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琳
摘 要:小學低年級階段,是培養(yǎng)小學生形成良好閱讀能力與習慣最重要的時期,在這一時期,教師采用有效的策略,能幫助學生積累大量的語文知識,豐富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并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同時提高他們的作文寫作能力??梢哉f閱讀教學對于小學生未來的發(fā)展具有巨大的作用和價值。接下來,本文就小學低年級有效閱讀教學的策略進行探究,以供廣大同仁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 低年級 閱讀教學 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14-0147-01
在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根據(jù)新課標編纂的新教材,每一篇課文都都蘊含著極其豐厚的人文素材,開展閱讀教學,對于小學生的閱讀意識、閱讀能力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作為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必須采用多種有效的教學策略,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以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促進他們未來的發(fā)展。
1.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1)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
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中心和主導。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而教師則變?yōu)閷W生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發(fā)揮著組織、引導的作用。在小學低年級階段的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想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必須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遵循“以生為本”的理念,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將課堂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然后根據(jù)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認知規(guī)律,開展閱讀教學活動。這樣才能逐步提高低年級小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構建高效的課堂教學。
(2)創(chuàng)設良好的閱讀氛圍
小學低年級階段,因為小學生的年齡較小,他們缺乏生活經(jīng)驗和閱歷,同時,他們的思維也是以具象思維為主,因此,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活動時,必須根據(jù)小學生的這一顯著特點,積極借助現(xiàn)代信息技術,利用融聲音、色彩、圖片、視頻和音頻等因素于一體的多媒體設備,為低年級小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閱讀氛圍,引導他們在閱讀氛圍中進行閱讀體驗,從而加深小學生的閱讀感悟,促使他們更快、更好地理解、掌握相應的閱讀知識和內容,進而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促進他們未來的發(fā)展。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動物王國開大會》這篇課文時,教師就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根據(jù)課文的內容制作動畫視頻,然后借助多媒體設備呈現(xiàn)給低年級小學生觀看,以此為他們創(chuàng)設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引導他們他們進行體驗閱讀,加深閱讀感悟,從而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本課的內容。
2.傳授學生有效的閱讀方法和技巧
在小學低年級的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想構建高效的課堂教學,還必須傳授學生有效的閱讀方法和技巧。本文主要介紹兩種適合低年級小學生的閱讀方法。
(1)速讀法
在閱讀中,為了幫助低年級小學生快速從文本中吸收到有用的信息,教師可以傳授他們速讀的方法。這種方法是以一句話或一段文字為閱讀單位,力求孩子們在閱讀時能夠一目十行,同時,閱讀時要引導學生集中注意力,不重復閱讀,這樣才能快速瀏覽到有用的內容,選取重要的信息。在實際教學中,速讀法可以運用到初次品讀文本材料之時。
(2)細讀法
細讀法就是詳細地閱讀。在實際教學中,學生經(jīng)過了速讀,基本上掌握文本的大意,這時候,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課文的內容,教師就要傳授學生細讀法,根據(jù)學習實際的閱讀需要以及讀本的實際情況來選擇閱讀的目標,然后引導學生根據(jù)目標進行細細的品讀,從而真正找出目標的內容。
3.開展多樣化的閱讀活動
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想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還應開展多樣化的閱讀活動。
例如,在學習《小蝌蚪找媽媽》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開展分角色閱讀。首先為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在小組中一人讀旁白、一人讀小蝌蚪,一人讀鯉魚、烏龜和青蛙媽媽,通過這樣分角色讀,能激發(fā)小學生閱讀的興趣,為構建高效的課堂教學奠定基礎;再如,在進行古詩《登鸛雀樓》的閱讀時,教師就可以先進行示范朗讀,然后引導學生們齊聲讀、分男女生讀、分小組讀等多種不同的閱讀方式,以此激發(fā)小學生閱讀的興趣,促使他們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此外,教師還要為小學生選擇合適的課外閱讀書目,引導他們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并定期進行閱讀信息的交流,只有這樣,才能實現(xiàn)高效的課堂教學,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促進他們未來的發(fā)展。
4.采用多樣化的教學評價
在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新課標明確指出,教師在教學中應改革評價方法,促進學生發(fā)展。在實際教學中,積極的教學評價能幫助學生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同時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的自信心。但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只采用結果性評價,這種評價方法過于單一滯后,不利于小學生的發(fā)展。因此,教師必須改革這種評價方法,針對學生在閱讀中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然后引導學生進行自評和互評,最后再進行結果性評價,以此構建多元化的評價體系,促使小學生獲得更多的成就感和滿足感,從而實現(xiàn)高效的課堂教學。
5.結束語
綜上所述,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主要方式,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形式新課改對語文教學的要求,而要想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就應該在低年級時期,培養(yǎng)小學生閱讀的興趣,傳授他們閱讀的技巧,開展多樣化的閱讀活動,并采用多樣化的教學評價,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并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促進他們未來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羅怡.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策略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08):79-80
[2]張春梅.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的優(yōu)化策略探尋[J].教育界:綜合教育研究,2017(12):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