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心智還不成熟,相比于其他學科來說,英語學科最不易被學生掌握,因為英語不是我們的母語,日常生活的環(huán)境中缺少英語,學生往往只能在課堂中在老師的引領下接觸到英語,往往會對英語學科產生了一種陌生感和距離感,甚至可能產生一種無來由的抵觸心理。但相對來說,小學生的年紀也決定了小學生的可塑性較強,好奇心很強,在小學這一階段,我們可以通過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方式來促進學生學習英語的能力提高。
關鍵詞:小學英語;學習興趣;英語教學
一、 前言
美國心理學家和教育家布盧姆說過:“學習的最大動力,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可見興趣之于學習的重要性。對于小學英語而言,很多人都認為英語是一門外來語言,是一塊難啃的“生肉”,不知從何下口,從而對英語學習也變得畏畏縮縮。而筆者以為,一切學習皆來自人們對事物本身的興趣,英語亦然不例外。本文筆者就綜合自身多年教學經驗,談談如何實施小學英語趣味課堂教學。
二、 師生互動表演,構建趣味化課堂氣氛
學生學習英語主要是在英語課上,缺少應用英語的環(huán)境和場所。我們就要在課堂上努力提供情景給予學生操練的機會。首先由學生表演對話的內容,讓學生進入角色,加強理解。教對話時,可采用師生分角色、學生之間角色表演。還可以把對話中的人物換成學生自己的姓名,這樣,教與學就可以在一種較為自然的環(huán)境中進行了。其次根據所學對話內容以靈活自由的表演,強化所學知識,讓學生真正提高在交際中應用英語的能力。
比如當“小老師”“模仿秀”,鼓勵學生大膽地模仿,帶表情說句子。如“I am hungry.”(可以做饑餓狀);“I am thirty.”(可以做口渴狀);又或者是使用肢體語言:帶領學生做甚至是比較夸張的動作或朗讀語調,孩子們會非常喜歡。如在教學生天氣時,(hot)熱的、(cold)冷的、(windy)刮風的、(sunny)天晴的、(rainy)下雨的,帶上不同的表情和動作,幾遍之后,學生很快記住了各種天氣的英語說法。再者就是可以利用表演短劇法讓英語課堂趣味化:可以是書上的短文也可以是學生自己編的。長短和主題不限,說錯也沒有關系。讓學生在完全輕松的課堂氛圍中放膽說英語。通過此類多樣化的互動和表演,不僅可以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同時也活躍了英語課堂,讓整個課堂變得生動有趣。
三、 英語教學生活化,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
這里所說的生活化就是英語教學要貼近生活實際,包括兩點:一是指教學內容要與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二是指在課外,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尋找身邊的英語,用所學的英語。教學內容要與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這樣可以使學生在學習英語時,感到英語離他們很近,就在他們身邊。英語所教的單詞就是指的生活中的實物。為了更好地教學,教師把教材備透這一點也很重要。在教學中,教師要把教學內容緊密聯(lián)系小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實際,選擇話題要充分考慮到小學生的需求,如:學校、家庭、衣服、天氣、動物、購物、數字、時間、蔬菜和水果等。語言材料真實地道、活潑有趣,讓學生易學樂學。教學內容生活化就是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把教學內容和小學生的生活聯(lián)系起來,用生活中小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和內容來教學。
如,教師在上課時,可以叫學生用學習過的表示衣服的單詞,介紹自己家庭成員的衣著。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英語知識,又使學生感到很親切。學生心理很高興自己會用英語介紹家人。又如:apple表示蘋果。教師拿著蘋果在學生面前說幾遍apple之后,學生自然會明白apple表示蘋果。其實這個過程與我們學習母語是完全一樣的。媽媽初次拿著蘋果給自己的孩子吃時,就是這樣說的;“蘋果?!焙⒆涌吹教O果(實物),聽到媽媽說的蘋果(音),很自然地就明白蘋果表示什么了。所以我們教學英語時,不要脫離生活,不要把英語當作語法知識來研究,叫學生死記硬背。教師的任務是要像媽媽教自己的孩子初學說話時那樣教學生學說英語,而不是研究英語語法。
當然,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尋找身邊的英語,用所學的英語;教師主動用英語和學生打招呼;發(fā)動學生課下搜集用英語寫的名人名言、廣告牌、花草介紹等;用英語寫簡短的日記;自習課時,舉辦班級英語會話活動等等,這些也都是實現英語課堂生活化的有效方法。我們也可以多嘗試,以此來實現小學英語趣味課堂教學。
四、 運用游戲,增強學生英語學習興趣
小學生都具有好玩、好動的心理特點,因此,教師在英語教學時可以安排一些生動、有趣的游戲活動來調動起他們的興趣。在此過程中,應將英語語言知識與技能滲透到游戲活動中,在發(fā)展他們非智力因素的同時,獲得英語水平的提高,讓游戲活動起到“以趣激情、寓教于樂”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教師在開展游戲之前應預先設置好游戲規(guī)則,并根據游戲與學生特點,做出相應的調整。對于一些課堂上使用較多的游戲活動而言,可以就其規(guī)則或玩法做出相應的調整,以增加游戲活動的新穎性與趣味性。
如看口型猜單詞游戲:當小學生的詞匯量積累到一定程度后,教師可以游戲的形式對小學生的詞匯量進行定期的檢驗與提升。具體方法為:教師根據單詞的發(fā)音,只做出口型而不發(fā)音。同時,要求學生根據老師的口型來判斷出老師想要說的單詞,教師規(guī)定統(tǒng)一的時間,看誰在特定的時間內所判斷出的單詞最多,最后對表現較為突出的小學生進行相應的獎勵。這時,小學生會因游戲與以往的而不同,而增加對于游戲活動的興趣。
又如在學完用英語介紹朋友句型之后,可以玩?zhèn)髑蛴螒?。當球落到誰手上時,誰對著這個球說“THIS IS MY FRIEND”。游戲的目的在于鍛煉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并提供給他們自我表現的機會,讓他們在游戲活動中加深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
五、 結束語
小學英語的趣味化教學不僅符合當今社會教育的發(fā)展趨勢和新課標的一般要求,也能夠很大程度上強化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并以興趣作為學習的引導者,打好英語學習的基礎,提高學生對英語的理解能力和運用能力,因此,小學英語的趣味教學不僅僅是教師教學方法的趣味性,更是教師人格魅力的一種展現。
參考文獻:
[1]聶震宇.小學初任英語教師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問題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2.
[2]劉雪霞.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J].教育科學,2015(3).
[3]張盼靜.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J].教育科學,2016(2).
作者簡介:
王雪,重慶市,重慶市南川區(qū)水江鎮(zhèn)雙溪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