卻發(fā)現(xiàn)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并不盡如人意,甚至有的地方情況很糟糕,以下的內容就是針對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不足的情況制定的一些解決策略。
一、加強閱讀指導:
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與和諧的學習、創(chuàng)造環(huán)境,引導學生自主、積極的學會學習、學會創(chuàng)造。對學生閱讀方法指導。
1、教給學生“讀”的方法。
(1)瀏覽性的泛讀。
對許多淺顯易懂的童話書可采用瀏覽法,了解其主要內容,捕捉其中的知識要點或有價值的信息。
(2)探求性的速讀。
這是學生根據一定的目的快速翻閱閱讀材料,選取自己所需信息的讀書方法,指向性非常明確,或是為解決一個問題,或是為了解某方面的知識。
(3)有品位性的精讀。
選擇一些與學習密切相關或自己最感興趣的章節(jié)進行精讀,品位文章中的好詞佳句,體會文章的內涵,初步揣摩文章的謀篇布局。
2、教給學生“記”的方法。
在課外閱讀的指導中,要教給學生記的不同方法,使學生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
(1)隨感式筆記。
這些筆記在學生閱讀時隨時進行。在文章緊要處、感觸最深處圈點勾劃,在書的空白處寫上批注,還可在自己不懂的地方打上一個小問號,或寫下自己的疑問,然后請教父母、老師,真正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讀有所得。
(2)摘錄式筆記。
這類筆記是重在把閱讀時發(fā)現(xiàn)的好詞佳句以及精彩的段落摘錄下來,并對此進行歸類,使之成為獨具自我特色的“工具書”。
二、重視培養(yǎng)閱讀習慣:
對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而言,什么東西最應該被重視起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yǎng)興趣最重要。
1、教師要注意引導。
莎士比亞曾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yǎng)品?!弊x一本好書,猶如交上了一位良師益友。為了讓孩子從好的作品中汲取營養(yǎng),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在說話、習作、或給自己書寫座右銘、給同學贈言時學會運用家喻戶曉、耳熟能詳?shù)拿嗣裕纭昂却嬷?,天涯若比鄰”、“一個籬笆三根樁,一個好漢三個幫”、“不讀書就像生活中缺乏陽光一樣”等。
2、教師要精于策劃。
開展多彩活動,激發(fā)讀書興趣,持之以恒,養(yǎng)成習慣。為了穩(wěn)定和保持學生被激起的課外閱讀興趣,可以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比如: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能力和水平,開展“故事會、朗讀比賽、成語接龍、古詩朗誦”等活動;讓學生把課外閱讀中所見的奇事怪事、民情風俗、自然風光、歷史故事、名人名言及心得體會等講出來,寫出來,向大家展示自己讀書的成果,真正營造一個人人喜歡讀書,人人學會讀書的氛圍。
三、重視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要激發(fā)學生閱讀名家名著的興趣?,F(xiàn)在不少學生對名家名著知道的不多,有的只知其書名,不了解其內容,有的甚至連書名都不知道,但對一些漫畫故事、港臺小說卻如數(shù)家珍。為此,我們很有必要向他們介紹中外名著,要使學生知道這些書的內容是健康的,語言是美的,情節(jié)也不遜于言情武打小說與漫畫故事,使他們對這些書產生閱讀興趣,主動去讀。有些課文本身就是名著的節(jié)選,我們在指導學好課文的同時,可介紹前后相關情節(jié),使學生由被動地聽到自覺地去讀,提高閱讀生活氣息濃厚的名著的興趣。
四、培養(yǎng)學生一邊讀一邊思考:
為了使學生養(yǎng)成愛讀書、多讀書的習慣,關鍵要從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開始??山Y合閱讀課文向學生推薦課外讀物,如教《寓言二則》時推薦《寓言故事》,教《賣火柴的小女孩》推薦《安徒生童話》和《格林童話》等;或向學生介紹古今中外愛讀書的典型事例,啟發(fā)學生愛讀書;或開設賞析課,介紹名家名篇,使學生領略語言的無窮魅力;或根據學生不同的愛好,分別向他們介紹各種讀書方法,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讀書興趣。同時還可結合課外活動,經常組織讀書心得交流會、故事會、朗讀比賽以及“我最喜愛的一本書”等活動,久而久之,學生愛讀書、多讀書的良好習慣就會逐漸養(yǎng)成。
五、營造濃郁的讀書氛圍:
要強化一種意識,必須營造相應的氛圍,使孩子的內心世界不斷受到這種意識的提醒和沖擊,這樣才能在孩子的腦海中留下烙印,由無意注意逐步形成為有意關注。因此,學校要特別注重校園書香氛圍的營造。如:利用廊柱張貼有關讀書的名人名言,利用展窗開設讀書交流園地,各班的圖書角不僅要裝滿孩子們喜歡的好書,還要有一個個美麗的名字,如“豆丁書架”、“瑯瑯書吧”等,孩子們一看到名字就有要走近的沖動。
另外,學校最好還要以書為媒介,成立一些學生社團,如設立小小文學研究會、“文學社”、“詩歌吟誦社”,定期舉辦“讀書沙龍”等。通過氛圍的營造耳濡目染中,學生漸漸地就把閱讀當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如果我們要實現(xiàn)我們心中的教育理想,使我們的學生能夠學到真正的知識,而且學得比我們強.我想,我們需要并且能夠做到的,就是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幫助他們從熱愛讀書和主動讀書開始,從小就做一名好讀書、讀好書、多讀書的新時代少年。
參考文獻:
[1]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
[2] 、《閱讀發(fā)展心理學》.閆國利著.安徽教育出版社.
[3] 、《語文教育心理學》.董蓓菲著.上海教育出版社.
[4] 、《學生課外閱讀現(xiàn)狀》陳英 上海教育
[5] 、《淺談小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鐘惠芬.小學教育200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