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冬娥
摘 要:班主任是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肩負著班級日常管理和德育工作的重要責任。作為技校的班主任,只有深入地了解學生進行,學會認真地傾聽,才能在工作中有所側重,才能對學生的德育教育進行行之有效的指導。而在傾聽學生心聲時,必須注意“三忌”“三注重”,一定要做到真誠傾聽、主動傾聽。這樣,班主任才可能“帶好班級,教好學生”。
關鍵詞:技校 班主任 傾聽 探討
技校學生的普遍現(xiàn)象是文化成績較差、好動、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目的性不明確,并且在行為上多多少少有一定的偏差。作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對學生教育負有最直接責任的技校班主任,如何在新的社會條件下創(chuàng)新地進行班級管理工作,創(chuàng)造出良好的班級,是職業(yè)教育發(fā)展面臨的新課題。參加工作十幾年來,有近一半的時間在職業(yè)學校擔任班主任,筆者深深地感覺到傾聽學生心聲,是班主任工作的一個突破口。
一、傾聽的重要性
傾聽學生的心聲,在班主任工作中是舉足輕重的。
首先,傾聽是實施有效教育的基礎和前提。班主任只有知道了學生在想什么、做什么,才能少走彎路,有的放矢,找到工作中行之有效的切入點。
其次,傾聽是解決學生思想問題的重要手段。十七八歲的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情感世界非常豐富,也會有很多的煩惱困擾著他們。這些煩惱,他們不愿說給老師聽,也不愿父母知道,只會和信任的同學、朋友分享秘密。但是,同齡人之間,由于年齡尚幼,無法解決彼此之間的煩惱。這時候,老師如果仔細觀察,能發(fā)覺且重視學生情緒上的變化,耐心傾聽學生的心聲,就能聽到學生的煩惱,及時地加以引導,掃除學生的困擾。
再次,傾聽是引導學生出去“思想沼澤”的有效手段。通過傾聽,可以了解學生的想法和“傷痛”。一個有傾聽意識和習慣的班主任,不會滿足于傾聽學生的情感需求,而是會試圖抓住聲音背后某種思想和問題的萌芽,并能對其進行適當?shù)脑u價和指導,尤其要及時引導和糾正學生的一些消極甚至錯誤的思想觀念。及時捕捉學生的情緒,發(fā)覺學生心靈上的“病痛”,幫助學生坦然面對“病痛”,重拾勇氣,走出心靈的陰影。
作為班主任,應經(jīng)常性地和學生談話。當然,一開始找學生談的時候不是所有學生都會說出真心話的。這需要有耐心,堅持著經(jīng)常找學生聊聊。漸漸地,學生逐漸被筆者的誠意所打動,覺得老師是發(fā)自內心的關心他們,于是,老師們則有可能聽到了學生的不如意、困惑、自暴自棄、彷徨和苦惱……
二、傾聽的策略
在傾聽學生心聲時,必須注意“三忌”“三注重”。
1.三忌
一忌帶著成見去傾聽。不能帶著先入為主的態(tài)度去傾聽。成見會阻礙老師的正常思維,阻礙老師獲取正確的信息。因為一旦對人產(chǎn)生某種不好的看法,當學生說話時,老師就不太可能注意傾聽。
每個學生來到學校學習都希望學好,即使他的表現(xiàn)和愿望不一樣。班主任也應該關心每個學生,愛一個學生就是塑造一個學生,拋棄一個學生就是毀滅一個學生。學生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問題是如何對待他們,如何發(fā)掘他們的閃光點,如何讓他們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這就是班主任在工作上要注意的地方?!坝腥菽舜蟆保鳛榘嘀魅?,一定要一視同仁,排除成見,認真、真誠地傾聽學生的心聲,這更能體現(xiàn)老師博大的胸懷。
二忌時間不足。當老師和學生談話時,因為沒有足夠的時間來認真傾聽學生想要表達的內容,就會忽視很多的細節(jié),影響判斷,失去了傾聽的意義。學生也會感覺受到傷害,感到得不到老師的信任和重視,自尊心和自信心會受到傷害。因此,在和學生談話前,應作好安排,留有充足的時間來用心傾聽。
三忌急于發(fā)表意見。雖然發(fā)言可以幫助老師表現(xiàn)積極、主動、關心學生的一面,而聽是被動的,但在這種思維習慣下,老師往往會在學生還未說完的時候,就迫不及待地打斷對方,發(fā)表自己的意見。這樣可能會造成斷章取義,學生也可能會產(chǎn)生老師態(tài)度不太誠懇的感覺。因此,在傾聽學生時,要有耐心,適當?shù)亟o予回應。哪怕和學生的觀點相左,也應耐心先聽學生說完,而不應表現(xiàn)出反感和不耐煩的情緒。只有等學生說完以后,對于錯誤的觀點,才可適時適當?shù)丶右砸龑Ш图m正。能傾聽不同觀點的意見,更能體現(xiàn)老師的涵養(yǎng)。
2.三注重
一要注重自身個人品德的修養(yǎng)和科學文化知識的再補充??鬃釉唬骸把灾疅o文,行之不遠”。知識是人與人之間彼此交流的基礎。底蘊不足,往往會限制交流與溝通。老師具備了優(yōu)秀的品德,廣博的知識,他的思想才會深邃,溝通才會有力度,人格才會有魅力,行為才會有感染力,才能真正達到目的。
二要注重以德立身、以身立教。教師工作具有“示范性”,而學生又特有“向師性”,這樣教師在學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作為德育教育者的班主任老師單憑熱情和干勁是不夠的,應有整潔樸素的外表,可敬可親的面容,嚴謹?shù)淖黠L和學者的風度。熱愛學生,言傳身教、為人師表,教書育人。以德立身、以身立教。只有這樣,才能贏得學生的信任,才能傾聽到學生的心聲,才能讓后續(xù)工作順利開展下去。
