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菊香
【摘 要】快樂課堂是素質(zhì)課改背景下,提出的全新教育理念。要求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時,需要充分考慮學生學習體驗,本著滿足學生興趣需求的原則,合理設計課堂教學活動,促使學生在愉悅的課堂氛圍下,感受到學習的快樂。鑒于此,本文主要圍繞小學語文快樂課堂構建對策展開有效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快樂課堂;構建策略
在素質(zhì)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作為重要的文化學科,在教學要求方面有了全新的調(diào)整。作為語文教師需要樹立生本理念,積極構建快樂課堂。而在課堂活動中,學生的學習表現(xiàn)得更加積極和主動,學習效率更加顯著。學生在優(yōu)質(zhì)的學習環(huán)境下,可以感受到語文學習的快樂。
一、小學語文快樂課堂構建意義分析
新課程改革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全新要求,作為語文教師需要樹立生本理念,充分考慮學生主觀學習需求,并以此為依據(jù)合理開展課堂教學活動。而快樂課堂與傳統(tǒng)課堂形式相比,課堂氣氛更加輕松、活躍,學生在課堂上主動地位更加突出,同時也具有較強的學習自主權和自由度。所以說,快樂課堂能夠有效滿足當下語文學科素質(zhì)課改教學要求。不僅如此,也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動力方面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作為語文教師必須高度重視快樂課堂合理構建,促使語文課堂呈現(xiàn)新面貌和新形態(tài)。
二、小學語文快樂課堂構建對策探究
(一)趣味導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趣味導入是實現(xiàn)快樂課堂構建的重要方法。在語文課堂正式開始之前,語文教師可以通過趣味導入的方式,將課程中的內(nèi)容滲透給學生。讓學生對所要學習的內(nèi)容,形成一定的思想認知,并產(chǎn)生深入探索的學習興趣。比如說,教師在教學《陶罐和鐵罐》時,可以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將文本的梗概交代給學生,讓學生在聆聽故事之后,對文本內(nèi)容產(chǎn)生強烈的好奇心,并且主動參與到課程學習活動當中。除此之外,語文教師還可以通過影視劇、音樂童謠等方式進行課程導入,增添語文課堂的趣味性。
(二)師生互動,營造趣味課堂氣氛
師生互動是實現(xiàn)快樂課堂構建的重要保障。作為語文教師需要充分考慮到小學生的學習需求,改變以往師講生聽的教學形態(tài),并根據(jù)教學進度以及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表現(xiàn),與學生之間進行有效的互動。讓學生在良好的互動氛圍下,體會到語文學習的快樂,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語文課堂參與度,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表現(xiàn)的更加活躍。比如,教師在組織《幸福是什么》課堂教學時,可以適當與學生進行交流。教師可以發(fā)揮自身的榜樣作用,先根據(jù)自身的理解,闡述幸福的含義,比如說與家人在一起,或者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便是幸福。之后,教師詢問學生對幸福的理解和感悟。就這樣,在師生互動的過程中,學生能夠?qū)φn程內(nèi)容以及所蘊含的情感內(nèi)涵加深理解。并且,合理地進行師生互動,能夠明顯縮短師生之間的情感距離,讓學生對教師所組織的語文活動更加支持和認可,從而積極配合語文教師完成相關教學活動,保證語文教學更加有效。
(三)構建情境,優(yōu)化課堂氣氛
在語文課堂上,教師需要合理借助多媒體工具,結合課程內(nèi)容構建課堂情境,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在課堂情境的支撐下,進行想象和聯(lián)想,從而對課程內(nèi)容形成深刻的記憶和理解。通常情況下,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呈現(xiàn)與課程內(nèi)容相關的圖片和視頻,從而加深學生的學習體驗。比如說,教師在組織《桂林山水》課堂教學時,可以借助于多媒體,將現(xiàn)實生活中比較真實的桂林山水的景觀圖片,或者具體的風景視頻展示給學生,讓學生通過視覺觀察,形成良好想象和聯(lián)想思維,并讓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下進行想象,去體會桂林山水的秀麗風景。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主閱讀課文,思考文本中所描繪的桂林山水與自身的所觀和所感,存在哪些相似以及不同之處。
(四)小組討論,提高課堂參與性
教師在組織語文課堂教學活動時,需要改變課堂形態(tài),不再延續(xù)灌輸性教學,而是鼓勵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參與到語文課堂活動當中,從而保證學生在活動中學習表現(xiàn)更加積極,同時也能夠?qū)崿F(xiàn)學生團隊意識以及合作能力等綜合素質(zhì)的有效培養(yǎng),使學生能夠切實感受到語文學習的快樂,從而提高自身語文學習活動參與積極性。首先,教師需要合理分配學習小組,按照學生學習能力進行均衡分配。之后,合理設定學習任務,引導學生通過小組討論,探究具體的語文問題。比如說,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圍繞《地震中的父與子》中所蘊含的思想感情進行互動,并根據(jù)自身的理解,探討文本中所蘊含的情感內(nèi)涵。
(五)角色扮演,增強學生學習體會
在課堂上,教師需要對閱讀活動進行創(chuàng)新。為了讓學生增強學習體驗,感受到語文學習的快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讓學生通過情境模擬和角色扮演的方式,深入理解文本中的內(nèi)容。促使學生對語文學習產(chǎn)生興趣,并且在表演的過程中,形成深刻的情感共鳴。比如說,在講解《將相和》時,教師可以先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相關的影視片段。之后,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角色扮演。學生之間分別扮演廉頗、藺相如,在表演和對話的過程中,體會兩個人物的性格。通過角色表演,學生能夠深入掌握廉頗知錯就改的精神,以及藺相如寬宏大度的思想品格。最重要的是,通過角色扮演能夠讓學生切實體會到語文學習快樂,激發(fā)學生潛在的學習動力。
結論
綜上,在素質(zhì)課改背景下,語文教師需要遵循快樂教學理念,對教學方法進行合理創(chuàng)新。在課堂上,教師需要通過趣味導入、師生互動、構建情境、小組討論、角色扮演等多種方法,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語文課堂活力。
【參考文獻】
[1]張曉花.構建小學語文快樂課堂的方法[J].江西教育,2017(33):38
[2]楊見.以快樂為基構建精彩語文課堂[J].小學教學參考,2016(06):7
[3]劉偉.小學語文打造快樂課堂之我見[J].學周刊,2015(2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