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夢妮
摘 要:音樂教學作為藝術教育的一種,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陶冶學生的情操起著重要的作用。尤其隨著新課改的逐步深化,人們越發(fā)認識到音樂教學的重要性。但就目前小學音樂的教學現(xiàn)狀來看,在其教學中仍然存在著諸多問題,因此,針對這些問題,尋求改進策略,以發(fā)揮音樂教學真正的效能,就值得教師的思考。而以下便是針對小學音樂教學的現(xiàn)狀與改進策略展開的探究。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學;現(xiàn)狀與策略
小學是一個人接受教育的初級階段,也是一個人成長的初級階段,同時,這也是一個人素養(yǎng)和性格形成的關鍵階段。而音樂作為一種藝術形式,通過其熏陶,有助于小學生形成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促進其健康發(fā)展。然而,目前小學音樂教學的效果卻并不理想,因此,分析目前小學音樂教學的現(xiàn)狀,針對其問題,提出解決對策,以提升其教學效率,就顯得尤為必要。
一、小學音樂教學現(xiàn)狀
1.重視程度不夠
受傳統(tǒng)教育的影響,文化課一直是教學的重心,音樂課普遍被認為是副科,可有可無。的確,在小升初考試中,音樂是一門不考的科目,從學校領導到學生家長,再到學生自己都對這一學科不重視,甚至很多音樂教師也認為音樂的教學沒有太多的意義可言,只是將其看作是自己的任務,而不是職責。試想,當所有人都不重視音樂教學的時候,其教學的效果自然也就可想而知。
2.教學方式陳舊
在現(xiàn)今小學音樂的教學中,很多教師還是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即仍然以教師為主體,教師唱一句,學生跟唱一句,然后再對全曲進行分批唱和輪唱。雖然,這一教學方式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其效果卻并不突出,往往學生唱得很賣力,也難以取得一個理想的效果。
3.缺乏情感體驗
目前的小學音樂教學,雖然和以往的教學相比已經(jīng)發(fā)生了些許改變,但是教師在教學中,依然不能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的確,音樂作為一種藝術表達形式,其中包含著豐富的情感,因此,音樂的學習不止是學會演唱,更要能將其中的情感表達出來。然而,目前小學音樂的教學卻過于強調(diào)技巧的傳授,忽視了這一情感體驗,因此也就使得小學音樂的教學缺乏了實際的效果。
二、小學音樂教學改進途徑與方法
1.轉(zhuǎn)變傳統(tǒng)教學觀念
藝術是人類文明發(fā)展過程中的產(chǎn)物,同時人類的進步和發(fā)展又離不開藝術。而音樂作為藝術的一個分支,對于人們藝術素養(yǎng)的熏陶以及情操的陶冶起著重要的作用。在我國的教育體系中,音樂課程的設置就是為了陶冶人們的情操,使一個人能夠更加全面地發(fā)展。但受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在以考試成績?yōu)閷虻谋尘跋?,音樂的教學逐漸被人們所忽視。而隨著新課改的提出,音樂的重要性又重新被人們所認識,因此,無論是各級教育部門的決策者,還是學校領導和教師,以及學生和家長,都應該重新認識音樂教育的重要性,把音樂的教育納入到其教育體系之中。其中,最為主要的就是教師,教師要改變音樂課是“副科”的思想,將音樂與其他學科同等看待,并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上好每一節(jié)課,從而提升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和審美能力,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2.轉(zhuǎn)變教師教學方式
教學方式陳舊是任課教師的通病,畢竟在長期應試教育的影響下,教師的教學方式自然難以改變。的確,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化解冰凍自然也非一日之功。但是,教師也不能因此就故步自封,而是應該不斷進行嘗試和改變,創(chuàng)新自己的教學方式,尋求更加多樣化的教學手段。的確,只有更加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才能適應新課改的需求,也才能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興趣,進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例如,教師可以采取情境教學法,即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一定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入情入境中進行歌曲的學習和演唱,同時,教師也可以利用教學情境作為課堂的導入,以起到吸引學生注意力的作用。比如,在學唱《草原贊歌》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大草原的情境,從而讓學生在情境中跳起來、動起來、唱起來。另外,教師還可以嘗試問題教學法、合作學習法、發(fā)現(xiàn)教學法等,這些都是教師可以嘗試的教學方式,對于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來說都有著積極的意義。
3.加強學生情感體驗
以往的音樂課堂大多只注重知識的傳授和技巧的訓練,學生往往只會唱歌,卻不能理解歌曲中的含義和情感,這是目前小學音樂教學中最為突出的一個問題。的確,音樂學習的目的并不是只會演唱,還要學會領悟其中的情感,通過其內(nèi)在情感加強學生的情感體驗,進而起到陶冶學生情操的目的。因此,在小學音樂的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學生的情感體驗,用歌曲本身所蘊含的情感與思想,引起學生對歌曲的反思與感悟,從而切實提升音樂教學的實效性。其實,在小學音樂教材所選的歌曲中,確實有很多歌曲具有豐富的情感和思想內(nèi)涵,只要教師善加引導,就能夠切實提升學生的情感體驗。比如《黃河留下威風鼓》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古老神韻;《好一個土娃子》表達了海娃對大海不可割舍的依戀和贊美。這些都是很好的教學教材,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以此加強學生的情感體驗。
法國作家雨果曾說過:“開啟人類的智慧寶庫有三把鑰匙,一把是數(shù)學,一把是字母,一把是音符?!庇纱丝梢?,音樂對于小學生成長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師要對現(xiàn)今小學音樂的教學現(xiàn)狀展開積極的分析,并探究出改進的途徑和方法,從而推動小學音樂教學的發(fā)展,也促進小學生更加全面且健康地成長。
參考文獻:
[1]孫嬌.淺談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問題與建議[J].浙江教育科學,2005(4).
[2]周瑩.新時期農(nóng)村中小學音樂教育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韶關學院學報,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