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傳統(tǒng)的填鴨式課堂教學使學生始終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非常不利于學生在英語學科上的發(fā)展,本文所要探討的是如何在英語教學中通過“游戲”來激發(fā)學生主體參與的積極性,使學生真正成為英語學習的主人。本文將通過“備好游戲”,“善用游戲”和“活用游戲”這三個方面來探討英語課堂如何有效的和游戲相結合這個課題。
【關鍵詞】主體參與;游戲;課堂效率
【作者簡介】李琛一,江蘇省太倉市良輔中學。
長期以來,英語教學一直沿襲著“教師講,學生聽”的單一教學模式,課堂氣氛沉悶,學生始終處于被灌輸?shù)臓顟B(tài),學習效果甚微。如何激發(fā)學生主體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愿學、樂學、會學”,一直是廣大英語教師努力探討的一個重大課題。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是到底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呢?我通過教學實踐總結得出——“游戲教學”是一條捷徑。游戲在英語課堂上是一種很好的催化劑,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適當?shù)剡\用游戲,能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掌握并運用這門語言。“在玩中學,在學中玩”,這應該是教師和學生追求的理想課堂吧!
但是,究竟如何才能把游戲的作用真正發(fā)揮出來?
首先,備好游戲。小學英語的主要目標是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敢于大膽開口說英語,學習一些常見的詞匯,簡單的句子和少量的語法知識。然而到了初中,學生從初步的語言積累階段逐步進入語言的擴展和運用階段,內(nèi)容逐漸復雜,難度也隨之增大,課堂講知識點的時間更多點,自然課堂樂趣就要比小學少得多。
在這樣的前提下,要想讓學生在45分鐘之內(nèi)主動接受知識,我們老師唯有多花點心思研究教材,牢牢吸引住學生們的視線,才能提高學習效率。學生的學情如何?在什么環(huán)節(jié)準備什么樣的游戲合適?這兩個問題是老師課前要仔細思考的問題。
8上 Unit 6是介紹跟天氣有關的詞匯和用語的。在課堂最后的時候我和學生簡單的總結了一下學習成果:
T: 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S: It is cloudy/windy/snowy/sunny….
T: How about the temperature?
S: The temperature is 35 ℃...
接著播放了一段簡單的英語天氣預報的視頻,讓學生們了解如何用英語播送天氣預報,然后展示了一張全國的天氣預報圖,Now, let’s do a role play, and you’re the weatherman, you’re going to forecast tomorrow’s weather for us. Please show us what you’ve learnt today.(我們玩?zhèn)€角色扮演游戲,你是電視臺的天氣預報員,要給我們預報明天的天氣,請用今天所學的知識給我們播報下明天的天氣)。隨后學生們經(jīng)過一番準備后都積極舉手要求上臺體驗一次天氣預報員。這個游戲活化了書本上枯燥的知識,激發(fā)了學生的思維,讓學生靈活運用了當天所學的知識,是一次游戲與課堂的完美結合。
其次,要善用游戲。英語游戲是為了提高課堂效率而設的,背離了這個初衷,一堂課的游戲設置地再好,充其量也只是讓學生放松一下。所以老師一定要有一雙慧眼,基于本課學習內(nèi)容的前提下,挑選適合的游戲,將其應用到教學中來。
7下 Unit1語法部分的內(nèi)容之一的“地點介詞”,包括on, between…and, next to, in front of, opposite, under等。本課中,“玩具擺件”功不可沒。課前,準備了小型玩具家具,床,椅子,茶幾,沙發(fā),書柜等。在呈現(xiàn)完介詞的用法后,我把這些家具在講臺上隨意擺放,對這些家具的位置提出問題“Where is …?”有了直觀的呈現(xiàn),學生能更好地掌握這些介詞。第二輪練習時,我把學生按男女分成兩組PK,請同學自己上講臺,按照自己的想法隨意擺放,并對對方進行提問。這個游戲讓知識變得直觀立體,加深了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的理解。之后,在學生完成課本13頁Kate’s bedroom的課堂練習題時,都覺得很容易。
在上7下 Unit 3 Reading的時候我準備了卡片游戲。這是一篇講述雙胞胎兄弟如何運用自己的智慧成功從強盜手中逃脫的故事。課文講解結束后,我出示了我的立體卡片道具:雙胞胎兄弟Justin、 Paul以及強盜的貨車,明確任務:Justin and Paul jumped out of the robbers’ van, but 5 minutes later, the robbers saw them. So they tried to catch the brothers. Can you guess what happened? Can you tell a story with the help of the three pieces of cards?
學生拿出了他們自己事先準備的卡片道具,上講臺用自己的卡片演示了這個故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充分發(fā)揮了他們的想像力,通過卡片把自己的作品呈現(xiàn)出來,大家都被他們精彩的故事深深吸引住了。當天的回家作業(yè),我要求學生寫出自己的故事,有了課堂上的示范,同學們都完成的很好。
牛津英語這本教材,我個人認為reading是最難上的,因為生詞多,篇幅長,學生很難理解,往往一節(jié)課上完了還是有很多同學不理解內(nèi)容。但是文章如此一呈現(xiàn),就化繁為簡,易于理解了。
最后,活用游戲。7下 unit4 Integrated Skills中介紹了一些關于動物的amazing things。在導入的時候,為了引起學生的興趣,我從動物引入,設計了一個guessing game,讓學生抽取卡片后上講臺表演動作或模仿動物叫聲,讓其他學生們猜這是什么動物,因為學生模仿的動作很有趣,課堂氣氛馬上活躍起來,為之后的課堂學習開了個好頭。
接龍游戲是期末復習階段經(jīng)常用的一招。純粹的單詞背誦讓學生覺得很枯燥,我就在課堂上玩了“單詞接龍”游戲:dislike—eat—twins—strong...在比賽過程中加快節(jié)奏,制造緊張氣氛,并且采用小組淘汰制和獎勵。學生參與度很高,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課堂上,適當?shù)沫h(huán)節(jié)中穿插些游戲會讓教學過程增色不少,甚至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給學生一節(jié)“快樂又有效的英語課”。
當然,“游戲”也不是萬能的,老師在“游戲”中應當注意:
第一,在游戲中,應貫徹“學生為主體參與者,教師只是游戲設計者”的教學原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積極,有效地活動。
第二,游戲應面向全體學生。游戲本身就是為了更好地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因此得讓大部分學生有機會參加,以免挫傷他們的積極性。特別是成績不太好的同學,可以針對性地設置一些簡單的游戲,把他們吸引進課堂,并且給予較高的評價,幫助他們建立足夠的信心進行英語學習。
第三,根據(jù)需要進行。游戲只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部分而已,何時選用要根據(jù)教學進行合理安排。不能太過頻繁,也不能主次不分,要通過“游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進入最佳學習狀態(tài)。而不能整堂就是游戲,那這個游戲會讓學習就變得毫無意義。
總之,游戲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教學內(nèi)容能最有效地被學生掌握。只要適當?shù)氖褂糜螒?,讓學生在游戲中學英語,感受英語的環(huán)境,在游戲中練習英語句型,記住英語單詞,這樣的游戲就是給英語課堂插上了飛翔的翅膀,使學生能自由自在翱翔在英語學習的海洋里,真正達到在“玩中學,學中玩”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劉鴻雁.淺談英語教學中的“游戲教學”[J].赤峰教育學院學報,2000(03).
[2]郭躍進,曹曼.中學英語游戲教學指導[M].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
[2]曹林萍.英語課堂游戲教學探討[J].貴州教育,20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