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彌補傳統英語教學模式的不足,在獨立學院大學英語的教學中引入逆向思維,進行逆向教學設計,是目前針對獨立學院大學英語教學的一種可推廣模式。該模式以逆向思維為指導,結合獨立學院大學英語教學的現狀,從學生的學習目標出發(fā),以評價機制為先導,以教學模擬實踐為載體,進行更具針對性的逆向教學設計,從而幫助教師更好地完成備課與授課的教學任務。
關鍵詞:逆向思維;獨立學院;大學英語;教學設計
一、導言
傳統的英語教學多遵循“音-詞-義”、“詞-句-篇”的學習順序,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自主學習為輔。這種教學模式應用廣泛,基本覆蓋了所有層級的外語教學,自有其可取之處。但在如今教育改革進行得如火如荼的大背景下,固守傳統的、單一的教學模式無法滿足教學實踐的需要,特別是針對近十幾年來新興而起的獨立學院這類院校的辦學特色,傳統教學模式存在極大不足,亟需引入新的教學理念進行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
二、逆向思維
逆向思維,顧名思義,與正向思維和常規(guī)思維相反,是一種反向思維方法,是指人們改變某些思維習慣、打破思維定式,不固定按照某種思維方式進行思考和實踐的行為,簡言之,即“反其道而行之”。逆向思維具備對立性、風險性、新穎性和反常規(guī)性等熱點。[1]
三、逆向教學
以逆向思維為指導,結合三峽大學科技學院(以下簡稱“科技學院”)大學英語教學的現狀,從學生的學習目標出發(fā),以評價機制為先導,以教學模擬實踐為載體,把教學設計具體化,完成逆向教學設計,這是可以在獨立學院大學英語教學中進行推廣的新模式。
首先,獨立學院大學英語教學具有自身特點。這一特點源于獨立院校的生源和師資亦有其特別之處,以科技學院的情況為例,一方面,科技學院大學英語教師普遍具備碩士學歷或學位,副高職稱比例較低,講師居多,且很大一部分教師并非師范類院校畢業(yè),教育教學上的專業(yè)性不夠突出,總體來說,師資力量偏薄弱;另一方面,科技學院學生生源整體徘徊在二本錄取分數線上的中下游區(qū)間,英語學習基礎不牢且學習主動性相對較差的學生更為多見,對這部分學生來說,傳統型的大學英語課堂講授是較為枯燥的,即使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從課本出發(fā),盡可能地去豐富課堂活動形式,做好各教學環(huán)節(jié)之間的銜接,但單元、章節(jié)、主題、課時之間還是會有脫節(jié),缺乏整體性,而學生缺乏學習自覺性,課后自主學習投入不到位,無法消化、揣摩出各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導致課堂所學知識零零散散缺乏系統標記,兩年大學英語課程結束,知識積淀不升反降,就更別說開口說英語了。
第二,明確獨立學院學生大學英語學習的目標??萍紝W院大學英語教學中的現狀,實際上反映出在獨立學院的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只是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反復強化學生“學什么”,卻普遍忽略了教學的目的,即學生“為了什么而學”。獨立學院大學英語的學習目標應予以明確,按照《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中所規(guī)定的“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交際,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yǎng),以適應我國社會發(fā)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2],結合獨立學院大學英語教學的自身特點,重聽說、重應用,突出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
第三,建立合理的評價機制,并以此為先導。獨立學院大學英語教學評價機制,以科技學院為例,目前由三個部分組成:督導聽課+同行聽課+課程考核。在科技學院大學英語教學中,以評價機制為先導,即是要在遵循《課程考核管理辦法》、《教學工作基本規(guī)范》等的基礎上,明確督導和同行教師的聽課要求,在大學英語的課堂上逐一落實,以期學生在課程考核中都很好地再現所學知識。具體來說,聽課要求分為教學狀態(tài)、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效果和課堂教學規(guī)范及管理這五個方面,教師應在授課過程中,在聽說能力和綜合應用能力上從這五個方面盡可能地予以突出。比如,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中引入課外文化知識,不僅僅局限于知識的講授本身,而是結合多媒體教學條件,利用視頻、音頻等方式對學生進行聽力上的多方位刺激,還可以在視聽的基礎上更進一步,要求學生對所獲取的課外文化知識用自己的語言組織好后進行復述,強化訓練學生說的能力。而課程考核也可以結合英語學科的特點,在符合文件精神的前提下,在課程考核中加大聽說方面的考試力度,增加聽力、口語考試的分值比,并在口語測試中更多地以交流為主,而不是背書式的考查。
第四,充分模擬,落實教學實踐。在獨立學院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在熟知評價機制項要求的基礎上,按照每一條要求針對性地對課堂教學進行精心設計,力求教學設計的具體化能最大程度地反映出學習目標、滿足教學要求,充分體現逆向思維在教學設計中的作用。其實一旦了解了獨立學院大學英語課程的教學現狀,明確了蹙額生的學習目標,將評價機制中的各要求爛熟于胸,自然可以在備課中將其一一體現出來,教學模擬實踐就不再是空洞的、無意義的了,這樣所做的具體化的教學設計也必然能夠適應教學的需要,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四、結語
在逆向思維的引導下,獨立學院的大學英語教學應嘗試打破傳統的“先教學設計、再教學實踐、最后教學評價”的教學順序,從教學現狀開始分析,明確學生的學習目標,在評價機制的導向作用下,將各要求具體化到備課過程中,做到每一節(jié)課都對學生“為了什么而學”追根溯源,進行更具針對性的逆向教學設計,從而幫助教師更好地完成備課與授課的教學任務。
參考文獻
[1] 何自然. 論外語教學的逆向思維[J]. 外語界,2004,(6):2-6,14.
[2]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M].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簡介
趙晶(1981-),女,湖北宜昌人,三峽大學科技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應用語言學、翻譯理論與實踐。
(作者單位:三峽大學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