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孟威
摘 要:數學是學習各種理工科目的基礎,這也是一門對中職學生十分重要的學科,對學生未來的工作和生活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生活化教學可以使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動力和興趣,為學生打下堅實的數學基礎,因此,文章詳細闡述了如何在中職數學教學中應用生活化教學。
關鍵詞:課堂教學;生活化教學;應用意識
一、通過生活化教學激發(fā)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是很多教師都知道的一句話,只有讓學生對數學產生學習興趣,才可以牢牢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引導學生學習各種數學知識。而提問題是所有教師都比較常用的教學手段,因此教師就可以將數學問題與學生日常生活中所遇見的各種現實問題巧妙地結合起來,形成生活化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的趣味性以及獨特魅力,這樣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其中蘊含的各種數學知識時就可以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例如,教師在教授學生有關“幾何三角形”的知識時,就可以讓學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都見過哪些物體是三角形的,學生思考之后就會回饋給教師相應的答案,教師就可以對學生進行深入引導:那么你們可以使用什么辦法計算這些三角形物體的體積呢?學生就會陷入思考,主動去探究問題的答案。通過這種方式,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計算三角形物體的體積,并誘導學生思考還有哪些方法可以計算三角形物體的體積。筆者在教學中就有一個學生是這樣回答的:“如果三角形物體很小的話,就可以將它丟入一個度量杯中,倒進去水之后,記下水的度量,然后再將三角形物體取出,就可以得知三角形物體的體積了?!边@個答案雖然不是很正確,會有一定的誤差,但是這種想法很好,說明學生有認真思考。這樣的方式可以有效地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充分地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擁有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使課堂教學質量得到保證[1]。
二、通過生活化教學有效地導入各種新知識
中職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如何讓學生更好地學習各種新知識,一直是教學中的一個難點問題。而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情境,教師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進行教學,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學習新知識,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接受新知識。例如,在教學有關“角的概念”的知識時,教師可以提前準備好螺絲、扳手以及管子等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各種物品。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邀請一個學生將螺絲通過扳手擰進管子里,然后再將螺絲擰出來。這時,教師對學生提出問題:“這一系列的操作有哪些不同點呢?”學生根據之前的觀察就會得出這樣的結論:螺絲擰進去是順時針擰的,而螺絲擰出來則是逆時針擰的。通過這種方式,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學習其中的知識,讓學生明白螺絲只是一個點,而扳手加上螺絲那就是一條射線,從而明白“角的概念”,教師再積極引導學生學習其中的理論知識。教師通過這樣的方式開展教學,既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又可以激發(fā)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提升課堂教學效率[2]。
三、通過生活化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
中職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各種數學知識的實用性,要和學生的專業(yè)學科有效結合,為學生的主科服務。例如,在教學有關“不等式”的知識時,教師就可以創(chuàng)設既包含教學內容,又和學生生活實際相關的數學情境。教師可以對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有甲、乙兩個班級,有100名學生要去野營,有A、B兩種帳篷可以租用,A帳篷每頂可以容納8人,租用費用為500元;B帳篷每頂可以容納3人,租用費用為150元。問題是租用的帳篷不能超過20頂,那么,怎樣租用才能更省錢而且更合理。創(chuàng)設這樣的情境,學生就可以充分認識數學的重要性,從而積極地學習數學。
四、結語
中職數學教師通過應用生活化教學,可以有效引導學生學習和理解各種比較抽象的數學概念,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突破數學知識中的重點和難點,在激發(fā)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的同時,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參考文獻:
[1]盧安貴.中職數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與探索——以高一學生研究為例[J].經營管理者,2016(6).
[2]朱曉慧.中職數學課堂融入生活化教學的實踐分析[J].現代職業(yè)教育,2016(5):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