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xiàn)階段,我國教育部門十分注重教育的開展,同時也主張從應試教育轉變?yōu)樗刭|教育,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開展,教育體制逐漸發(fā)生變化,傳統(tǒng)教學方式以及教學方法并不能滿足教學開展的需要。在小學階段的學習中,英語學習十分重要,能夠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但部分學生表示英語學習較為困難,傳統(tǒng)英語教學方式較為枯燥,無法激發(fā)學生興趣。針對這一問題,小學英語教師在開展教學中,應當采用情景體驗式教學模式,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同時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興趣,提升教學質量。
【關鍵詞】情景體驗式教學;小學英語;應用對策
【作者簡介】姜平利,江蘇省宿遷市湖濱新區(qū)曉店中心小學。
情景體驗式教學模式區(qū)別于傳統(tǒng)教學方式,能夠充分迎合小學階段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特點,同時又能夠充分結合教材,從而推動英語教學開展。將情景體驗式教學模式運用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使得教學活動與實踐活動相結合,推動教學開展。
一、小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缺乏英語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大的推動力,學生在具備英語學習興趣后,學習動力增強,效率也會相應提升。但在實際教學中能夠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生缺乏對英語學習的興趣,造成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缺失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教師在開展英語教學時,與學生互動較少,采用傳統(tǒng)教學方式,將知識點一味傳輸給學生,學生在被動接受知識,同時教師忽視了學生主體地位與學生知識接受情況,課堂氛圍較為枯燥,無法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學生缺乏英語學習興趣,使得課堂效率較低。
2.師生互動交流不足。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也是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措施,但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較少。通常教師為趕上教學進度,忽視了與學生溝通,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tài),在英語學習中,學生需要與教師保持一定互動性才能夠鍛煉其知識運用能力以及口語能力。正是由于師生溝通不足,導致學生學習主動性下降,影響教學質量以及學生發(fā)展。
二、情景體驗式教學模式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1.為學生構建真實情景環(huán)境。教師在開展小學英語教學中,應當充分運用情景體驗式教學模式,同時在教學中為學生構建真實情景環(huán)境,引導學生參與,學生在參與過程中學習知識并掌握知識。但教師需要明確的是,在構建真實情景環(huán)境之前,需要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同時還需要保證情景設計的趣味性以及參與性,符合小學階段學生的發(fā)展特點,學生在教師所創(chuàng)造出的情境中,能夠融入情境中,并自主學習,掌握課堂內容。例如教師在開展譯林版小學英語《She’s my aunt 》時,教師可為邀請三名學生分別扮演aunt、uncle以及cousin,并邀請一名學生來到叔叔家里做客,為同學介紹家庭成員。在這一情境中,教師可邀請多名學生參與其中,學生在參與中能夠掌握aunt、uncle以及cousin這三個單詞,同時還能夠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興趣。教師運用情境體驗式教學模式為學生構建真實情景,能夠使學生在情境中掌握課堂知識,還能夠促進學生口語能力的提升。
2.通過英文歌曲的教授,活躍課堂氛圍。靈活性較強的活動在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中發(fā)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還能夠提升課堂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在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中,教師的教學任務相對輕松,開展教學的主要目的并不是為了使學生掌握更多英語知識,而是通過就教學激發(fā)學生英語興趣。在小學階段情景式體驗教學中,教師可通過英文歌曲完成教學,教學效果顯著。教師可將教材中學生需要掌握的單詞與歌曲進行融合,并在課堂中與學生一起哼唱,在輕松氛圍下,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單詞,并理解單詞具體含義。
3.運用生活中的實物,合理創(chuàng)建教學情境。小學英語教師在為學生創(chuàng)建情景時,需要明確這一階段學生的思維特點,通常小學階段的學生,認知與思維發(fā)展十分有限,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英語學習十分抽象,因而學習積極性不足。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在開展教學過程中,應當充分結合教材知識,并使用生活中的實物,為學生創(chuàng)建出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情景,使得英語教學更加直觀化與生活化。例如教師在開展《I like football》教學中,教師在正式授課前需要準備一個足球,在課堂中教師可為學生展示足球,并提問,“這是什么?”學生回答“足球”,在學生回答后,教師可繼續(xù)提問,班級中那些學生喜歡足球呢,又有哪些學生不喜歡呢?在學生回答后,教師需要繼續(xù)提問,那么你們知識如何用英語表達喜歡與不喜歡嗎?通過這一情景,教師可教授給學生“I like football以及I don’t like football”。在學生掌握喜歡與不喜歡的表達方式后,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what is this的句式時,教師可利用教室中存在的實物進行提問,例如教師拿著一支鉛筆提問what is this,學生回到This is a pencil,緊接著教師可拿出鋼筆提問學生what is this,學生回答This is a pen。在英語教學中,充分運用了實物創(chuàng)建情景,能夠加深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同時還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三、結束語
英語是一項國際性通用的語言,當前應用十分廣泛,在教育中,英語成為學生的必修科目。但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還存在諸多問題,教學質量不足,無法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習興趣。針對這一問題,需要在教學中引入情景體驗式教學模式,調動學生積極性,激發(fā)英語學習興趣,提升學生英語素養(yǎng)的同時還能夠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楊純.情景體驗式教學模式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效果分析[N].科學導報,2019-07-16(B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