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麗瓊
摘 要: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對實際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zhàn),在此情況下,傳統(tǒng)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模式已經(jīng)不能滿足當下的需求?;诖耍處熅捅仨氁獙W生的信息技術水平進行全面了解和分析,在掌握教學過程當中存在的諸多問題之后,充分引入先進的學案導學模式來開展實際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這樣才能確保信息技術教學效率和質量得到突破性的提升。
關鍵詞:學案導學模式;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應用
在進行高中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與時俱進地樹立全新的信息技術教學觀念,采取有效的方法全面而深入了解教學內(nèi)容,充分根據(jù)學生的興趣特點、個性愛好、學習能力等情況來進行學案的設計。教師除了要引入一些生動有趣的教學元素之外,還必須要充分利信息技術手段向學生展示枯燥乏味的相關知識。這樣才能全面提升學生的信息技術思維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從而為后續(xù)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深入開展營造良好和諧的教學氛圍。
一、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科學進行導學設計
在開展信息技術教學之前,教師必須要對學生的綜合學習情況進行全面了解,以學生的學習需求為參考,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發(fā)掘豐富的教學資源,將其和具體教學內(nèi)容進行有機整合之后充分融入學案當中。另外,教師也可以根據(jù)本章節(jié)的具體教學內(nèi)容為學生設置相關的課前預習任務,利用學案導學的方式引導學生自主進行思考,采取有效的方式來解決具體的問題。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初步了解本章節(jié)的學習內(nèi)容,同時也能夠使學生明白自身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從而能夠在課堂上有針對性地進行知識和技能的學習。
如,在進行“收發(fā)電子郵件”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預習要求來進行學案的編制,引導學生思考:“什么是電子郵件?”“電子郵件的主要內(nèi)容有哪些?”“如何申請電子郵箱?”“怎樣發(fā)送電子郵件?”“怎樣接收電子郵件?”等。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主閱讀教材,根據(jù)問題來找出相關的答案。也可以讓學生充分結合自己的生活閱歷和學習經(jīng)驗來思考問題,并合理地組織語言來回答問題。教師還可以設置指定的班級郵箱,鼓勵學生嘗試自主申請電子郵箱,并把簡單的編輯內(nèi)容發(fā)送到班級郵箱當中。這樣教師能夠及時了解學生的課前預習情況,進而能夠有針對性地進行課堂教學方案的調整和設計。
二、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有效開展課堂教學
教師需要利用能夠體現(xiàn)課文中心和主題的學案來進行教學,充分利用簡練和明確的語言來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在進行基礎知識講解時,教師可以利用微視頻或者電子課件來進行分析,以確保學生能快速掌握具有一定抽象性和復雜性的知識點。然后,教師也可以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提出具有探究性的問題,引導鼓勵學生不斷地進行分析和討論,也可以在課堂中有針對性地增加一些探究實踐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實際動手進行操作。這樣不僅能夠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相關的知識和技巧,同時也能全面提升信息技術教學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如,在進行“統(tǒng)計分析數(shù)據(jù)”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全班同學語文期中考試成績表,并通過具體操作的講解使學生掌握自動篩選和自定義篩選的方法,數(shù)據(jù)的排列、數(shù)據(jù)的分類匯總等相關概念。然后,教師再向學生播放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和分析的視頻,引導學生掌握具體的操作流程和方法。也可以讓學生在現(xiàn)有的檔案上進行篩選練習,如,篩選出全班男生的成績,顯示成績在80分以上90分以下的學生,利用從低到高的順序來進行數(shù)學成績的排列等。在學生掌握了相關的方法技巧之后,可以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喜好來選擇相關的數(shù)據(jù),如全班學生的身高,全班學生喜歡的體育運動等,要求學生利用已掌握的方法來進行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和分析練習。
三、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全面加強知識總結
在教學完成之后,教師需要利用學案導學模式對本章節(jié)知識進行分析和總結,這樣能夠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之間存在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另外,教師也可以簡單構建教學情景,引導學生結合學習經(jīng)驗來對重難點知識進行深度的分析和討論,并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學習經(jīng)驗來提出相關的問題,利用生生交流、師生交流的方式來解決具體問題。另外,教師還需要對全班學生的預習情況進行點評,鼓勵學生進行自我反省和深入探究。
如,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來對與Excel有關的概念和知識點進行分析,并歸納和總結利用Excel相關方法的具體操作流程。也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理解和學習體驗來對實踐操作進行反思,并嘗試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操作方法或技巧的有效創(chuàng)新,再通過共同實踐的方式來驗證猜想的可行性。在學生系統(tǒng)地掌握了與之相關的知識后,教師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Excel、PPT、Word當中的表格形式和功能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引導學生通過對比探究的方式來進行思考和總結,也可以讓學生實際利用不同軟件進行操作,并對操作過程當中存在的問題和表格處理方法進行匯總。然后,再由教師針對全班同學的具體情況對知識點進行梳理和歸納。
在高中階段的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必須要對學案導學模式進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在了解該模式的特點和要求之后,有針對性地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全面的重新整合,科學合理地制定適合教學開展的學案。然后,在課堂上利用學案導學的方式引導學生自主進行相關學習,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來進行知識的深入分析和總結。這樣不僅能夠促使學生形成較為完善的高中信息技術知識體系,同時也能夠為學案導學模式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當中的全面應用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丁開飛.學案導學模式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少年,2018(14):117-118.
[2]史海紅.學案導學模式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下),2017(10):101.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