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眾所周知,課堂提問是教師組織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常用的一種手段,其是開啟學生思維的主要途徑。提問是一門藝術,教師要想實現(xiàn)提問的價值,首先要設計出極具探究性的問題,并以多樣化的方式將問題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借此在激發(fā)學生解決問題的興趣的基礎上,使其在問題解決過程中加深對所學的理解,形成問題意識。在本文中,我主要就如何設計問題進行詳細說明。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課堂提問;問題設計;對策
縱觀語文課程標準中的有關內(nèi)容,其明確指出,在語文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搜集信息、發(fā)展思維,使其在積極情感的活動參與中獲得啟迪與發(fā)展。要想實現(xiàn)這一點,我認為課堂提問是不可或缺的。課堂提問作為一門藝術,其不僅需要有價值的問題做基礎,還要以多樣化的方式為手段。既然問題設計是課堂提問的基礎,那么,在本文中,我主要就如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開展中設計有價值的問題進行詳細說明。
一、 提綱挈領,著眼課題
我們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那么,在語文閱讀教學活動開展中,課題自然就是文章的眼睛了。這里的課題不僅是指文章的主題,還指可以概括文章內(nèi)容,引發(fā)學生思考的語言。課題可以說是學生理解文本內(nèi)容,體味作者蘊含在文本中情感的捷徑。對此,我在閱讀教學活動開展中往往會立足課題為學生設計極具探究價值的問題。以《圓明園的毀滅》該內(nèi)容教學為例,圓明園是我國幾千年燦爛文化所遺留下來的瑰寶,但是它卻在西方列強的鐵蹄下慘遭破壞與毀滅,留下了一片斷壁殘垣,這是我們中國人永遠都無法忘卻與抹去的傷痛。為了加深學生對這種傷痛的感知,我在教學活動開展中,立足文本中所描述的“瑰寶”與“掠奪”這兩個關鍵詞來為學生設計極具思考價值的問題:在你的意識里,什么才是瑰寶呢?什么是掠奪呢?為什么我們的歷史瑰寶會被西方列強掠奪呢?從“瑰寶”和“掠奪”這兩個詞匯中你又能引申怎樣的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呢?……在這樣的問題設計下,學生不僅可以有針對性地對文本內(nèi)容進行探索,還可以使其在問題解決過程中逐漸地理解我國歷史文化及其發(fā)展的坎坷命運,借此激發(fā)起學生的愛國之情。
二、 明確重點,巧抓過渡
縱觀我們所使用的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內(nèi)容,其所選取的文章,有的為了深化情感,或者將自己的立意更為清晰地展現(xiàn)出來,作者在行文的過程中往往會使用一些過渡語句來架構起文本的發(fā)展脈絡,借此在理清故事發(fā)展過程的同時,使學生能重點把握作者的寫作意圖,進而加深其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對此,我在語文閱讀教學活動開展中,往往會立足文章中過渡語句來為學生設計問題,以此使學生在問題解決的同時重點把握文章發(fā)展脈絡。以《美麗的小興安嶺》該內(nèi)容為例,在文本一開始,作者先描述了小興安嶺是綠色的海洋,接著引出小興安嶺一年四季都是美麗的。這句話不僅是對上文的延伸,還是對下文的總起。我在教學互動開展中,立足這段話為學生設計了這樣的問題:小興安嶺的一年四季是什么樣子的呢?為什么說它一年四季都是美麗的呢?在這些問題的引導下,學生會自主地尋找總領句,從一年四季小興安嶺不同的景色入手來探尋問題的答案,以此既可以加深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還可以使學生在把握文章發(fā)展脈絡的過程中,了解作者的寫作特點,以此在構段方法、記敘方法的掌握過程中提升其閱讀理解能力。
三、 走進內(nèi)心,抓住情感
小學語文人教版教材中所選錄的每一篇文章,大都是作者在借助語言文字的描繪來抒發(fā)其內(nèi)心的情感。正是這些情感的存在才使得每一篇文章具有各自的獨特性,有的作者借助景色的描繪來對祖國的大好河山進行贊美,以此表達自己對祖國的熱愛之情;有的作者則借助與父母之間的一點小事來描繪母愛、父愛的偉大,以此表達自己對父母的感激與熱愛之情……而對于生活經(jīng)驗淺薄、語文認知能力有限的小學生而言,通過剖析語言文字,感知作者蘊含其中的情感往往是極為困難的。對此,我在語文閱讀教學活動開展中,往往會抓住文本理解的難點,立足情感內(nèi)容,為學生設計極具探究性的問題,使其在問題解決過程中自然而然地疏導作者情感的熏陶。以《十里長街送總理》該內(nèi)容教學為例,學生往往是很難通過語言文字的品析來感知其中所蘊含的濃濃的悲痛之情的。對此,我在教學活動開展中,借助多媒體向?qū)W生播放了《十里長街送總理》中的某些片段,直觀的畫面一經(jīng)播放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在觀看的過程中,我立足視頻內(nèi)容向?qū)W生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在這個視頻中,你看到了哪些人,這些人有哪些表現(xiàn)呢?他們的表現(xiàn)給你何種感受呢?……在這樣的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中,學生自然會結合情境探究問題,將自己的所思所想引入其中,以此在問題解決中感知到當時的悲痛氛圍。
四、 結語
總之,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可以充分發(fā)揮課堂提問的價值,從不同角度,如課題、過渡、情感等為學生設計極具探究價值的問題,使學生在問題解決過程中加深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實現(xiàn)與作者情感的共鳴。
參考文獻:
[1]李瑛.例談小學閱讀課堂“主題式提問”教學[J].中小學教學研究,2017(2):10-11.
[2]孟凡玉.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提問技巧[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5(5):43.
作者簡介:陳燕玲,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南靖縣靖城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