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xiàn)階段,教學形勢不斷發(fā)生改變,為順應時代的大背景,相關部門提出了新課標教學理念。基于新課標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水平也得到了飛速的發(fā)展。但是,大多數(shù)教師對于新課標沒有一個深入的理解,教學內容沒有發(fā)生根本的變化。本文基于對新課標的理解,提出了幾點在新的教學形勢下開展語文教學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引導者;思考;教學形式
新課標,顧名思義,指的是新的課程標準。為什么要用新的課程標準呢?過去的一段時間,在舊的課程標準下,教學不能達到預想的效果。為了增強教學質量,提升教學效率。教育部門主張以新的教學課程標準,來增強教師教學能力,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其中,語文是新課標教學的重中之重。那么教師如何讓語文教學更加有效,受到社會越來越廣泛的關注。以下是筆者有效教學的幾點措施。
一、 教師教學力求有效
教師在教學中充當著引導者的角色,是新課標下提高教學有效性的先鋒。因此,小學語文的有效教學,教師要充分的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作用。課前,教師要根據(jù)這節(jié)課的內容,做好充分的備課準備。要明確自己的教學目標,能夠有效的去引導學生去學習。教師也應該思考如何充分的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多角度全方位的去講解文章。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知識接受能力強,學習起來效率會更高。要思考如何多設置一些相關的情景模式,注重學生互動探究。學生在教師授課之后需要有效的進行互動探究,去把自己的疑惑或者收獲進行分享,不斷的把自己掌握的內容與課文進行相互印證,提升學習效率。
我在講解《火把節(jié)》這篇文章之前,先了解這篇文章講解的主要內容。其次我制定了自己的教學目標:首先讓學生認識生字詞,積累“激情四溢”等詞語;其次要求學生能夠順暢的通讀文章;最后要通過講解課文,讓學生體會到火把節(jié)的壯觀場面,感受少數(shù)民族的風情。然后我通過上網以及其他方式,準備了一些其他少數(shù)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以便拓展學生視野。并根據(jù)課文教學內容,篩選準備足夠的火把節(jié)圖片準備分享給學生,一次加深學生對彝族火把節(jié)的印象。在做好充分準備的前提下,我授課過程非常順利,學生在課上沉浸在我的教學之中,收獲良多。也通過對其他民族的節(jié)日的一些介紹,讓學生了解祖國更多民族的差異化特色節(jié)日。由此可見,做好充足的教學準備能讓教師做到心中有數(shù),教學活動的針對性會更強,避免教學活動流于形式。因此,教師需要對教學內容有一個整體的把握,真正從新課標教學理念出發(fā)來優(yōu)化教學設計,來設計科學合理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從而提高教學的效率。
二、 學生勤思善想,多質疑
新課標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學會,才是有效教學的重要體現(xiàn)。有效教學,離不開學生的思考、想象和質疑能力的提升。傳統(tǒng)模式下,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不斷的把課文講解給學生。學生對于文章中的很多知識都是死記硬背,似懂非懂。不但效率低下,也會影響學生學業(yè)。新課標下,教師要鼓勵學生更加自主的去學習知識,勤思善想多質疑,把知識學透。勤思,可以讓學生更加容易的了解作者的思路,了解文章的來龍去脈。善想,可以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完美的刻畫在腦海里,豐富學生的想象力。質疑,學生把從課堂學到的知識與自己之前理解的相互比較,找出問題解決問題。
《提燈女神》講的是英國護理學先驅,放棄自己無憂無慮的生活去做護士,投身護理行業(yè)。贊美了南丁格爾在護理上的貢獻,并歌頌了她的無私的精神。我在講這篇文章的時候,首先提問:為什么當?shù)氐娜速澝滥隙「駹枮樘釤襞瘢孔寣W生通讀文章,思考一下原因,并踴躍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其次,讓學生尋找文中形容南丁格爾的語句,并想象一下自己要贊美一個人的時候,應該如何運用。最后,我提議讓學生對自己在文中遇到的難以理解的地方進行提問,并說出自己難以理解的原因。對這些問題,進行引導分析,加深學生對于課文的理解。通過引導學生勤思善想多質疑,學生對于文章只是的把握運用非常熟練,效果很好。由此可見,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教師需要尊重學生們的個性,讓他們的潛能能夠得以激發(fā)。這樣,才能讓學生們在語文課堂中實現(xiàn)全面的提高,提升語文教學的效果。
三、 課堂教學形式多樣
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課堂教學形式單一,學生會慢慢的產生厭倦或者抵觸情緒,不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相反,在新課標的要求下,語文課堂是要讓學生對學習更加感興趣。其實本質上講,語文是非常具有趣味性的一門學科。如何把語文的趣味性豐富的展現(xiàn)出來,需要教師不斷努力。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根據(jù)授課的實際要求,不斷的豐富自己的課堂教學形式。針對學生接受能力的不同,教師要做到因材施教。對于學生難以理解的地方,教師可以用故事的形式去讓學生理解記憶。既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又能提高教學質量。如今多媒體教學資源豐富,課堂展示效果明顯。教師也應該順應時代的發(fā)展,充分利用當代科技,把多媒體廣泛的應用到課堂上。等等。
《戰(zhàn)風車》是一篇略讀類文章,傳統(tǒng)教學形式下,這篇文章讓學生讀一讀里邊的故事就結課了,但是這無疑中放棄了一個陶冶學生情操的機會。課前我收集《戰(zhàn)風車》這篇文章的相關視頻,充分運用多媒體資源,重點的選取一些視頻播放給學生觀看。在學生看完后,他們對這篇文章有了一定認識。基于這些,我再給他們分析課文。首先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在講解堂吉訶德大戰(zhàn)風車的時候,我用比較搞笑的方法給學生去演繹這一情節(jié)。學生在歡笑中了解了主角可笑可悲的人物形象,并通過全文的梳理,了解到當時西班牙丑惡的社會現(xiàn)實。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下,讓學生掌握文章知識,達到學習目標。
總而言之,筆者認為:有效地語文教學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教師教學要實事求是,去除那些繁文縟節(jié),不搞形式主義。不斷地豐富自己的教學技能,做好教學準備,讓學生真正的學到知識。同時更應該從小就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勤思善想多質疑,學習更多的知識,努力成為國家的人才。要不斷地發(fā)揮教師的能動作用,同時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讓學生把知識學透。這樣,語文課堂的魅力才能得以體現(xiàn),素質化教育的進程才能更進一步。
參考文獻:
[1]吳東美.情景化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散文百家,2018(12).
[2]李素平.淺談如何讓小學語文教學活起來[J].新課程(上),2018(11).
[3]王軍.小學語文教學中“微型習作”例談[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8(12).
作者簡介:
黃彩萍,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河池市,廣西河池市巴馬瑤族自治縣那桃鄉(xiāng)民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