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曉翠
摘要:創(chuàng)新教育時代已經到來,初中數學教師幫助學生養(yǎng)成反思的習慣,產生實踐的意識,鼓勵他們朝著正確方向突破自我,更利于整體教學質量的提升。當學生切實感知到學習的最大樂趣,數學思維非常活躍,反思意識越來越強,給予他們表現的機會,就能夠徹底打破傳統(tǒng)格局,使人才培養(yǎng)計劃的實施都變得異常高效。本文具體分析了初中生數學反思能力的培養(yǎng)對策,希望其他教師也轉換一下引導思路,讓數學教育事業(yè)長遠規(guī)劃的進程隨之加快。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反思能力;培養(yǎng)對策;研究;思考
引言:初中學生理解數學問題、反思學習過程時容易產生錯誤的自我認知,教師應該做些什么呢?可以通過教學步驟的簡化,端正學生的反思態(tài)度;可以進行有效策略的實施,去除學生抵觸的情緒或者反思的顧慮;還可在和諧互動關系的支持下,利用問題促進他們反思能力綜合發(fā)展,課堂學習有效果,數學教育有特色,初中生才能在全面發(fā)展的創(chuàng)新路上走得一帆風順。下面,筆者就此闡述了幾點不同看法,旨在培育出更多有理想、高素質的棟梁之才。
一、善于利用生生互動
初中數學教師應該幫助學生養(yǎng)成自主反思的好習慣,同時滲透先進的育人思想,鼓勵他們不斷創(chuàng)造、小組交流,獲取到不一樣的情感體驗后,可以從新的層面、不同角度展開數學問題的深度思考,視野范圍足夠開闊,即將沖破思維束縛。此外,數學教師要在掌握學生學習實際情況的前提下引導學生互動反思,這樣可以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學生互動反思過程需要基于學生的能力水平為學生分組,然后提出小組反思任務,最后引導學生互相幫助,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和分享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反思能力以及數學能力[1]。如在《全等三角形證明》教學中,教師可讓學生以小組方式共同思考全等三角形證明方法及過程,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質及判定。通過同學們熱火朝天的討論中,得出找全等三角形可以根據已知條件,看已知條件能夠確定哪兩個三角形相等;可以根據結論,看要證明相等的兩條線段(或角)分別在哪兩個可能全等的三角形中,也可以根據條件和結論共同考慮,看它們能一同確定哪兩個三角形全等。
二、通過案例啟發(fā)學習
初中數學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巧妙設置案例,來培養(yǎng)學生的反思能力,恰當的案例具有優(yōu)秀的啟發(fā)性,通過案例數學教師可以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轉化為具體案例,幫助學生理解和學習。教師需要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刻理解與分析,總結出合適的案例,讓學生通過對具體案例的分析和運用,理解其含義,在鞏固所學數學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其反思能力。如進行《特殊的平行四邊形》教學時,為了提升學生對特殊的平行四邊形的理解與認識,教師可以合理運用教室中的素材,像黑板、窗戶、黑板擦、講臺和課桌等,讓學生親眼觀察到這些特殊的平行四邊形,理解特殊的平行四邊形的概念。通過巧妙舉例,不僅可以讓學生學習和掌握特殊的平行四邊形知識,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反思能力,當看到鉛筆盒、凳子和橡皮等就能夠聯(lián)想到特殊的平行四邊形,從而加深對該數學知識的理解與記憶。
三、深入分析強化反思
要想有效地對于學生的反思能力進行培養(yǎng),還必須引導學生對問題深入地進行分析,通過對問題深入地進行分析,可以強化學生的反思能力[2]。所以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必須要讓學生對習題的分析引起足夠的重視,通過分析習題了解這些題目背后所包含的數學知識內容,然后有步驟地進行反思。首先反思自己所得出的結論是否正確,然后再對題目進行研究,反思自己的解法是否是最為科學有效的解法,如果不是,那么對于新的解題方法進行探索。最后還可以通過對習題的深入分析和反思得出新的結論。所以分析能力在學生反思能力培養(yǎng)的過程中也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應當注重讓學生提高自身的問題分析能力,進而培養(yǎng)其反思能力。如在進行《矩形、菱形與正方形》教學的過程中,有許多的幾何證明題,而這些證明題的證明方法往往不止一種,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當鼓勵學生深入地對于問題進行分析,從多個角度來研究問題,把問題中所涉及的相關知識全部進行梳理,然后再從不同的角度來解答同一個問題。在學生得到某一個答案之后,教師應當引導其對自身所得到的答案進行反思,是否還有更加簡潔的方法來證明。這樣通過對同一個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就能夠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反思能力。
四、應用練習反思錯誤
好多學生寫作業(yè)、答試卷時以完成為滿足,檢查驗算的習慣很差,或面對錯誤看不出來,或看到錯題就全盤否定。究其原因,就是因為學生的思維批判性差,反思意識薄弱,反思能力低[3]。恩格斯也曾指出:“無論從哪方面學習,不如從所犯錯誤的后果來得快?!币虼嗽跀祵W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針對學生的知識誤解、思維缺陷和解題失誤巧妙設計試誤練習,讓學生發(fā)現問題、糾正錯誤,增強反思意識和反思能力。如我們可以在課堂練習和作業(yè)過程中引導學生反思:答題時,想一想“我這樣做對了嗎”“這是不是最好的辦法”“我在哪里處理得比較好”等;訂正時,多想想“我這題錯在哪里”“我為什么會做錯”“我以前有沒有犯過同樣的錯誤”“以后我怎樣避免再出現類似的錯誤”等等。
五、數學課堂科學評價
受客觀條件制約,初中生的各項發(fā)育還不夠完善,所以,他們自身就學習過程中的反思難免片面、偏頗。因此,教師要在教學中時時對學生進行點撥、指導,而科學的評價方式是最有效的途徑,讓學生反思自身的不足,進而有針對性的改正自身的不足。當然,科學的評價除了批評還有鼓勵,適時、恰當地鼓勵,不僅能夠增加學生的學習信心,對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也能產生積極作用。
結束語
總之,針對初中生數學反思能力的培養(yǎng)很難一蹴而就,因此,需要教師發(fā)揮指導的作用,鼓勵他們主動反思、主動學習、主動發(fā)展以及綜合實踐,在良好的課堂氛圍中發(fā)現數學的魅力所在,今后大膽創(chuàng)新和挑戰(zhàn)自我,努力奮斗后為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楊欣欣.初中數學課堂學生反思能力的培養(yǎng)[J].學周刊,2019(30)79-80.
[2]尹秋.試論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反思能力的培養(yǎng)對策[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05)101-102.
[3]張耀華,吳磊.分析初中生數學反思意識的引導[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19(22)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