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贛
摘 要:高中思想政治教學應該注重對學生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治意識以及公共參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其中的“科學精神”是響應時代發(fā)展趨勢的需求,更是促進學生終身發(fā)展必備的個人素質。鑒于此,作為一名政治教師,結合多年的高中政治教學經驗,聚焦高中政治核心素養(yǎng)中的科學精神進行深度探究,并針對高中政治課堂上科學精神的培育提出一定的教學手段和教學策略。
關鍵詞:高中政治;核心素養(yǎng);科學精神;培養(yǎng)策略
隨著現代社會科技、經濟迅猛發(fā)展,人們的生活和文化水平逐步提升,在新課標不斷轉變與持續(xù)革新下,各類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成為教學領域的焦點。而科學精神是政治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關鍵內容。培養(yǎng)高中生的科學精神,不僅是為了符合教育者的教學目的和滿足學生的求學受教需求,更是為順應時代發(fā)展,實現文明和諧社會的一種必然趨勢[1]。鑒于此,作為高中政治教師,應當在教學育人的過程中讓學生理解科學精神的本質,促進科學精神在政治課堂內的滲透,并有意識地對科學精神的培育策略進行探究、摸索和建設,致力于促進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的持續(xù)改革和長久發(fā)展。
一、促進對高中生追尋真理、實事求是精神的培育
敢于尋求真理、懂得求真務實是促成高中生科學精神形成的初始階段,也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中心思想,更是鄧小平理論下的本質要求[2]。
科學摸索是學生在假想的基礎上通過真實性驗證從而收集證據的過程,是用證據和事實說話,是一個求真務實的積累過程,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進高中生形成求真務實的品質,激發(fā)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的逐步形成。在高中政治教學課堂中,有一部分老師太過于執(zhí)著于自身的教學方式、思維和經驗,只會一味地向學生講解思想政治的知識、概念和理論,卻缺乏對知識和理論形成的緣由的探索和講解,使學生只知道“是這樣”,卻完全不了解“為什么是這樣”,大大忽視了對實事求是精神的激勵和教育。
例如,高中政治必修4“追求真理的歷程”這一課時的教學中,結合教材內容,教師應當講述“人的認識從何而來”和“在實踐中追求和發(fā)展真理”兩大方面。鑒于此,教師要避免局限于課本概念的講解,注重通過教材上的案例,結合生活實踐中真實案例展現詮釋“追求真理、實事求是”精神的內涵。而對于課堂教學來說,這種方式本身就體現了一種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
二、促進對高中生積極探究、敢于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育
敢于創(chuàng)新是科學精神的重要體現,要從教師自身做起,從教學模式的革新開始。眾所周知,對于任何一類學科而言,教學模式的優(yōu)劣直接決定著教師教學成效的高低。鑒于此,為了在實際教學課堂上提升高中政治的教學水平、教學效率和教學功效,高中政治教師應當有意識地挖掘、探索并創(chuàng)新出恰當有效的教學手段和策略,摒除傳統的教學模式,順應新時代的進展節(jié)奏,以學生的個人學習狀況、認知水平和思維能力為前提,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入手,增強教學模式的實效性。
高中政治教材內容的編排是具有一定的權威性和科學性的。教師應當對課本內容進行深入研究、探知和摸索,并恰當地挖掘教材內容中的創(chuàng)新思想和探索精神,以全方位的教學角度和視野使用教材,充分發(fā)揮教材的實質性用途。
由于教學實際設備的局限性,高中政治課堂教學視野不夠廣泛。對此,教師可以恰當地使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實施更加高效的教學。例如,“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這一單元,講解《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fā)展道路》這一課時,教材通過講述“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和“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兩大方面來展現“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fā)展道路”目標及策略。為此,教師可以擴大教學視野,順應時代發(fā)展結合現代社會中符合學生認知水平的案例進行講解。運用多媒體播放相關的圖片或視頻,如“陜西西安新華書店曲江書城,大量讀者涌入并選購《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2017年,德國柏林中國文化中心成功舉辦木版水印藝術文獻作品展”等,再結合課本上的知識探究、講解。這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欲望,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我探究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和獨立思維。
三、促進對高中生團結合作精神的培育
團結合作精神的培育是政治學科科學精神的關鍵部分。鑒于此,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分組合作學習。在合作學習的課堂上,能夠促進學生合作能力、獨立性思考和發(fā)散性思維等科學精神的培育。
綜上所述,為有效對高中政治課堂上學生政治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中的科學精神進行培育,教師需要準確認知政治學科中科學精神的實質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對高中生追尋真理、實事求是、積極探究、敢于創(chuàng)新以及團結協作等精神的培育。
參考文獻:
[1]周琴.參與式教學在高中政治課堂中的實施現狀及提高策略[J].考試周刊,2013(11).
[2]張曉丹.淺談高中政治核心素養(yǎng)之科學精神[J].學科教學,2017(5).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