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福琴
摘要:閱讀在小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始終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不僅是教師教學過程中的重點任務(wù),也是有效提高小學生語文水平的關(guān)鍵所在,如何在新教學思想的指導下,最大化的調(diào)動學生在課堂上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成為當前小學語文教師思考的重點問題。本文將結(jié)合小學五年級學生的學習行為特點以及語文新課改的相關(guān)要求,以新部編語文教材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為例,簡單談一談提高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教學方法。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閱讀能力;閱讀興趣;教學方法
著名的數(shù)學家華羅庚曾說過:“要打好基礎(chǔ),不管學文學理,都要學好語文。因為語文天生重要。不會說話,不會寫文章,行之不遠,存之不久?!睆囊欢ㄒ饬x上來說,語文可以說是所有學科的基礎(chǔ),若一位學生的語文理解能力不好,便不會分析問題,自然也會影響其他科目的學習,由此可見,提高學生語文水平的重要性。閱讀在語文教學中始終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提高學生語文水平的關(guān)鍵便是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中華文化中有“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等關(guān)于語文閱讀重要性的詩詞,它們均表現(xiàn)出了閱讀是學生學習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但是,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如何在順應新時代教育思想潮流的同時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呢?
教師需要真正激發(fā)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興趣不僅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首要前提,也是促使學生不斷進行自主探索、自我提升的動力。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進入到小學高年級,形成了一定的學習態(tài)度與能力,自我意識、自我主張與自我控制力都得到了加強,學生對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打算和想法,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及時了解學生的想法,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fā)制定課堂的教學方案,調(diào)動學生在閱讀課堂上學習的積極性,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以《白鷺》為例,本文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學習作者通過直接描寫、對比等方法體現(xiàn)白鷺的美,體會作者對白鷺的喜愛與贊美之情,進而繼發(fā)學生對鳥類、大自然的熱愛。為了有效調(diào)動學生對本文的閱讀興趣,教師可以利用古詩詞進行引入:“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魚兒溪水中。驚飛遠映碧山去,一樹梨花落晚風。這是一首古詩,大家知道它所描寫的是什么嗎?”學生在經(jīng)過之前的語文學習后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古詩詞積累,以這樣的方式開頭,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同時也可以增加學生詩詞積累。此外,多媒體設(shè)備作為當代教師教學過程中的得力助手,教師可以選擇與白鷺有關(guān)的圖片讓學生進行觀看,從視覺角度引起學生對文章的關(guān)注度,以增加學生想要了解文章內(nèi)容的欲望。
新式課堂要求教師以學生為課堂主體,充分發(fā)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所以,教師可以進行引導式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閱讀訓練的一個重要目的便是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在課堂上鼓勵和引導學生進行自主閱讀、提出問、分析問題并解答問題,久而久之,學生會在訓練中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習慣,這份良好的習慣有利于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以《白鷺》為例,教師在進行課堂導入后,利用多媒體出示以下問題:(1)文章中主要描寫了什么?它有什么特點?(2)作者在文章中描繪了幾幅圖?分別給這幾幅圖取一個名字。(3)文章可以分成幾部分?每部分的內(nèi)容是什么?(4)文章中表現(xiàn)了作者對白鷺一種怎樣的情感?你喜歡白鷺嗎?在提出問題后,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在進行自主閱讀后再進行小組討論,整理歸納出一份答案。在這一過程中,每位同學都可以暢所欲言,也會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有利于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答問題以及歸納總結(jié)的能力,同時在談?wù)摰倪^程中,學生也會產(chǎn)生新的問題,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習慣,提升合作交流能力,這都是閱讀能力中必不可少的。
教師需要不斷豐富課堂的教學模式,加強學生的閱讀訓練。“兩比”是現(xiàn)代語文教學過程中常用的閱讀訓練方式之一,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所謂的“兩比”就是指語文教師在課堂上組織和引導學生進行對比閱讀訓練和比賽閱讀訓練,對比閱讀訓練就是引導學生通過對比對照的方式,提高學生的橫向閱讀能力,其訓練方式有很多種:進行字詞的辨義、辨形的對照比較;理解詞句時可以調(diào)換詞語或變換句式進行對照比較;理解文章結(jié)構(gòu)時,可以將不同體裁的文章進行對照比較;修辭手法的對比……以《白鷺》為例,文章中有很多值得學生進行賞析的句子,例如“鷺是一首精巧的詩”這句話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與以往不同的時,作者將“鷺”(一種動物)比喻成“精巧的詩”,“精巧”二字足以顯示出鷺的美。指導學生進行文章段落或是句子的賞析,有助于學生提高自身的賞析能力,增加對文章的理解,進而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另外,良性的比賽閱讀訓練有利于促使學生進行大量的閱讀,語文學習的過程本就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閱讀量多了學生的閱讀能力會因此而得到提高。
教師需要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拓展學生的閱讀范圍。語文教學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以及健全的人格,中華文化有著五千多年的歷史,其文學著作數(shù)不勝數(shù),指導學生多讀書,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視野,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同時也有利于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像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留取丹心照汗青……課外閱讀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學校使用的教材雖然是最符合學生學習的,但是由于其教材版面有限,所以其學習內(nèi)容往往也是受限的,僅僅只依靠課本上的內(nèi)容很難滿足學生學習的需要,所以,教師可以有針對性的選擇一些課外閱讀書籍或是材料,讓學生在進行課堂基礎(chǔ)學習之后進行閱讀,不斷提高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
總而言之,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符合學生目前發(fā)展階段的教學方案,充分發(fā)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最大化的激發(fā)學生的課堂閱讀興趣,指導學生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幫助學生養(yǎng)成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的意識,并不斷鼓勵和支持學生支持有質(zhì)量的課外閱讀。
參考文獻
[1]魏愛榮.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赤子,2019(2):265
[2]齊鳳艷,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漫談,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8-10
[3]李俠.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初探[J].軟件(教育現(xiàn)代化)(電子版),2018(1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