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智友
摘要 寫作能力是幫助學生表達深刻情感、思想的重要前提。但是從學生目前的寫作現(xiàn)狀來看,初中階段的學生情感和情緒體驗豐富深刻,并且部分學生在此時往往具有較高的表達意愿,但實際在將內(nèi)心情感外化時,卻往往感到無從下筆,最終落實到紙上的文字也是相對生澀的,甚至部分文章讀起來較枯燥乏味。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強化對學生的寫作指導勢在必行。
關鍵詞:初中語文;寫作指導;作文教學
一、學生目前寫作中存在的問題
1.積極性不高,懼怕寫作
毫不夸張地說,目前所有初中生最懼怕的活動便是寫作,在筆者與學生的交談中,學生表示:寫作往需要耗費學生的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并且部分學生抓耳撓腮也不知如何著筆、不知寫什么、如何寫,并且作文完成后,學生自己都不愿再讀??梢姡瑢W生的積極性和寫作質(zhì)量都較低。實際上,出現(xiàn)這種寫作困境的重要原因在于寫作活動的組織形式上存在一定的問題??v觀目前教師在日常教學中的寫作指導,往往是在一個單元結(jié)束后,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照本宣科的組織寫作活動,然后要求學生寫出500-600字的文章。實際上,在日常學習中缺乏寫作訓練的學生,當突然面臨如此多字數(shù)的寫作任務時,比人感到任務重、并且存在一定的生疏感。因此,改變目前的寫作組織形式和寫作活動發(fā)展現(xiàn)狀勢在必行。
2.套路化嚴重,缺乏真情實感
寫作本身的目的在于描述和表達,在于情感的思想的抒發(fā),是口頭敘述更加深層次的表達形式。在生活中,表達本身是個體的一種需要,書面表達,也即寫作活動,更應當是源于學生主觀意愿的一種需求,是學生另一種形式的傾述。但是,這種表達方式顯然還未能讓學生熟練掌握并應用。在學生的作品中,學生的作品往往套路化嚴重,套用所謂的“素材”,將素材中的情感強加于自己的作品中,難以引發(fā)讀者的情感共鳴,反而給出一種牽強拼湊的感受。
二、學生語文學習的指導方法
1.結(jié)合生活,深化情感
藝術(shù)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缺乏生活化氣息的作文,即便是辭藻太華麗也容易讓讀者產(chǎn)生不知所云的感受。其實,無論是任何情感,都應當是在學生的生活中產(chǎn)生的,經(jīng)歷學生寫作前的布置和安排,經(jīng)歷了學生的思考過程,才能得以深化的。因此,教師在對學生的寫作指導中,要讓學生學會踏踏實實寫作,要注重生活根基。例如,在七年級上冊《熱愛生活 熱愛寫作》這一節(jié)的寫作教學中,教師便可以結(jié)合這一主題,引導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和學習立意、確定寫作方向。如:當學生立意要寫自己的父母時,部分學生可能感到十分熟悉,習以為常的生活已經(jīng)讓學生感到毫無新意、即便是寫到作文中也難有亮點。對此,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對提升觀察品質(zhì),對所要描述的人物和事件進行更加細致、全面的觀察,讓即便是生活中常見的小事,也能變得更加生動、深刻。比如,當學生要寫自己的母親時,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在寫作之前對自己的母親進行細致的觀察,從外貌、言語、行為等方方面面進行觀察和思考,最后將所要描述和寫作的內(nèi)容以提綱的形式列出來,讓自己的文章結(jié)構(gòu)更加完整、深刻。在這種以觀察生活為前提的寫作中,學生的作品必然更加靈動、充滿生活化氣息的同時,也不會再出現(xiàn)雷同、套路化嚴重、缺乏真情實感的現(xiàn)狀了,當學生提起筆來時,便會感到文思泉涌,改變學生懼怕學生寫作的現(xiàn)狀。
2.有效評價,激發(fā)熱情
實際上,學生十分期待教師對自己的認可和贊揚,教師在一定程度上有著學識的權(quán)威性,這也就造成了學生學習中存在向師性的特點。而在學生的認識中,學生更期待教師給自己的評價是獨一無二的、積極性、有藝術(shù)性的。因此,為了提升學生的寫作熱情,教師還需要豐富自己的評價形式和評價語言,讓自己在學習中不斷獲得更加強烈的效能感和自信心。例如,在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寫人要抓住特點》這一次的文章寫作中,教師應用百分制給學生賦分的形式就要比“甲乙丙”這種形式的評價更好,教師對學生的評語則要比賦分的形式更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如:當學生能夠細致的刻畫人物形象、將任務靈動的展現(xiàn)在作品中時,教師便可以給學生以評價:透過你的作品,老師仿佛看到了你所描繪的人物!如學生在作品中還有所欠缺,如文章結(jié)構(gòu)不夠合理時,教師也要秉承激勵性教學評價的原則,積極發(fā)現(xiàn)學生作品的閃光點,并將學生的欠缺以期望的形式表達出來,如:看得出,你的作品是你用心認真寫作的,如果能讓文章結(jié)構(gòu)更清晰一些,還能獲得更高的成績。
3.寫作常態(tài)化,增進練筆次數(shù)
每單元一次的寫作活動,其實是不夠的,寫作更需要提高對學生靈感的捕捉,需要提高學生對增加練筆次數(shù),才能減弱學生對寫作的生疏感。而每單元一次的寫作練習字數(shù)又相對較多,為了減輕學生的寫作負擔,教師可以減少對字數(shù)上的寫作要求,讓學生靈活選擇題材,不拘于多少字數(shù),只要是自己認為是有意義的人、事、物,都可以以自己對喜歡的形式進行表達。通過這種方式,將寫作活動常態(tài)化,學生的寫作靈感能夠及時地被學生捕捉。久而久之,寫作將不會再被學生看作是一種負擔,而更多的是將它作為自己表達和傾述的一種手段,其寫作水平也會在不斷的練習中提升。
三、總結(jié)
無論是從升學角度還是學生的發(fā)展角度,寫作水平和寫作能力的提升都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因此,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可以通過結(jié)合學生生活、有效進行評價和將寫作常態(tài)化等措施,讓學生的寫作水平不斷提升,寫作能力也隨著知識水平的提高而得以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周瑋賢. 初中語文讀寫結(jié)合教學策略研究[D].蘇州大學,2017.
[2]賴業(yè)偉.情景教學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運用[J].現(xiàn)代語文(學術(shù)綜合版),2013(05):117.
[3]華娟. 初中語文課堂閱讀教學促進寫作的途徑研究[D].蘇州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