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麗英
【摘 要】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獲得發(fā)展。在認知方面,學生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在情感方面,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要實現(xiàn)這樣的目標,需要一個平等和諧的數(shù)學課堂,在課堂上師生通過對話享受知識的能量,傳遞知識的信息,交流心中的想法,而要達到對話目的的有效,教師必須耐心傾聽學生的回答。沒有傾聽,對話就失去了意義,沒有傾聽,教師和學生之間就隔上了一堵墻。然而,很多教師在課堂上已不那么樂于和善于傾聽了。有心理學家指出:傾聽是一門失傳的藝術。確實如何在課堂上傾聽學生的心聲,是值得深思的一個問題,我們先來看以下的幾組情景。
【關鍵詞】傾聽;教學;課堂實效
起源:遺失的傾聽
曾聽過一節(jié)有關可能性的課,師:小朋友,你們摸過獎嗎?兌到過獎嗎?有的學生說兌到過,有的說沒兌到過。師:那你能結合今天的內容說說為什么有些同學兌到過獎,有些沒有兌到過獎呢?
生1:因為做獎券的時候,就做成一部分有獎,一部分沒有獎;
生2:沒有獎的多,有獎的少;
生3:應該把有獎的做的多一點,可以把一些假冒偽劣產(chǎn)品作為獎品,這樣賺得多。
生4:有獎的可以做得少一點,但宣傳的時候說人人有獎,這樣肯定會有人來買……
師:剛才很多小朋友發(fā)表了自己的想法,真會思考,這就是我們數(shù)學中的可能性問題。
可見這位教師對學生的回答并沒有思考,學生的回答是越來越離譜,老師卻全然不顧,對學生的觀點和想法都進行了默認,沒有做出任何有效具有正確導向的評價,不但不講究科學態(tài)度,就連最起碼的做人原則都不顧及。這樣進行的課堂教學是無效的。
思考:追求入耳入心的傾聽
在課堂上教師要仔細傾聽學生的發(fā)言,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適時調整自己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我們所提倡的傾聽是一種入耳又入心的生命活動,它的核心是思考。首先,我們在課堂上要時刻保持專注和警覺,對來自學生的每一種聲音的方向、特點和隱藏的變化趨勢保持敏感。這就要全神貫注地傾聽學生的每一句話,始終用目光注視對方。同時伴隨著肢體語言,對學生的回答,面帶微笑,目光專注、點頭鼓勵等等。其次,要邊聽邊思考,對信息做出判斷,并尋求對策,這是課堂是否有效的關鍵所在。學生提供的信息可能是多種多樣的,這就需要圍繞重點進行有效的辨別,在瞬間作出反映。
1.用心傾聽,提煉回答重點
在一次教研活動中,一位老師執(zhí)教四年級的《找規(guī)律》。
師:誰來舉例生活中“一一間隔”的現(xiàn)象。
生1:教室前面的欄桿,一個欄桿一個空擋,是一一間隔排列。
生2:進校門的路上,兩棵樹中間有一面彩旗,樹和彩旗是一一間隔排列。
生3:教室的課桌是一一間隔排列。
生4:教室的課桌不是一一間隔排列,它沒有兩端物體比中間物體多1。
師:好的,我先來做一個游戲,等等商討這個問題。請6位男生站到講臺前面。再請多少位女生,他們的站立就是一一間隔排列呢?
生5:如果男生站兩頭,就要請5位女生,如果女生站兩頭,就要請7位女生。
師表揚道:這樣的站法相信在你腦子里已經(jīng)站了多回了,條理很清楚,我們按照他的說法先請5位女生上來,再請2位女生上來。學生都各自站好了位置。師問道“你們能否圍一個圈呢?”學生圍了一個圈,師追問:現(xiàn)在是不是一一間隔排列了?如果要一一間隔排列,應該怎么樣?這時學生都說要下去一位女生。
下去一位女生后再次追問“是一一間隔了嗎?”學生都點頭并異口同聲喊“是”
只聽這位老師一聲令下“再次請你們站成一排?!薄澳猩团娜藬?shù)怎么樣?”這時多位學生恍然大悟,“當兩端的物體不同的一一間隔排列,兩種物體的數(shù)量是相等的?!薄敖淌艺n桌椅的排列就是兩端物體不同的一一間隔排列。”
教師不僅要事先設計恰當?shù)慕虒W環(huán)節(jié),還要仔細傾聽來自學生心底的聲音,及時調節(jié)教學計劃,以適應學生探究的需要,才能抓住教學關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正是教師指導學生的好時機,此時的活動始終伴隨著學生的思考,只有抓住學生本身的探究需要才能推波助瀾,把探究活動引向高峰,靠學生內部狀態(tài)的優(yōu)化,掌握知識,提高思維品質,形成良好的學習方法。
2.用心傾聽,尋找知識聯(lián)系
一位教師在探究圓柱體的側面積時,問“側面是什么圖形?”問題提出后,氣氛相當熱烈,多數(shù)學生開始動手操作,沿著高展開圓柱的側面,得到了一個長方形,這時我們聽到了幾位學生在小聲的嘀咕,“我們得到的是平行四邊形”,邊上也跟著幾位說,“我也是平行四邊形”,這可怎么辦,面對這么多聽課老師,這位教師經(jīng)驗比較豐富,隨即調整了自己的教學計劃,請那位展開是平行四邊形的學生說自己的思路。
師:剛才有同學把圓柱體的側面展開得到長方形,也有同學得到的是一個平行四邊形,這兩個圖形與圓柱各有什么聯(lián)系呢?請得到不同展開圖的同學分別展開討論,來說明你的想法。
學生討論的氣氛相當活躍。
生1:我得到的圓柱的側面展開是長方形,長方形的長是圓柱體的底面周長,長方形的寬是圓柱體的高。
生2:我得到的圓柱的側面展開是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的底是圓柱體的底面周長,平行四邊形的高是圓柱體的高。
師:哦,可見兩種展開圖還是十分相似的。
生3:是的,它們的上下都是圓柱的底面圓的周長。
這時一開始剪出平行四邊形的學生舉手回答說“其實這個平行四邊形可以轉化成長方形,沿著高剪開就可以了,我開始是任意剪的,應該沿著高剪,就直接可以轉化成學過的長方形了。”在有效的引導、辨別、討論中,學生積極思考,使思維盲區(qū)柳暗花明,豁然開朗。
“和諧的教室”是以傾聽為基礎的,讓我們學會傾聽,學會尊重,我們的課堂會更有效,會更加精彩!
【參考文獻】
[1]金曉瑩.傾聽孩子的聲音[J].小學教學設計,2012年06期
[2]李小琴.傾聽,靈動的智慧在靜默[J].語文教學通訊,2011年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