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巧霞
摘 要:在高中階段的數學教學中,學生要想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僅僅依靠課堂教學的督導和指引,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養(yǎng)成良好的自學習慣,所以,為了進一步強化相關人員的教學認識,本文就如何激發(fā)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幫助他們養(yǎng)成自學學習能力的內容展開探究,希望可以起到積極的參考作用。
關鍵詞:高中數學;學習興趣;自學習慣;養(yǎng)成;分析
對于教學工作而言,“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道理亙古不變,在任何一門科目的學習中都被奉為圭臬,這一點在高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也不例外,盡管高中階段的數學學習具有一定的難度,但是教師同樣不能忽略對學生自學習慣進行培養(yǎng)的工作,為了進一步強化這方面的內容,教師可以試著分析能夠激發(fā)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關鍵點,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自學思維,這樣對他們以后的發(fā)展大有裨益。
1.創(chuàng)設有趣的自學氛圍
在開展自學引導之前,教師需要正確認識到,高中階段的數學內容,與初中階段相比,難度有著明顯的提升,為了消除學生在自學過程中的畏難情緒,教師不妨創(chuàng)設一些有趣的自學氛圍,引導學生由原來的被動接受,變成主動的探究,在具體操作的時候,還可以利用當前那些新穎的教學技術,以此來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
例如像針對“點、直線、平面之間的位置關系”這個章節(jié)內容,為了幫助學生展開悅趣化的自學活動,教師不妨在最初的引導過程中,幫助大家利用這個課時內容的特點,將其中的關鍵點同美術內容聯系起來,對“平面與平面的位置關系”、“直線與平面的位置關系”,還有“直線與直線的位置關系”等,教師設計幾個口語化的描述片段,鼓勵學生根據這些描述,試著繪制出相關的圖形特征,在考驗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同時,還可以提升教學互動的趣味性;再比如針對“圓與圓的位置關系”的內容,教師也可以在教學前,鼓勵大家借助相關的幾何模型,對“兩圓相切有幾條公切線”、“兩圓相離有幾條公切線”等進行論證,將實踐操作引入到自學過程中來,鞏固自學的趣味性。
2.建立相應的自學小組
在授課過程中,為了進一步強化學生的自學成效,教師不妨讓學生結合成相應的自學小組,就學習問題展開良性互動,這樣既能夠減輕教師的教學壓力,同時還可以增強學生的交流成效,對于教學質量的提升至關重要。當然,為了增強大家自學的趣味性,在自學小組互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進行適當的干預,深化學生的自學成果。
例如針對“橢圓”這個知識點的教學,由于這項內容比較復雜,為了避免學生在學習初期產生一些消極、負面的情緒,教師不妨在教學的時候,試著放開手腳,給予學生足夠的自我拓展空間。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組成相應的自學小組,將與“橢圓”內容相關的基礎知識點,設計成一些基礎性的訓練題目,讓各個自學小組,根據教材上的內容,展開互動與討論,并盡可能的調動他們參與討論的積極性,并在后續(xù)過程中,利用這些問題來考察每個自學小組的自學情況;其次,為了深化大家的自學效果,教師不妨鼓勵每個小組派出一名代表,對“橢圓的定義”進行說明,同時將演示小組內部的分析結果;最后,各個小組經過討論與互動后,可以試著利用美術工具,來親自繪制橢圓,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一邊旁觀,一邊幫助學生關注繪制中需要掌控的要點,也即是橢圓的性質,深化大家對“焦點”、“焦距”還有動點軌跡內容的認識。
3.展開必要的自學拓展
自學拓展是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自學思維,同時幫助他們回顧在自學訓練中是否存在著遺漏,做到查漏補缺的同時,也可以深化學生的學習認識。在執(zhí)行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試著為大家布置一些相關的任務,帶領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分析、領悟,盡可能強化學生的自主認識,幫助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并進一步為以后的教學奠定基礎。
在“統計”這個內容的教學中,其中一些趣味性較強,且具有實踐意味的內容,都可以成為大家自學拓展的目標,比如對于“隨機抽樣”的知識點,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自學環(huán)節(jié),收集一些具有實用性,且在生活中有一定存在感的應用案例,幫助學生融合“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這樣大家可以將數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的生活中去;還有,在對“用樣本估計總體”的知識點,為了鞏固學生的自學思路,教師可以從“概率學”的角度,來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比如調查一些比較典型的生活案例,像“社區(qū)內兒童體育項目分類”、“城市周邊公園的分布情況”等,都可以成為學生的自學要點,深化趣味性的同時,鞏固學生的數學拓展思維。
結語
總而言之,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其自學能力,是教師需要肩負的一項重要任務,為了鞏固這方面的內容,教師要試著分析以往教學中出現的弊病,從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入手,盡可能完善課堂的教學引導思路,以此來提升學生的數學自學思維,為其以后的發(fā)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馮濤麗.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分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11):66.
[2]宋偉.問題驅動下的高中數學質疑式教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9.
[3]岳敏.淺談高中數學教學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2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