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農村初中學生英語學習起點相對較低,學習能力參差不齊,認知水平和學習興趣也各不相同,這就需要教師根據學情實施分層教學。筆者認為,教師可從梯度化設置教學目標、差異化布置學習任務、個性化設計課后作業(yè)等三個方面來進行分層,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深度備課;初中英語;分層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4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9)03-051-2
為了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效果,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各有所學,這就需要對學生的英語教學實行分層。筆者認為,教師可以從課內和課外,即課堂和課后兩個方面來實行有效分層教學。
一、梯度化設置教學目標
課堂是學生英語學習的重要場所之一,課堂教學是整個英語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否能把握好課堂45分鐘,對于學生的英語學習來說就顯得至關重要。由于學生學習能力的不同,教師需要深度備課,著重于改變傳統(tǒng)的英語課堂教學模式,可以對課堂教學中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群體實行分層,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如在進行牛津英語9A Unit5的Task的課堂教學任務的時候,教師就根據PartB部分的內容設計了下面的一個表格:
對于基礎比較差的學生,只能要求他們根據文章的內容,找出正確的詞組填空。但是對于基礎還可以的學生,則要求他們根據表格中的關鍵詞,適當添加信息,豐富文章,從而復述文章。對于他們不能僅僅是滿足于淺層次的學習目標,而要實現對文本知識的內化和生成,最終實現知識的輸出。
二、差異化布置學習任務
同樣在9A Unit5的Reading Music without boundaries中,對于部分成績比較優(yōu)秀的學生,則要求他們根據課文中Tan Dun 的時間軸來復述Tan Dun之后再經過小組的討論得出如下的結論: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an Dun?
Music without boundaries.
Dreams without boundaries.
Success without boundaries.
We should be hardworking / insistent / patient etc.
另外,在課堂講評作業(yè)或者試卷的時候,也不要出現老師一言堂的現象,可以讓學生們嘗試著去分析題目,特別是完形填空和閱讀理解中,經常會出現一些學生沒有學過的生詞,要告訴他們閱讀的方法和技巧,要根據文章上下文去推測文章大意,而不是逐句逐句的翻譯,可以意譯文章,從固定搭配、時態(tài)、語態(tài)、名詞所有格、動詞的三單等方面考慮,當然,對于分析過程中出現的學生難以理解的題目,老師再加以分析指導,從讓他們加以鞏固。通過這樣的訓練,一定可以漸漸地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和能力,實現語言運用能力的綜合提高。
三、個性化設計課后作業(yè)
課后作業(yè)是學生溫故而知新的重要學習手段,也是英語課堂教學主要內容和教學任務的延伸和補充,還是檢驗學生學習效果的依據之一,并可以及時為老師的教學效果提供教學反饋。由于學生個體在學習發(fā)展的過程中存在著差異,所以為了滿足不同類型和層次的學生學習發(fā)展的需求,教師可以通過深度備課,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對學生的作業(yè)布置實現分層,并注重講評策略的應用,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實現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復習、逐漸形成學習技能,從而培養(yǎng)和鍛煉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通過精選出來的作業(yè)來訓練不同層次的學生,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復習、逐漸形成學習技能,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
由于學生個體的差異,他們的學習能力也各部相同,他們對于老師所教知識的掌握通常也各不相同,所以英語老師在布置英語課后作業(yè)的時候,就一定不能統(tǒng)一布置一樣的課后作業(yè),而是要客觀的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參差的不同,對課后作業(yè)要進行分層精選,努力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有所學,有所獲。比如:對于學困生,可以根據他們的整體理解感知能力,多布置一些基礎性的題目,如:識記課文中的重點詞匯、核心語句等,準確流利朗讀課文,通過筆記記錄老師上課所講的重難點,以及自己學習過程中出現的疑難詞匯語句摘錄,及時請教老師或同學,通過簡單例題反復訓練,逐步進步。對于中等生,可以要求多多背誦課文和默寫短語句子,讓他們運用一些適合他們自己的學習方法去進行歸納總結,提高學習效率。而對于學優(yōu)生則要多布置一些能力拓展方面的習題,比如在完形填空、閱讀理解和作文這類題型上,要多加訓練,同時每個單元的Reading和Task部分,都要求學優(yōu)生進行背誦和默寫。通過這種分層精選布置作業(yè),既可以體現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滿足全體學生學習差異的發(fā)展需求,又可以讓不同層次和類型的學生都能得到發(fā)展和進步。
比如:在教學完8B Unit1 Past and present的Task的教學任務之后,教師根據班級里學生的學習層次不同,可以在作業(yè)的布置上進行分層。對于學困生,要求他們完成簡單的單詞和詞組抄寫和背誦即可;對于中等生則增加了在此基礎上進行Task課文的背誦任務,著重培養(yǎng)他們的語感;對于學優(yōu)生,在前面兩個作業(yè)的基礎上,還需要另外完成課外范文拓展訓練的任務,需要注意past and present之間的時態(tài)變化,從Facts:Environment、Life、Transport和Opinion幾個方面考慮,注意作文的完整性、優(yōu)美性和段落之間連接詞的使用等。真正實現了因材施教的教學目的,切實提高了教學質量和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再如:要求學生寫一篇英語作文:A great person的時候,對于學習中等的學生基本上會給出完整的句子,讓他們根據中文翻譯去翻譯成英文,適當添加一些連接詞和注意文章開頭和結尾部分,但是對于基礎比較好的學生,則是給出關鍵詞:Date of birth, Place of birth, education, experiences, achievements, feeling。讓他們根據這幾個關鍵詞去拓展思維,模仿課文中Tan Dun這篇文章寫一篇優(yōu)美的文章,并要求他們對優(yōu)秀范文要背誦。
對于學生們作業(yè)中出現的經常性、普遍性的錯誤題目,要求他們進行歸納總結,可以讓學生養(yǎng)成糾錯的好習慣,即把經常做錯的題目和一些特別重要的題目,謄寫在一個專門的筆記本上,課后經常拿出來復習,不斷鞏固,變短暫記憶為長久記憶。老師也可以讓優(yōu)秀生根據學生們的作業(yè)反饋來進行錯題重組,每周出一份16K的錯題重組試卷,讓學生課堂上完成,及時點評,達到鞏固復習的目的。比如在教學Present perfect tense的教學任務時,總是有不少學生混淆一般過去時和現在完成時這兩大語法知識。于是我就專門針對這兩大語法知識,從定義的理解著手,把一些用于現在完成時的標志性詞語列舉出來:Since、since ago、just、already、ever、not yet、recently、before等等,告訴學生:只要看見這些詞語就用Present perfect tense,牢記現在完成時的語法結構:have / has+P.P即可。
總之,正如哲學家斯賓諾莎所說的“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基于每個學生個體認知差異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對課堂教學和課后作業(yè)實行分層,這樣既可以做到因材施教,又可以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學有所獲。從而縮小學生之間的兩極分化,切實提高整體農村英語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錢宇.分層教學方法在英語課堂中運用[J].初中教學研究,2010(11).
[2]何雄瑛.對初中數學分層教學的幾點思考[J].語數外學習,2014(04).
[3]肖章云.農村初中英語教學分層教學的嘗試[J].中學課程輔導,2017(12上).
[4]聶愛萍.深度備課——初中英語分層精選作業(yè)的策略研究[J].科學大眾,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