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就像是一條奔流不息的小河,追本溯源,其源頭便是在教材的課文當中所體現出的感情色彩。在小學語文閱讀的課堂上,應該對學生的情感體驗提起相應的重視,讓學生在閱讀課堂上感受到美好的情感和人性,從而使閱讀教學可以深入到學生的心靈中去。
關鍵詞:情感色彩;情感體驗;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一、 引言
飽含著情感的語文閱讀是充盈著活力的,可以指引學生在課堂上更加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在生活中更加積極樂觀?;诖耍谛W語文閱讀教學的課堂上進行了相應的改進,使學生在進行閱讀的過程中充盈自己的頭腦,豐富自己的情感,升華自己的內心,并且提高自己在語文方面的學習能力。
二、 向學生進行作者以及創(chuàng)作背景的介紹
在文章當中,作者本身以及創(chuàng)作這篇文章的背景對文章的情感色彩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在閱讀課堂上,應該以作者和創(chuàng)作背景作為切入點,進行詳盡地介紹,從而使學生了解到文章背后的故事,更好地掌握文章的情感色彩。
在教學中的實例主要展現在《貓》這一篇課文的講解中,教師首先對文章的作者,也就是老舍先生展開了介紹,并且對當時的創(chuàng)作背景進行了分析。在介紹老舍先生的生平時,教師重點向學生說明了老舍先生所獲得的人民藝術家稱號以及其在進行創(chuàng)作時往往取材于生活的創(chuàng)作特點。并且告知學生這篇課文是老舍先生對自己所飼養(yǎng)的貓的描寫,讓學生從文章中來感受老舍先生對這只貓所特有的情感。在任務布置下去之后,因為學生都比較尊敬老舍先生又比較喜歡貓,所以在學習這一課程時格外地積極主動,對于對各種寫作手法進行了熟悉,并且進一步認識到老舍先生寫作中的風格特點。
三、 設置問題進行引導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往往會選擇讓學生自主閱讀的方式進行,但是若課文難度較大,學生就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情感,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設置一些與課文相關性比較高的問題,引導學生理解文章的情感色彩。
在教學中的實例主要展現在《為中華崛起而讀書》這一篇課文的講解中,學生自主閱讀前,教師布置了相應的問題,主要有:周恩來所回答的校長所提出問題的答案與其他同學之間的差異性是什么?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是什么?為什么周恩來會這樣回答?學生帶著這些問題進行閱讀,在閱讀完畢之后,很快他們便得出了答案,周恩來之所以當時會給出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答案是因為對當時的國家局勢有著比較深刻的理解,認為國家孱弱,不能對人民進行護佑。從這一點的選擇上,周恩來與其他只想著個人的同學不同,他愿意為了中華民族貢獻一份力量。在帶著問題進行自主閱讀之后,學生們對這一情感色彩產生了更深的理解。
四、 組織朗讀
通過自主閱讀之后,學生對文章中所蘊含的情感色彩產生了一定的認知,接下來應該讓學生將這種感情在朗讀課文中進行抒發(fā),通過朗讀來進行情感表達。
在教學中的實例主要展現在《幸福是什么》這一篇課文的講解中,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通過停頓、語調和語速來進行了情感表達,學生也從這個過程中體會到了文章的主旨,了解到了幸福到底是什么。
五、 教師引導情感分析
在語文閱讀課堂上,一直有分析課文這種方式,只是傳統(tǒng)的分析和現代的分析略有不同。傳統(tǒng)教學中,所需要分析的指標包括文章的結構和段落,而在現代教學中,應該著重進行情感色彩的分析。
在教學中的實例主要展現在《中彩那天》這一篇課文的講解中,在課程開始之前,教師將文章的主題句板書在了黑板上并對文章展開了分析,文章的主人公家境不好,在中獎之前,主人公的父親想要一輛汽車,而在中彩之后,主人公的父親并沒有過多的喜悅,這是因為他曾產生自己代替委托他代買的人領獎的想法,現在面臨著愧疚與不安的心理,在后文中,主人公勸告父親自己家窮,而委托他代買的人家里有錢,想讓父親領獎,但是父親仍然堅守住了自己誠實的原則,在結尾部分,一家人其樂融融,圍繞在餐桌旁,主人公的父親開心地為大家講故事,體現出了主人公的父親雖然將唾手可得的物質財富給了同事,但是他在內心當中獲得了更大的財富。在進行分析的過程中,這篇課文是圍繞著主題展開的,對主人公的父親以及家人的心理活動展開了描寫,主人公父親的私心和原則進行斗爭之后,仍然選擇誠實的原則,將所中的汽車還給了同事,內心世界得到了慰藉。結尾處的“富有時刻”與開頭主題的“骨氣財富”形成了前后呼應的關系,更好地表達出了作者的情感。
六、 以讀促寫
在學生對課文中所表現出的情感色彩進行理解之后,教師應該“以讀促寫”,讓學生進行仿寫課文,從而將閱讀體驗融入自己的作品當中,展現自己的內心情感。這種閱讀教學方式可以對學生的讀寫能力進行提升與協(xié)調,使學生更好地抒發(fā)自己的內心世界。
在教學中的實例主要展現在《去年的樹》這一篇課文的教學中,在閱讀教學完成之后,教師安排學生根據文章中所表達出來的珍惜友誼的情感色彩進行散文仿寫。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結合生活進行了體現文章情感色彩和自己內心世界的寫作。在寫作的過程當中,有位同學敘事簡單卻飽含真實的感情,他這樣寫道,我有一個年紀比我大很多的好朋友,他是一個大哥哥,他在一家商店工作,我去的時候就算是一件東西都不買他也會很友好地陪我聊天,我很喜歡他。還有一位女同學這樣寫道,我在很小的時候非常喜歡隔壁家姐姐的漫畫書,就總是去找她玩,她和她的爸爸媽媽也非常歡迎我,后來有一天,他們要搬去別的地方,我很難過,姐姐知道我非常喜歡她的漫畫書,就送給我了,說我們以后也會再見的。這些仿寫都非常成功,學生們不但寫出了珍貴的友誼,還將自己的內心世界展現在了文章當中。
七、 結語
在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重視起情感體驗,以文章中所表現出的情感色彩作為分析的線索,使學生對之產生深刻的認知,只有這樣,閱讀教學的課堂才是有活力的,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豐富學生的內心世界。在對課文當中的情感色彩進行感悟時,才能更好地提升審美水平與道德素質,建立起高超的思維能力,幫助學生進行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鄭代利.情境創(chuàng)設在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導學,2016(25).
[2]李國強.小學語文情境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研究[J].中國康復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6(08).
[3]鄒福蓉.“閱讀”中的情境設置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散文百家(下),2017(07).
作者簡介:
朱英月,福建省龍海市,福建省龍海市石碼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