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金燕
【摘? ? 要】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學習的基礎(chǔ),語文學習是從識字開始,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可以激發(fā)學生識字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
【關(guān)鍵詞】語文學習? 識字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9.204
語文學習是從識字開始,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內(nèi)容。小學語文新課標明確指出:小學階段學生要認識三千五百個漢字,在一至二年級則要認識常用漢字一千六百至一千八百個。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采取適合學生認知發(fā)展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
一、 運用游戲,將識字教學趣味化
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 注意力不集中,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利用游戲的方式學習漢字。如開火車,老師給學生一個口令:“小火車開起來,一開開到你這里?!睂W生分小組輪流認讀所學生字,哪個學生讀錯了,火車就暫停下來,必須由會認的同學幫助他認會后才能繼續(xù)往下開,讀得又快又準的小組即小火車開得又快又穩(wěn)組獲勝。又如用多媒體制作的“走迷宮”“捉蝌蚪”“跳傘”等游戲,讓學生在輕松快樂的游戲中熟練掌握了漢字,既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調(diào)動了學生識字的積極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識字效率。
二、聯(lián)系實際,將識字教學生活化
在識字教學中,運用創(chuàng)設(shè)生活教學情境, 調(diào)動生活經(jīng)驗等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識字,提高學生在生活中識字的興趣。
再現(xiàn)生活情境識字。在學習《中國美食》時,先播放一段當?shù)孛朗骋粭l街的視頻,文字相應出示美食名稱,學生看到這種熟悉的生活場景,不僅勾起了孩子們的食欲,也大大激發(fā)了孩子們的識字欲望,自然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調(diào)動生活經(jīng)驗識字。在學習“燒”時,老師調(diào)動學生已有生活經(jīng)驗,問學生在哪些地方看到過這個字,學生積極發(fā)言,有的說在“陳氏燒雞公”這個標牌上見過,有的說在酒店的菜單上見過“紅燒魚”“火燒饃”等。老師及時給予鼓勵,倡議學生主動觀察,自主識字:在購物時,認識貨物名稱;在就餐時,認識食物名稱;等公交時,認識站臺等。這樣,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不知不覺認識了許多漢字,識字能力得到相應提高。
借助古詩詞識字。將所學生字放在學生所積累的古詩詞中,運用詩詞中再現(xiàn)生字的方法,促使孩子們積累更多的詩詞,可謂是一舉雙得。如在教學“葡萄”時,有學生脫口而出“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再如,學習“稻”時,學生在朗朗上口的“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中很輕松地學會了這個字。
三、借助閱讀,將識字教學常態(tài)化
教學中讓學生在語境中反復誦讀,才能預防生字回生,達到鞏固和積累的目的。
掃清障礙,激發(fā)興趣。在閱讀時,先給學生提出要求:初讀課文,圈出生字,借助拼音把字音讀準,把句子讀通順,并把要求出示在課件上。學生在老師提示后,會自覺一邊讀文,一邊把生字或讀不懂的字圈出,借助拼音認讀生字。給予充分的時間后教師當堂反饋學習情況,采取不同手段進行檢查,如你讀我聽、小老師帶讀生字、開火車認讀生字等等,通過這些有趣的學習活動讓學生體驗到自主學習獲得成功的喜悅。
重點賞讀,積累運用。如“無邊無際”這個詞語在《坐井觀天》中第一次出現(xiàn),孩子初讀時不太理解是什么意思,但經(jīng)過反復讀,結(jié)合語境——青蛙說:“朋友,別說大話了!天不過井口那么大,還用飛那么遠嗎?”小鳥說:“你弄錯了,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哪!”不難理解“無邊無際”,就是指范圍極為廣闊,看不到邊。
親子閱讀,擴大識字量。親子閱讀識字法就是大人通過和孩子一起閱讀有趣的兒童讀物,通過讀物中的故事來教他識字,通過閱讀識字,通過識字強化閱讀,使孩子識字和閱讀同步發(fā)展。
四、方法指導,將識字教學系統(tǒng)化
借助形聲字。在形聲字的學習中,根據(jù)形旁表意,聲旁表音這一特點能比較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記憶字形。例如 “蜻蜓”是昆蟲,所以用蟲字旁;“清”表示的是水很清,所以用三點水;“晴天”中的“晴”表示有太陽才是晴天,所以用“日”字旁;“眼睛”的“睛”與眼睛(目)有關(guān),所以用“目”;“心情”的“情”與心情有關(guān),所以用“忄”旁。
部件識字法。部件識字法是利用已學過的熟字部件,通過“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部件,幫助學生識字的一種方法。如學習“清、情、晴”等字,用已學過的“青”字加上“氵” “忄”“日”部件。學習“烏”可用“減一減”的方法來識記,即用先前學過的“鳥”減一點就是“烏”。
編謎語、兒歌、順口溜識字。通過編兒歌、順口溜這種形式讓學生在輕松愉快中識字。如“十月十日——朝”,“一手扳倒山——掃”,“北京有個金太陽——景”,“又到村中——樹”。如“拔河要朋友,撥水要發(fā)力”(拔、撥);“有水冒氣泡,有火放鞭炮,有足才能跑,有食能吃飽,有月是同胞,有手來擁抱,草頭在上是花苞”(泡、炮、跑、飽、胞、抱、苞)。根據(jù)字形的特點用謎語、兒歌、順口溜識字幫助識字,更能激發(fā)學生的情趣,活躍學生的思維,在“猜”“讀”“想”的過程中,很自然地就理解和掌握了字形和字義。
編故事識字。編故事識字法,就是把漢字的幾個部件利用故事巧妙地聯(lián)系起來,幫助學生識字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選用于識記字形復雜的字。如“游”(在水里游泳,要大人帶著孩子方可);“滅”字(發(fā)生火災時,用沙把火苗蓋?。┑?。這樣一想,這些字就會深深地印在腦子里,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在這一刻也得到了發(fā)展。
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內(nèi)容,要充分調(diào)動學生識字的積極性,引導學生自主識字,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
參考文獻
[1]彭雪梅.低年級識字教學的探索和實踐[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08(04)
[2]何雨倩.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現(xiàn)狀及策略研究 [J]. 華章,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