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輝
【摘? ? 要】《小學科學課程標準》的實施,讓科學課走進小學生們的課堂??茖W課是一門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于一體的課程。面對當今時代,科技的快速發(fā)展,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性人才是教育的重中之重。所以小學科學作為學生對科學的啟蒙課,小學科學老師肩負著十分重要的責任。
【關鍵詞】小學科學? 學習興趣? 多媒體教學? 小組學習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9.061
雖然新課程改革正在進行,但小學科學課堂的上課質量卻并不樂觀。因為當今處在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語數(shù)英是考試的主要科目,所以家長、學校對科學課的重視程度不高,認為科學課是副科。在這種影響下,科學課就像是小學教育里的“花瓶”,有這門課讓小學課程看起來更好看,卻并不實用,因為在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下,老師并沒有把激發(fā)學生對科學的興趣作為首要任務,而是覺得完成了學校安排的教學任務就代表講好了這門課。為了改變這樣的現(xiàn)狀,教師更要把提高課堂質量,以激發(fā)學生興趣作為首要任務。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興趣是學習一切新事物的基礎,有了興趣,才會在學習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興趣,學生在課堂上才會更加認真地傾聽老師的講課。所以作為小學科學老師,先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對一門新興課程的興趣。這樣才能保證教師接下來的課程能順利進行。
(一)用小實驗激發(fā)學生興趣
靜電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現(xiàn)象,學生對這種現(xiàn)象可能也存在著多種疑問,在傳統(tǒng)教學中,老師在對學生講解靜電現(xiàn)象時,可能是照搬課本定義,靜電是處于靜止狀態(tài)的電荷。那么學生的問題又來了,什么是電荷?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直接照搬課本中的解釋,并不能解決學生的疑問,反而會因為這些枯燥的定義,讓學生失去學習科學的興趣。所以教師可以先用生活中的現(xiàn)象引入靜電的概念,老師可以先問學生,“同學們,在干燥的冬天或者秋天,大家有沒有在脫毛衣時,聽見滋滋啦啦的聲音,或者在與他人握手時,感覺像突然被針扎了一下?”同學們就會紛紛回答有這樣的情況,那么這個時候老師就可以引入靜電這個概念,告訴同學們這些都是“靜電反應”。接下來老師就可以用一些小實驗來幫助學生進一步感受靜電反應。讓同學們拿出自己的尺子在頭發(fā)上摩擦,過了一會,老師就可以問同學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學生們就會紛紛舉手回答,頭發(fā)隨著尺子立起來了。這時候,老師就可以告訴同學們摩擦的方式可以產生靜電。這樣同學們不僅知道了什么是靜電,還了解了靜電的由來。用這種實驗的方法,可以提高學生對課堂的參與度,課堂上就不會只是老師一個人在講,學生們也通過小實驗參與了進來,這樣做可以增加學生上科學課的信心,提高對科學的興趣。
(二)教師的鼓勵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課堂上,老師的態(tài)度有時對學生學習的效果有最直接的影響。學生一開始可能對科學這門課程并不了解,上課回答問題就會變得不積極,這時候老師不要急于批評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反而要用溫和的態(tài)度去鼓勵學生。在學生都不敢舉手回答問題時,教師可以說:“沒關系,大膽說,回答錯了也沒關系?!庇眠@種態(tài)度去影響學生鼓勵學生回答問題。在學生回答正確問題時,要及時地表揚他,可以采用一些方式給表現(xiàn)良好的同學予以獎勵。在學生回答錯了時,也不要嚴厲地批評,而是要引導他,或者跟他說,雖然回答錯了但是勇氣可嘉,依舊值得表揚。小學生的心智正處于發(fā)展階段,教師的一言一行,可能對學生有很大的影響。所以老師在面對這樣的情況時,要對學生有一個溫和的態(tài)度,鼓勵的態(tài)度,讓學生不懼怕學習科學,不懼怕回答問題,這樣才能邁開認識科學的第一步。
二、采用多媒體教學
在傳統(tǒng)的課堂上,黑板、課本、老師、學生構成了一節(jié)課,而隨著教育的發(fā)展,教學工具也有了很大的突破,多媒體教學成為上課的主流。所以如何運用好多媒體教學,提高課堂的質量是現(xiàn)代老師需要展開探討的內容。在講解一些科學現(xiàn)象時,教師可以采用一些小實驗的方法,但是有些實驗,小學課堂并不具備這種條件。面對這樣的情況,傳統(tǒng)課堂上教師往往會讓同學們看一下書本上的圖片講解,但這樣并不能讓學生更加直觀地去了解這個實驗,對于老師的講課,學生也會是云里霧里,不明白老師在講些什么。所以這時候多媒體的好處就體現(xiàn)出來了,老師可以找一些關于實驗的視頻來給學生觀看,視頻的吸引力往往比圖片更大,學生會更加聚精會神地去學習這節(jié)課?;蛘呃蠋熯€可以直接在多媒體上,用一些軟件來操作一下這個實驗,一步一步地操作,讓學生對實驗的流程更加清晰,對這種科學現(xiàn)象的理解也更加直白。所以說用多媒體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讓老師用語言表達不清楚的科學現(xiàn)象、科學實驗,用多媒體可以非常直接地展示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對這種現(xiàn)象的理解更加透徹。運用這種方式教學,可以提高學生對上課的積極性,可以提高他們學習知識的興趣,讓他們在“玩”中學習知識。
三、重視小組學習
科學課不同于語數(shù)外,科學課最主要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實踐能力,所以小組合作就變得尤為重要。老師在提出一個問題時,有的學生可能有這個想法,有的學生可能有那個想法,但這些想法往往是單一的,不具體的。如果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對這個問題加以探討,那么得到的答案往往更加具體完整。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可以增加學生對這節(jié)課的積極性,這個年紀的學生都愛表現(xiàn)自己,在小組里討論時往往會更加熱情,而且小組合作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學習他人的長處,在討論中互相學習、互相補充、互相糾正、互相進步。這種方式會大大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學習中占據(jù)主導作用,在小組合作中,學生可以充分地發(fā)揮自己自身的優(yōu)勢,以此來增強他們對學習的自信心,還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小組合作有優(yōu)勢也有弊端,有些同學趁著小組交流時渾水摸魚、閑聊。面對這樣的情況,老師在布置任務時,最好有一個分工,讓同學們各司其職,這樣討論時才會有效果。
四、結束語
在小學的課程中,語數(shù)英不再占據(jù)學生的全部時間,越來越多的家長有了讓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觀念。所以作為小學科學老師,肩上的擔子也越來越重,我們要更加重視科學課堂的教學效率,讓科學課不再是“走馬觀花”,而是真真正正地能讓學生學到科學知識,從而漸漸地對科學課感興趣。如何用新的教育理念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老師要思考的問題。老師要利用學生與生俱來的好奇心,來培養(yǎng)學生對科學的興趣,挖掘學生對科學學習的潛力,為日后他們能成長為創(chuàng)新型、實踐型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