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元
摘要:隨著高校改革工作的逐漸深入,各種教學方法的應用也愈加廣泛,這就要求教師應該按照當前的教學情況,有目的地去選擇一些組合訓練方法,用于提高學生對于足球的興趣。而且在具體應用的時候,也應該將創(chuàng)新性、科學性的原則包含在內,在實踐中去不斷完善相應的教學模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本文從四個方面探討了組合訓練法在足球教學中的有效應用,以期為體育教師教學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組合訓練法;足球訓練;應用策略
陽光體育運動不斷推廣的當下,足球運動已經成為競技和知識全面融合的一種體現(xiàn),對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具備引導的作用。隨著高校足球教學體系的逐漸完善,傳統(tǒng)足球教學方法中的缺陷開始突顯出來,這些問題不利于高校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組合訓練法”主要是按照當下學生的心理、身體狀況而選擇的一種最合適的教學方法,對培養(yǎng)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整體的教學效果具有積極的作用。
一、在體能素質中的應用
足球同田徑、籃球運動相比,都需要具備極強的速度、恢復能力,不僅是加速、減速等,還擁有一定的運球技巧,作為一項體能消耗非常大的項目,學生只有強化自身的體能素質,才能更好地發(fā)揮出戰(zhàn)術的應用優(yōu)勢。因此,在足球教學中,以學生的體能素質為出發(fā)點,首先,在訓練的時候,一定要按照學生的設計情況,結合比賽所需要的承載量去進行科學的安排。如若訓練量過大,一般會對學生產生一些負面的影響,可是如若訓練時間不夠,學生對此也會產生倦怠的心理。其次,體能訓練還應該同教學結合在一起,足球運動的規(guī)律性去實行組合式的訓練,例如速度、耐力的訓練中,在一個面積為30×10m的場地上進行1V1的訓練,然后在20×30m的場地上實行2V2的對抗,每一組是4-5人。最后,體育教師要充分意識到足球是一項團隊協(xié)作的比賽活動,而且比賽的時間比較長,節(jié)奏非???,既需要參與的人員具備極強的體能素質,又需要他們擁有一定的反應能力。教師最好是針對不同的位置去開展一些針對性質的訓練方案,提高隊員在場地的表現(xiàn)能力。
二、在技術訓練中的應用
每位學生的基礎不同,所以他們對足球技術在理解上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盡量在熟悉技術的時候,嚴格控制一些細節(jié)點。遵循基本的運動規(guī)律,從簡單到復雜去實行相應的訓練,逐漸提高對整個足球運動的理解和認知。而且在應用組合訓練方法的時候,將模擬實戰(zhàn)貫徹到整個教學中,方便學生掌握到一些基礎的知識,實戰(zhàn)的時候,也能檢測到學生的學習效果。例如,在“運球”的教學中,就應該秉承著學生為主體的理念,引導他們進行合作、探究,達到競爭學習的效果,做到“左扣右撥”的技巧,確保整個過程銜接的有效性,讓學生從運動中感受到快樂和成功。綜合運球的時候,聽到口哨聲以后,做一個運動變向的動作,組織學生每人拿一個球,按照要求去練習,教師要指揮學生向左、向右。最后,按照聽課的內容、任務和要求,實行隨堂測試,需要注意的是,在練習的時候,一定要學會避讓,聽清指令,靈活變換節(jié)奏。
三、在心理素質中的應用
足球訓練不僅是體能和技術上的練習,也是一場心理戰(zhàn)役,由于比賽場上的形勢不同,而且對抗非常激烈,需要每個參與人都具備極好的心境和狀態(tài),這樣才能達到高效的運動水平。組合訓練法的有效運用,可以增強學生的心理素質,讓他們主動去調整在比賽場上的情緒,減少心理緊張感。例如,教師通過電影、圖片等語言和表現(xiàn)描述一個場景,而且這個場景是日常訓練中經常會應用到的,所以在賽前應該重點和同學一起練習,目的是起到增效的作用,逐漸形成同比賽相適應的心理狀態(tài),還可以利用比賽規(guī)定的時間、場地和觀眾等去進行實景訓練,增強學生的主體性。在高校足球訓練中,教師還要有意識培養(yǎng)學生對足球項目的意識和形態(tài),樹立正確的比賽觀念,引導他們逐漸形成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的思維意識。最后,將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看作是重點,教育學生應該正確認識失敗,始終以一個正面的心態(tài)去面對競爭,這樣在參與足球比賽的時候,才能充分發(fā)揮出自身的綜合實力。
四、在戰(zhàn)術訓練中的應用
足球運動可以看作是一項團體類的項目,不僅需要自身具備一定的運動技巧,還應該確保整個隊伍都擁有一定的戰(zhàn)術意識。在應用組合訓練法的時候,教師也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戰(zhàn)術思維,這對于他們日后的比賽具有積極的作用,真正讓學生了解到這項運動的內涵。組合戰(zhàn)術練習的要求是讓隊員必須要理智地去傳球,熟練地利用運球技術,而且可以和同伴一起去練習,無球的一方要盡快獲得球,通過正確的方式去進行攔截。在實際練習的時候,教師要適當性加入一些限制條件,糾正學生的一些不良習慣,主動去培養(yǎng)他們的判斷能力。例如,在二次觸球的時候,隊員要具備一定的控球意識,但是這種方法所帶來的問題就是球員觸球的次數(shù)不應該高于兩次。所以,教師就可以提出一些競爭性的要求,看他們連續(xù)傳了多少次球,規(guī)定傳球的次數(shù),確保球員可以控制球,直到同伴擺脫了防守后的傳球。
總之,組合訓練法在足球教學中的有效應用,在培養(yǎng)學生體能、技術的時候,也能增強他們的心理和戰(zhàn)術意識,提高足球運動的整體水平。但是,當下我國高校足球教學中還面臨著諸多的問題,如若只是依賴這一種方法是無法解決所有問題的,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人員積極參與進來,這樣才能提高我國足球的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張雄.組合訓練法在高校足球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運動,2016(19):98-99.
[2]趙立春.組合訓練在高校足球訓練中的應用研究[J].科技風,2018,349(17):69.
[3]郝爽.高校足球運動訓練中組合訓練的應用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8,233(11):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