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試卷分析課應分四步完成:第一步,成績分析使學生情緒處于飽滿狀態(tài)為順利完成本節(jié)課其他教學任務奠定基礎。第二步,要求學生對于新知識有所收獲。第三步,重點錯誤的講解是為了強化、鞏固學過的知識難點。第四步,小組討論是為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解決不同的學生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激勵;引導;參與;互動;主動性。
【作者簡介】何敏壽(1966.06-), 男,漢族,安徽蕪湖人,安徽省無為縣開城中心校,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教育。
一堂課的好壞不在于老師講多少,而在于學生學多少。一節(jié)好的試卷分析課,不在于老師講的多么細致、精煉而在于學生的參與程度。這就需要老師課前付出很多精力精心備課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要做到這點首先老師對你學生的學習情況必須一目了然。教學時才能因材施教。根據事實來表揚、督促,還是鼓勵做到獎懲分明,學生才能信服。其次教師必須吃透試卷:必須知道該試卷包含了哪些新的知識點及針對這些知識點在接下來的教學中應采取何種恰當而有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掌握這些知識點。接下來要統(tǒng)計出哪些是高頻錯誤題以便在課堂教學講解時能夠抓住重點,提高效率。最后應指導督促學生互動,加強學生交流,激發(fā)學生學習主動性。下面就以上四個方面我將具體談談在教學中如何進行。
一、成績分析
首先用激勵的手段培養(yǎng)學生參與教學。用多媒體展示本次考試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并讓全班學生以鼓掌等方式表達對他們的祝賀,號召所有學生向他們學習,指出老師表揚的不僅僅是成績,更重要的是成績背后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明確自身的責任感,堅忍不拔的毅力。其次應用多媒體展示成績上升較快的學生,老師應指出他們是我班發(fā)展的動力,他們成績提高了,我班才能更勝一層樓,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對于已經努力但成績下降的學生應給予鼓勵,告訴他們老師及同學們都在盼望他們迎頭趕上,不要讓我們失望。同時讓他們知道他們努力不僅僅是為了自己,也為老師,同學,家長增光,更重要的是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希望他們下次有良好的表現(xiàn),讓他們感受到老師的關懷和期待。
二、傳授新知
學生到校是為了學到新的知識。學生每節(jié)課都應該學點知識。試卷分析課也不例外。試卷上的新知識點往往是課堂內容的延伸。在教知識點時老師忌諱一味的講解。要讓學生動起來。要使用聽、練、用等各種教學手段讓學生思維始終處于積極狀態(tài)。如七年級有道題考察學生對bring、take、get這三個詞的理解。
教師教學中應講、練、用的方法使學生參與教學:
第一步師生討論每個詞的含義。并以圖示。
第二步老師就課堂上物品用bring、take、get發(fā)出指令,學生完成指令任務。
第三步讓學生用起來。教師讓學生當堂示范分別用這三個詞造句。教師予以指正。
三、重點錯誤
這個環(huán)節(jié)是一堂課的重點。為了避免炒冷飯使課堂教學更加生動,一般通過集體討論、個人回答、老師引領讓學生參與教學。如下列例題:
He(? ? )half? his right? arm to save himself。
A cut down? ? B cut out? ? ? C cut up? ? ?D cut? off
首先師生集體討論每個短語在初中應掌握的含義。故答案為D。教師應接著引領問他們還記得其他有關cut的短語嗎?然后師生共同總結:如cut in、cut into等。又如:
He? didn’t (? ? ) at? the? meeting? until? 10:00? am.
A turn? up? ?B turn? ?down? ? C turn? off? ? D turn? on
其次,提問一名做錯的成績中等的學生四個選項的含義,一般來說他會回答: 開大一點、關小一點、關掉、 打開。接著提問還有其他含義嗎?這對于中等成績的學生來說有點難,教師要適時引領turn up 出現(xiàn)turn down拒絕。因此答案應選A。在此基礎上師生集體討論有關turn的其他用法。培養(yǎng)學生參與意識。
又如作文教學如何讓學生參與?讓學生參與到作文講解中,一般分三個步驟:
1.在講解作文前,教師首先統(tǒng)計出學生在作文中出現(xiàn)的錯誤,然后把錯誤集中在一起展示給學生看。讓學生自己判斷該短文有多少錯誤。通過舉手選出發(fā)現(xiàn)錯誤最多的學生,讓他指出錯誤在哪兒,老師標出錯誤的地方。這種教學方式學生參與性強,容易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2.讓學生回答如何改正錯誤并把正確的答案寫錯誤的地方下面。
3.老師指出學生沒有發(fā)現(xiàn)的錯誤并改正。這樣的教學無論成績好還是差的學生都參與到教學中。
四、學生互動
對于一些簡單的錯題,學生應分小組討論。老師在課堂上巡回指導,要么回答小組內有爭議的問題,要么管理紀律,以防學生開小差。這樣教學活動有利于發(fā)揮學生學習主動性,活躍氣氛,增加學生間感情交流,培養(yǎng)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的良好品質。小組內,成績好的學生指導落后生,他們自然獲得自豪感、成就感,對自己學習充滿信心。這會激勵他們繼續(xù)更加努力學習。而后進生與同學交流有時候比與老師交流效果更好。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知道:試卷分析課每個教學步驟,都要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的參與性,互動性與主動性。只要老師做到這點,學生必定學有所得、學有所樂。
參考文獻:
[1](美)鮑里奇.易東平譯.有效教學方法[M].江蘇教育出版社,1997, 10.
[2]王義堂.新課程理念與教學策略[M].中國言實出版社,2004,05.
[3]屠大華.現(xiàn)代化教學理論[M].中國科技大學出版社,2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