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怡琳
摘 要:在素質理念推行的背景下,勞動與技術課程重要性日益凸顯,強化其專項教學具有重要意義。內(nèi)容立足于小學勞技課堂教學,就如何增強課堂教學趣味性進行了深入探討,希望可以促使小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勞動與技術;趣味課堂;構建策略
隨著新課改進程推進,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學生是當下基礎教育工作的根本出發(fā)點與落腳點,尤其是小學作為義務教育的初始階段,更應該強化德育。勞動與技術作為一門重要的德育課程,在鍛煉學生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方面的優(yōu)勢非常突出,但是必須要注意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自主學習這門課程。因此,如何構建趣味課堂是當下小學勞技課程教學的重點。
一、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動手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nèi)在動力源泉,其直接關乎能否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持久保持高昂的學習熱情與積極性。同理,在開展小學勞技課堂教學期間,為了使學生可以保持學習勞技課程知識熱情,促使他們可以全身心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動手興趣。在學生興趣激發(fā)方面,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法是非常有效的一種路徑,但是在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中必須要結合勞技課程教學目標以及學生興趣與愛好等,增強課堂教學內(nèi)容的新穎性與新奇性,同時要適當增加一些挑戰(zhàn)性,確??梢杂行Ъぐl(fā)學生動手興趣,啟發(fā)學生思維,使學生可以積極參與到所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境中來。
例如,在學習“木筆筒”部分知識的時候,教師在課堂教學前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配合舒緩的音樂,為學生展示各種各樣的精美木筆筒的圖片,或者在課堂上現(xiàn)場為學生展示若干木筆筒實物。然后在學生觀察這些木筆筒的時候,教師可以啟發(fā)學生:“同學們,你們知道它們是什么東西嗎?有什么用途?”在學生進行積極思考后,會意識到它們是用來裝筆的。然后教師可以繼續(xù)詢問學生:“你們知道這些筆筒是如何制作的嗎?你們想不想親手制作下筆筒?”該問題情境的設置,有助于啟發(fā)學生的動手興趣,調動他們參與課堂知識學習的積極性與熱情。在學生保持學習熱情的時候,教師要趁熱打鐵,導入木筆筒部分勞技課程知識的教學,這遠比教師一上課就為學生講解木筆筒等相關知識的效果好得多??紤]到小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還比較弱,教師可以輔助學生制作木筆筒,避免學生在制作木筆筒的時候受到傷害,從而確保課程教學有序開展。
二、開展合作探究,保持動手興趣
在開展小學勞技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除了要重視訓練學生的操作技能,同樣要注意引導學生通過實際動手操作理解與掌握相關的技術方法與原理,這是勞技課程教學工作的根本出發(fā)點與落腳點,確保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探究性學習能力。開展探究性學習,可以使小學生持久保持動手與學習的興趣。而小組合作探究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研究性學習方式,可以滿足全體小學生的公平參與,使每個學生在參與合作探究學習后可以提升自身的動手實踐能力、創(chuàng)造力與想象力,同時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意識,這對于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至關重要。
例如,在學習“中國結”部分知識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引導全班學生采用所學的“鞭炮結”編制方法進行自主編制,之后再開展小組合作探究,由小組成員通過相互結合這些簡單的中國結來構成一幅完整的圖案??紤]到小學生的認知能力與習慣等各不相同,同時具有不同的設計思維和想法,對于同一個中國結設置問題會產(chǎn)生多種不同的構思與想法。此時通過開展小組合作探究性學習,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與動手的興趣,促使他們積極開展思考,并最終利用小組成員的集體智慧來完成形式多樣的中國結編制作品,如貓頭鷹、三葉草與奧運環(huán)等等。通過使全體學生參與合作探究,不僅有助于增強他們的自豪感,也有助于調動他們的互動性、積極性與創(chuàng)造性,并在合作探究學習中逐步形成與人相處與合作的能力,從而可以促使他們共同發(fā)展。
三、貼合生活實際,提升動手興趣
勞動技術本身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包含廣泛內(nèi)容,所以教師不可單純地重視理論知識學習,更加要重視實踐教學。特別是小學生年紀比較小,主要以感性思維來分析問題,相應的理解難度也比較低,為了更好地提升學生在勞技課程教學中的動手興趣,教師就要注意貼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導他們密切聯(lián)系實踐問題。因此,在小學勞技課程教學期間,教師要強化自身的教學引導作用,適當拓展教學內(nèi)容,引導學生在學完有關課程知識后,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踐活動中,使學生在動手實踐操作過程中牢固地掌握相關的勞技知識與技能,提升課程教學有效性。
例如,在“家用電器的規(guī)范使用”部分知識學習后,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將所學的知識應用于課下的家庭生活中,如發(fā)現(xiàn)自己的爺爺、奶奶在不規(guī)范使用各種家用電器時要及時指出,如“在發(fā)現(xiàn)爸爸、媽媽看電視時眼睛距離屏幕比較近,此時可以及時告訴他們這樣容易傷害自己的眼睛”等。又如,在“編網(wǎng)袋”部分知識學完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課下在家庭中自主為父母編制一些盛東西的網(wǎng)袋。這些貼合學生生活的動手實踐活動,可以顯著提升他們的動手能力。
總之,小學勞技課程是提升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確保他們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重要保障。在實際的課程教學中,為了打造趣味課堂,教師可以從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動手興趣入手,開展合作探究,保持動手興趣,同時要注意貼合生活實際,確??梢圆粩嗵嵘W勞技課程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