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靜
摘 要 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犯錯誤是非常常見的事情。尤其是在個人學習習慣和學習體系還沒有完全成型的小學時期,即使是小學的高年段,學生也會犯各種各樣的錯誤。比起其他的學科,數(shù)學這門學科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學生更容易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犯下錯誤,導致最后的答案不正確。教師們不應該害怕學生犯錯誤,而應該將他們犯下的各種各樣的錯誤當成寶貴的教育資源,有效利用它們。
關鍵詞 小學數(shù)學 高年段 錯誤 利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識碼:A
0前言
教師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行為是不可預測的,學生犯錯誤也是不可避免的。學生犯錯誤的部分是教師所教授的知識沒有被同學完全理解的部分,因此教師不應該因為學生犯各種各樣的錯誤而感到懊悔或者生氣,而應該將其作為可以利用的資源。對學生犯下的錯誤加以分析、講解,引導學生的學習。
1學生出現(xiàn)錯誤的原因
在小學時期,即使是高年級段,學生犯錯誤的原因也不是十分復雜。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類型。第一個是學生對于教師所講解的知識了解不全面、不清楚。對概念和對公式的理解不到位,這就會導致學生使用概念和公式的時候出現(xiàn)問題。學生不理解概念和公式就做不到舉一反三,所以只要題目稍微變化一些,學生就無法快速正確地進行解答。第二種是學生無法將自己所學到的知識構建成完整的體系。所以在調(diào)用知識的時候可能會出現(xiàn)問題,導致不知道該使用什么樣的知識來解答問題。
2識別有價值的錯誤
學生犯的錯誤有各種各樣的類型,如算數(shù)錯誤、題目理解錯誤、公式運用錯誤等等。有價值的錯誤可以總結為許多人犯過的錯誤,例如概念的混淆、公式運用的錯誤等等。這些錯誤能夠準確地反映出學生對于某一知識的掌握程度不夠,以及沒有完全掌握某一知識的學生的數(shù)量。因此在調(diào)查、總結之后,教師可以將這些錯誤出現(xiàn)的原因具體分析并總結,最后再次向?qū)W生傳授,這樣才能夠更有效率地使學生掌握規(guī)定要掌握的知識。
3錯誤資源的有效利用策略
3.1寬容對待犯錯誤的學生
許多教師因為對小學數(shù)學知識的掌握非常熟練,所以在學生犯錯誤的時候會無法理解,甚至責罰學生,打擊學生的自信心。但事實上,同樣的知識對于成年人和小學生來說,難度是不同的,因此首先教師要有一顆能夠換位思考的心,設身處地地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待這些錯誤,鼓勵學生修正這些錯誤,而不是一味的責問。責問和批評只能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降低,甚至出現(xiàn)自我否定、自暴自棄的想法。教師應該教育犯錯誤的學生,犯錯并不是什么值得丟臉的事情,幫助學生重拾自信心,這樣學生才能夠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學習效率才能更高。
例如,在課堂上教師請學生起立回答問題,學生回答錯誤的時候,教師不應該直接指出學生的錯誤,而應該引導學生,讓他自己發(fā)現(xiàn)自己的錯誤,從而更好地讓學生記住這個知識點。同時也可以給其他學生做出榜樣,即在別人犯錯誤的時候不應該直接批評甚至嘲諷,要仔細檢查自己的解題過程,努力發(fā)現(xiàn)并修正自己的錯誤。
3.2對錯誤進行仔細分析
在學生寫作業(yè)或者課堂測試出現(xiàn)問題的時候,教師要仔細對其犯下的錯誤進行分析,或者親自詢問該學生的計算過程,找出具體犯下錯誤的地方,對該知識點著重進行講解。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一位學生在遇到這樣的問題時可能會得出錯誤的答案:一個長方形的周長是45厘米,長是寬的二倍,那么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教師可以親自詢問該學生的計算過程,學生可能會說先計算出長和寬,計算公式分別為45*2/3和45*1/3,得出30和15,再計算長方形的面積,公式為30*15,最后得出答案為450。在學生復述的過程當中,教師就能夠非常容易地了解到學生知識理解方面的錯誤。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對學生的薄弱點著重進行講解。
3.3捕捉錯誤,提高學生的反思能力
在教師進行知識講解的時候,可以預先向?qū)W生提出一些思考問題,在學生出現(xiàn)不同意見的時候,對這些意見一一講解,以此來減少學生犯錯誤的幾率。這樣更加有利于學生牢牢地記住相關的知識點,在未來做習題、考試的過程中少犯錯誤。在一定程度上,這是在學生做習題之前就讓其暴露錯誤以及對于知識薄弱的地方。例如在講解這樣的例題的時候:小明做了20道數(shù)學題,答對得5分,答錯扣3分,他得到了76分,那么他做錯了幾道題?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進行討論,不同的學生可能會有不同的答案,教師可以對這些答案一一進行分析,總結出他們出錯誤的地方,這樣學生在之后的練習中就可以少犯甚至不犯類似的錯誤。
3.4提前預防錯誤出現(xiàn)
在教師進行知識講解的時候,可以總結以前的教學經(jīng)驗,將容易混淆、不易理解的知識羅列出來。講解之前向?qū)W生們拋出問題,隨后再解答。這樣設問的方式能夠使學生們更好地記住該知識點,減少以后出現(xiàn)混淆的概率。例如在題目:一對兄妹,妹妹的歲數(shù)減去2加給哥哥之后,哥哥的歲數(shù)就是妹妹的兩倍,再減去1加給哥哥,那么哥哥的歲數(shù)就是妹妹的三倍,求哥哥妹妹的歲數(shù)?中,教師可以給出幾個不同的方程,讓學生選擇正確的那一個,隨后再向?qū)W生解釋錯誤的方程式為什么是錯誤的,這樣更能加深同學們的印象,讓同學們少犯類似錯誤。
3.5舉一反三
在學生犯錯誤,并且進行講解之后,教師可以將以前做過的類似的題目總結為一張試卷,讓學生在做題的同時復習所學到的知識。例如對于題目綠化隊休整花園的時候共用去900元,比原計劃節(jié)省了300,那么一共節(jié)省了百分之幾?教師可以將類似的題目進行總結、整合,比如小明出發(fā)去姥姥家,用時2小時,比原計劃用時短了1小時,那么小明節(jié)省了百分之幾的時間?等等。在這樣舉一反三的過程中,學生能夠?qū)λ鶎W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
4總結
根據(jù)本文上文的講解,可以得出的結論是學生犯錯誤絕對不是壞事,反而教師應該感謝這些錯誤。因為這些錯誤暴露了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有時候甚至可以反映出教師教學過程中的缺陷。學生犯的錯誤可以使學生和老師共同進步。因此教師應該感激并且將這寶貴的教學資源利用起來,讓學生從這些錯誤中獲得更佳全面的知識,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以及改變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讓學生得到更佳全面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