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為提升教學整體效率,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差異性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可以采用分層教學的方式,使所有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均能學有所獲,發(fā)展數(shù)學核心素養(yǎng)。文章分析了小學數(shù)學教學存在的問題,提出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應成立學習小組,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教學內容要進行分層設置,滿足學生拓展學習的需求;分層制訂教學目標,幫助學生學有所得;教學評價也要分層設計,培養(yǎng)學生學習信心等實施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分層教學;小組學習
作者簡介:劉佳玲,江蘇省南京市永泰路小學教師,研究方向為小學數(shù)學教學。(江蘇 ?南京 ?211100)
中圖分類號:G623.5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671-0568(2019)11-0098-02
分層教學是指教師根據(jù)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能力水平和潛力傾向,將學生科學地分成水平相近的小組,根據(jù)學生的學習需求制訂層級遞進的學習目標,讓學生完成適合自己學習任務的一種教學方法。分層教學可以滿足學生差異化的學習需求,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全員發(fā)展。
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使用分層教學法,教師首先要全面掌握學生學習情況,科學合理地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學習小組,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實施分層教學,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保證各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在課堂上學有所獲、有所發(fā)展,提升數(shù)學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為了科學地劃分學習小組,教師可采用劃分前測評的方式,即劃分小組前以測試的形式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定,全面了解學生的知識儲備、學習能力、潛力偏好等信息,在此基礎上,綜合考慮學生的興趣愛好、性格特點等實際情況,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各小組的整體能力水平應大致相當,且要體現(xiàn)出一定的差異性和層級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密切關注各小組學習情況,根據(jù)小組學習需要,設置不同的學習任務和教學目標,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能動性,提升學習質量。
目前,小學數(shù)學教學依據(jù)的標準是統(tǒng)一的課程標準和教學要求,使用的教材也是統(tǒng)編教材,在教學內容方面,是面向所有學生的,并沒有層級區(qū)分。因此,在教學中容易出現(xiàn)能力較強的學生的學習需求得不到滿足,接受能力較弱的學生可能跟不上班級教學進度的問題,鑒于此,教師應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分層,為學生提供差異化的教學內容。對教學內容進行分層,在基礎教學內容上為學生豐富課外知識,有效地開闊學生的視野,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例如,在學習“利息問題”時,教師可以先要求所有學生達成教學的基本要求,了解儲蓄的相關知識,知道應根據(jù)利率來計算利息,并且能夠用利息計算公式解決問題。隨后教師為學生講解本金、利率、利息、年利率等概念,幫助學生深入了解利息知識,并向學生提出與政策相關的利息問題:為什么是加收20%的利息稅而不是將利率下調20%?表面上看,這兩種做法的結果是一樣的,但是后者比前者省略了許多步驟。這就需要學生結合金融知識和社會知識加以理解,適合有拓展學習需求的學生。
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除了對學生進行分組、對教學內容分層外,還要制訂層級遞進的差異化教學目標。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能力有針對性地制訂教學目標,若教師在教學時為學生規(guī)定了統(tǒng)一的目標,容易出現(xiàn)“學優(yōu)生學不夠,學困生學不會”的尷尬情況。例如,在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一課時,相較于體積計算公式,推導長方體與正方體體積公式的運算過程更為復雜,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很難全部理解,而長方體與正方體體積計算公式是必須要掌握的學習重點。因此,教師可以設置基礎教學目標和拓展教學目標,所有學生均需完成的基礎教學目標是記憶長方體與正方體體積計算公式。針對學有余力的學生,可要求其理解并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計算公式的推理過程,拓展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
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課堂提問也是一門藝術,提問難度過大,則會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難度過低,就會使問題缺乏挑戰(zhàn)性。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注意分層設置問題。例如,在學習“圓柱和圓錐”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思考:圓柱與圓錐的主要性質有哪些?圓柱的體積公式是什么?圓錐的體積公式是什么?這類問題較為簡單,學生能夠從教材中找到答案。隨后教師繼續(xù)向學生提問:圓錐與圓柱在性質上的區(qū)別是什么?同等底面積與高的圓柱體與圓錐體,它們的體積比是多少?一個圓錐體的體積是15.7立方分米,底面積是3.14立方分米,它的高是多少分米?這類問題難度較大,學生需要深入理解并靈活運用所學知識進行解答,教師可將這些問題展示出來,不必做硬性要求,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情況擇題解答即可,以此提高整體的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
教學評價是教學中極為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不僅能夠讓學生明確自己學習中的遺漏與錯誤,進行有針對性的鞏固,還能幫助教師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科學制訂下一步的教學計劃與教學目標。實施分層評價,就要糾正傳統(tǒng)教學中評價缺乏針對性的偏誤,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所在學習小組的整體表現(xiàn)進行分層評價,并注意結合小組成員的個性化表現(xiàn),給出有差別的、針對性較強的評價反饋,幫助學生清楚地看到自己在學習中的優(yōu)缺點、薄弱點和后續(xù)需要加強的內容,進而形成學習信心和改進的動力。教師還要注意以鼓勵性評價為主,給出有建設性的改進建議,盡可能讓所有學生都能體驗學有所成的自豪感,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綜合能力。
面對學生學習能力不同、學習水平不一的情況,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有必要對學生開展分層教學,幫助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新知識,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夠學有所獲,培養(yǎng)他們的數(shù)學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 巨艷.新課改中小學數(shù)學學習兩極分化的原因及消除對策[J].教育革新,2017,(1).
[2] 陳麗云.關于分層教學模式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教育現(xiàn)代化,2016,(2).
責任編輯 袁靜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