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向紅
摘 要:雖然素質教育教育已經(jīng)提出多年,但在中國的許多小學,許多教師仍然采用傳統(tǒng)的強制性灌輸?shù)慕虒W模式。在作文教學中,學生根據(jù)語文教師指定的主題和材料進行寫作,他們的想象力沒有發(fā)揮空間,這也就使得學生沒有獨立寫作的習慣。如今,小學生因年輕而缺乏生活經(jīng)驗,但是同樣意味著他們的寫作可以更加的自由、更加的隨心所欲。但是實際情況是,他們寫作文只是為了來完成教師的任務,并沒有意識到寫作的重要性。因此,他們不養(yǎng)成獨立寫作的習慣。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有效性;探索分析
小學生對外界的內容充滿了好奇心,語文老師可以利用他們的好奇心,培養(yǎng)他們的想象能力,讓他們對寫作作品所表達的某些對象留下他們的看法,比如寫白云像棉花糖一樣,葉子像粉絲一樣,老師必須贊美和鼓勵他們充滿童心的語言,充分調動他們寫出興趣,激發(fā)他們的潛能,從而實現(xiàn)培養(yǎng)他們想象力的教學目標。實際教學中為了真正強化學生寫作能力,我們可以嘗試采用這樣一些方法。
1.豐富知識,儲備想象素材
兒童想象力的發(fā)散都是建立在兒童已經(jīng)有大量的生活直接或間接經(jīng)驗的基礎上的,它是兒童對于生活以及生活中的事物的不斷認識發(fā)展以及見識增長的發(fā)展過程。任何階段、針對任何事物的想象力都不會是憑空而來的,都是會建立在一定的感知或者感知體驗基礎上所發(fā)展起來的。小學生的教育教學正是處于學習認知發(fā)展的初始啟蒙階段,小學生對社會的閱歷尚且還很少,對于實踐生活中會遇到的人和事還不能進行完全正確的辯知,所以其想象力基礎還沒有完全發(fā)育成熟,想象力的開發(fā)還需要繼續(xù)學習積累。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就需要對小學生進行基礎知識技能積累,推動小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認知發(fā)展,為小學生的想象力開發(fā)利用作比較完善的知識儲備。
2.鼓勵小學生多進行實踐活動
鑒于素質教育不斷推進,小學語文教育事業(yè)也需要從根本上被提高,作為小學語文教育事業(yè)重要組成部分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更是重中之重。小學生處在年齡較低的階段,雖然生活閱歷低淺,基礎文化知識不夠深厚,但小學生的優(yōu)點是思維能力發(fā)散,想象力極其多姿多彩。小學語文教師就可以此優(yōu)點為出發(fā)點,組織和開展合理的適合于小學生的實踐活動,從而提升小學生的語文作文創(chuàng)作水平和文化素養(yǎng),培養(yǎng)優(yōu)良的創(chuàng)作習慣,調動作文創(chuàng)作的學習興趣,進一步使創(chuàng)作能力得到提高。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老師還應該結合教學的實際情況靈活的調整自己的具體教學思路。因為,教學應該是靈活的、有針對性的,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以及不同的情況,老師要采取不同的教學思路,要針對學生的成長發(fā)展提供最有效的幫助,這樣才能夠最有效的提升教學的質量。所以說鼓勵學生進行實踐活動,仍然需要老師的引導,在保證學生自由活動的基礎上,確保學生實現(xiàn)既定的教學目標。
3.通過觀察自然風光,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
自然界是客觀存在的,它是我們人類即自然界的產物本身賴以生長的基礎,它是與人類社會相區(qū)別的物質世界,同時,它也是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自然資源,大自然中豐富多彩、包羅萬象的景象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思維,可充分利用大自然所具備的情境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并陶冶學生的性情,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寫作中。教師也可帶領學生進行一番實地采風,對周圍的花花草草等事物進行詳細的觀察,在光合作用之下,周圍植物所產生的變化,細心對此現(xiàn)象進行觀察,這不僅增長了學生對植物變化的認識,同時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耐心,能夠靜下心來對周圍的事與物進行觀察,從中收獲新知識,幫助學生充分掌握觀察景物的順序和方法,使得學生能夠抓住事物的特征、變化以及發(fā)展規(guī)律,進而激發(fā)學生對寫景狀物的認識并掌握其規(guī)律與章法,通過依據(jù)這些現(xiàn)象作文。由此,學生根據(jù)自己所發(fā)現(xiàn)的、所觀察到的景物激發(fā)自身的想象力,進而能夠通過自身的想象力寫出一篇好作文。
4.注重學生習作方法的引領
開頭結尾的方法技巧很多,例如:開頭有“設計懸念,吸引讀者。”“開門見山,亮明觀點?!薄霸O計懸念,吸引讀者?!钡龋唤Y尾的方法有“首尾呼應式?!薄懊跃涫健!薄白匀皇帐健!钡取5珜τ谛W階段的學生來說,我覺得交給一些最基本的方法就可以,開頭一般可以“時間地點人物式”“模仿開頭式”,結尾一般是“自然結束式”“感悟式”,學生容易理解接受。
所以,我平時在教學閱讀課文時,也注重多鼓勵學生背誦簡短的開頭結尾。背誦得多了,自然領悟了一些開頭結尾的基本方法。
其次,教師要教給學生基本的組段方法。一般文章由幾個自然段組成,每個自然段自己一個意思,中間自然段有的開頭可以用一句中心句概括,每個自然段寫的都與文章的主題有關聯(lián)。中間段落按提醒學生“注意把自己覺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寫清楚?!边@也是新課標的要求。
再其次,相機捕捉合適的習作時機,小學階段正是學生習作的起步階段,我們要善于捕捉合適的習作時機,對學生進行習作訓練。我們可以抓住教材中的訓練點,以課文中典型的句、段、篇寫法作為范例,引導學生在習作實踐中學會“怎么寫”。也可以利用各種活動和生活中發(fā)生的事情作為題材,指導學生寫。還可以充分利用寫故事、講故事的等方式進行訓練。
最后,有效的作文評改至關重要。習作的評改也是教學生習作的一種基本方式方法,給學生講太多的寫作方法、寫作技巧,我認為中年級大部分學生是聽得云里霧里的。我們教師應該多結合學生的習作來評講,讓學生進一步明白應該怎樣習作。
總結:寫作教學是小學階段語文教學的核心和關鍵內容之一,在具體的課程教學中,我們一定要積極的探索和嘗試,努力找到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最有效手段。
參考文獻
[1]游江萍.如何有效開展小學語文作文教學[J].時代教育,2015(02).
[2]魏孝梅.淺議小學語文作文教學[J].新課程(小學),2014(12).
[3]潘莉.小學生作文能力訓練方法剖析[J].科技視界,20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