三要注重做學生的引導者。班主任需要把他的角色放在人生指引上。學生素質的形成是一個主體重構的過程,不能在統(tǒng)一的過程中完成。要尊重差異性,尊重多樣性,尊重創(chuàng)造性。當老師贏得學生的信任,在傾聽學生的心聲后,了解到他們是否察覺到老師的期望偏差,隨時檢討,并隨時糾正。適時適當?shù)丶右砸龑?,做學生思想和行為的引導者。
三、傾聽的有效解決之道及成功案例
1.傾聽的有效解決之道
(1)做一個積極的傾聽者。積極傾聽,即主動傾聽,是指傾聽者以積極的同理心理解說話人的思想和意見,對這些觀點進行理性的分析和轉換,同時對說話者的語言或姿勢做出及時的反饋。鼓勵說話人以交流的方式和技巧表達自己。在師生互動中,老師必須注意讓學生先發(fā)言。讓學生先發(fā)言是禮貌的,讓學生覺得老師尊重我的意見;讓學生先發(fā)言,老師可以充分掌握學生的意見。讓學生先開口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微笑,讓學生覺得老師和藹可親,是可以敞開心扉無話不談的知己,以此來增強學生說話的欲望,使他能暢所欲言。
(2)做一個真誠的傾聽者。做一個真誠的傾聽者,就需要老師在傾聽學生時帶著一顆心去傾聽,尤其要聽出學生傾訴時所要表達的弦外之音。實踐是最好的老師,在與學生的溝通過程中,筆者體會到學會傾聽就要做到“五心”,即在傾聽時,一要專心,聽同學傾訴時,要聽清學生說的每一句話,心無旁騖,必要時用筆把重難點記下;二要耐心,當學生向班主任傾訴時,應讓其盡情地宣泄,不要隨意打斷對方的談話,更不能流露出不耐煩或敷衍的神情,使其樂意向你傾訴;三要細心,善于激發(fā)學生對班主任講心里話的欲望,當看到學生突然情緒低落、郁郁寡歡時,要引導他們將內心的感受傾訴出來;四要虛心,要敢于面對學生的批評,當學生指出老師的缺點時要坦然接受;五要誠心,聽完學生的傾訴后,切不可不了了之,而應以誠懇之心將自己的心跡告訴對方,使其受到實際的幫助。
2.成功案例——傾聽學生的“病痛”
工作幾年來,給筆者印象最深的就是,第一屆學生中有一個女生。她每天不思學習,盡做些別人不敢做的搞怪的事情。其實她很聰明、思維敏捷、反應很快、文筆也很好,可在學校就是不愛讀書,想來就來,想不來就不來,散漫不堪。發(fā)展到后來終因學習沒興趣,開始和一群街頭小混混在一起。
面對這樣的學生,已記不清和她談了多少次,筆者的耐心終于打動了她。后來的交談中,筆者耐心的傾聽,得知了發(fā)生在她身上的這樣的故事:她爸爸自她上初中時起,就去了外地工作,自此就在外面另尋新歡,就再也沒顧過這個家了。母親一人挑起生活的重擔,把對父親的不滿和怨恨都發(fā)泄在孩子的身上。久而久之,她就開始討厭這個家,不想再踏進去開始逃學……她母親不理解,就說她是流氓。于是她就“流氓”到底,盡做些她認為可能符合流氓標準的行為,逐漸有了一些“豐功偉績”……
聽完她的故事后,筆者就問他:你欣賞你父親的生活方式和你母親的做法嗎?她搖頭。筆者又說,既然你不欣賞,那你為什么還要做一些類似的讓人不欣賞的事呢?為何不主動出擊改變你這種不正常的想法和行為呢?什么事都能做,犯法的事不能做;怎么活都行,但要堂堂正正地活。后來終于感化了她,下決心與街頭小混混斷絕往來。
像這樣的學生,如果放棄她,就等于看她走向毀滅。筆者聽到了她的“病痛”,那種來自家庭給予她的痛。這種痛,造成了她人生觀的扭曲。筆者慶幸,能幫助她找回戰(zhàn)勝病痛的勇氣,走出心靈的陰影。
四、小結
班主任是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肩負著班級日常管理和德育工作的重要責任。技校學校的班主任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和專業(yè)特點,遵循德育規(guī)律,組織和建設良好的班級集體,做好個人教育,培養(yǎng)良好的班風,這顯得尤為重要。
作為技校班主任,只有對學生進行深入了解,才能在工作中有所側重,而要深入學生,管理好班級,在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中,一定要做到真誠傾聽、主動傾聽學生的心聲。真誠傾聽學生的心聲不是工作的全部,而是師生間有效溝通的開端,是獲得學生信任的重要途徑,更有利于深入了解學生內心世界,掌握其思想動向,從而促進班主任工作的順利開展。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老師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任重道遠。學生需要老師去傾聽他們的心聲,去關懷和引導,去肯定和鼓勵他們。只有這樣,技校班主任才可能“帶好班級,教好學生”。
參考文獻:
[1]胡云斗.淺議傾聽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作用[J].教育與職業(yè),2016(7).
[2]李思衡.班主任,怎樣去傾聽[J].班主任之友, 2015(4).
[3]蘭新蘋,王麗娣.傾聽技術在班主任工作中的運用[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7(11).
[作者單位:三門技師學院(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