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美蘭
摘要:在我國素質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下,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模式也在不斷改變和提高。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體系下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方式存在很多問題和弊端,傳統(tǒng)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方式沒有注重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不能激發(fā)學生對于學習道德與法治的熱情和積極性,無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本文主要對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滲透進行分析。
關鍵詞:情感教育、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滲透
引言:
當今時代,因受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的影響,大多數的學生家長包括一些老師對待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不夠重視。但其實道德與法治讓初中生了解了法律的基本知識,懂得榮辱與廉恥,對初中生形成良好的三觀有重要作用。當前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除了部分家長原因外,教師在教學時忽略了學生的學習感受與情感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原因。而想要改變如今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教師就必須將情感教育滲透到當前的道德與法治教學中。
一、在進行情感教育滲透時教師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師在對初中學生教授道德與法治課程時,為促進情感教育在教學中的滲透,一定要重視學生在教學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形成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教師在課堂中對學生進行教學引導的教學模式。這樣,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授課時,就不再是過去只為應付考試的應試教育和填鴨式教學【1】。以學生為教學主導,教師就可以充分的去了解并尊重每位學生的特點,包括學生的興趣愛好,個性特點等,這些都可以作為教師在教授道德與法治時的重要參考,從而讓學生真正體會到自己在課堂中的主體性,不斷的激發(fā)學生學習道德與法治的興趣,從根本上提高班級內所有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樣也有利于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和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因為初中正是學生逐步形成自己個性的年齡段,大部分學生都具備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并且開始初步的建立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這時,教師的義務不再只是教授學生教材上死板的知識點,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養(yǎng)成科學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例如,教師在教授道德與法治中《做更好的自己》這一章節(jié)時,按照以往的教學方法,教師就會簡單的讓學生在教材中圈出考試會考的知識點,然后進行簡單的解釋,剩余的時間就讓學生開始進行記憶背誦,這樣學生對這一課是無法做到完全正確科學的理解的。教師要想學生真正的理解如何去做更好的自己,就要通過情感教育,讓學生從“我眼中的我”、“老師眼中的我”、“同學眼中的我”、“父母眼中的我”等不同的角度去理解這個問題,讓學生對自己有更加充分客觀的認識,這樣學生才能對自己作出最完整的評價,最終明日如何才能成為更好的自己。這樣,學生就會體會到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的重要性,從而提高了學生學習這門課的積極性。
二、在進行情感教育滲透時教師要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既然要進行情感教育,教師就應與學生多進行一些情感上的交流,讓老師成為學生最信任的人,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從而構建一個健康和諧的師生關系。初中時期的學生正值叛逆期,這時的學生往往更需要情感上的給與,當學生情感出現問題后,就會產生很嚴重的厭學情況,這時教師就要將情感教育滲透到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去。就如《師生交往》一章中,介紹了教師、學生之間的交往事項。通過對這篇教材的講解,讓學生明白教師對學生進行批評和表揚時所代表的更深刻的用意,從而改變學生對待學習的態(tài)度。教師在教授學生時,也要讓學生學會換位思考,當遇到問題時,從教師、同學、父母的角度去考慮,這樣學生的內心情感會更加豐富,對待問題也不會過于極端,那么在與同學和老師相處時也會更加自然和正常。
三、在進行情感教育滲透時多用日常生活例子喚醒情感
學生在學習道德與法治課程時之所以覺得這門課程非??菰?,主要原因是學生覺得教材內的知識過于理論化,不能做到感同身受,對課本上的知識點不能產生共鳴,也就不會對課程有帶入感,這樣,學生就會認為這門課程學起來既枯燥就沒有什么用處,從而失去學習的興趣【2】。所以教師在教學時要多去聯(lián)系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情況去引導同學進行情感上的共鳴,讓學生積極的去思考。
例如在學習《家的意味》這一章節(jié)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前先收集自己家庭的全家福,教師收集好后制作成電子相冊,這樣在課堂授課時就可以先通過多媒體播放學生們的全家福,然后讓學生將日常生活與教材知識相聯(lián)系,從而加深學生對于教材知識點的印象,也更有助于學生正確的去理解教材中的知識。
總結:綜上所述,教師在教授初中生道德與法治的相關知識時,一定不要只一味的講解教材中枯燥的知識點,這樣學生只會去機械的記憶而不會深入的去理解教材中的所包含的深層含義。通過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學生在初中階段能夠更好的去培養(yǎng)自己科學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讓學生能夠根據所學知識分清顯示中的善與惡,能夠知榮辱,明是非,不斷的提高自身的道德素養(yǎng),真正成為一名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滲透[J]. 余慧華. ?西部素質教育. 2019(05)
[2]淺談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情感教育[J]. 陳勇.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