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文
摘 要: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其實是一門獨立的學科,而現在素質教育要求德育教育同樣還要和各個學科教學整合在一起,尤其是小學階段的教學過程中,因為小學是學生成長和發(fā)展的基礎時期,這一時期的德育教育有明顯的基礎性,所以在這一階段的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強調將語文教學和學生的德育教育整合在一起,語文教學能夠為學生的德育教育質量的提升提供有效的幫助,老師應該積極地探索如何在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做好語文教學和德育教育。
關鍵詞:小學語文;德育教育;整合方法;嘗試建議
在現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德育教育和小學語文教學的整合能夠為語文教學和德育教育質量的提升提供有效的幫助,德育教育不僅僅是為了對學生進行品德教學,同時也是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成長和發(fā)展,這和語文教學的目標是一致的,語文教學中有很豐富的內容,可以為德育教育利用,所以老師應該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探索找到,德育教育和語文教學整合的最有效的思路。
1以情啟思
當代小學生情感豐富,富有想象力,在教學中采用情感體驗法,就很容易達到以情感人、以情動人、寓理于情的教學效果,并指導著學生明白事理,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體現小學語文課的德育效果。筆者在講到《慈母情深》一課的內容時,給學生講了一個故事,故事的情節(jié)是這樣的。一家三口在周末去某山區(qū)旅游,在坐纜車的過程中,不幸發(fā)生了意外,纜車的繩索斷裂,連人帶車即將掉落,在這千鈞一發(fā)之際,這對年輕的父母用雙手將孩子舉起,形成了降落的緩沖空間,結果父母當場死亡,而孩子幸免于難。講到這里時,整個課堂非常安靜,學生都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于是我又繼續(xù)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播放了歌曲《燭光里的媽媽》,孩子在歌聲中紛紛留下了感動的淚水,都為偉大的母愛父愛而感動。播放完畢,我問了一個問題,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關愛你們的。不妨說來聽聽。此時同學們爭先恐后的為我述說著自己父母對自己的關愛。有的說自己生病了得到父母無微不至的關愛;有的說為了讓自己過上美好生活,父母起早貪黑,辛辛苦苦地打工賺錢;還有的說為了自己的安全,父母天天接送自己上學等等。此時,我及時給同學們布置了一道實踐作業(yè)“回家后用實際行動報答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到了第二天的課堂上,同學們都爭先恐后地向我匯報,有的說星期天幫父母上街買菜,有的說幫父母做家務事,有的說幫父母捶背,也有的說為父母制作生日賀卡等等。這樣的課堂效果,才真正體現了語文課的德育作用,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2陶冶情操,潛移默化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應以學生為本,從學生心里需求出發(fā),找到合適的方法,做到真正激起學生的心理認同,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德育的熏陶,實現育人的本質。
2.1情感誘導法“感人心者,莫乎于情”
在教學中,教師要誠于衷而行于外,應滿腔熱情,精神飽滿地出現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并以自身的工作態(tài)度和情感去感染和影響學生。教師要恰當地組織教學,靈活地選擇方法,通過對一個個問題的導語,一個個環(huán)節(jié)的安排,一句句情真意切的話語,激發(fā)起學生的情感,使學生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愛,從而使學生產生對這門課的興趣??傊處煈I造活躍的學習氣氛,注意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師生關系,重視師生之間的那種積極的、融洽的情感交流。在這種情感交流中,學生表現出對教師充滿期望和信任感,學生就較容易把這種潛在的情感意識轉移到語文學習上,從而形成一種積極的學習情緒。
2.2注意進行競賽
競賽訓練法利用兒童爭強好勝、榮譽心強的特點,在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適時的引入競爭機制,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和興趣。組織學生競賽的方式可以多種多樣。如:為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把榮譽表、成績欄公布在校園中;為發(fā)揮學生的特長,增強學生的集體觀念和競爭意識,可組織學生以個人或小組為單位進行冠軍賽、搶答賽等活動;為讓學生養(yǎng)成獨立思考、說話完整、書寫清楚等習慣,可定期組織“比誰聽課最認真”、“比誰回答問題最完整”、“比誰的作業(yè)最清楚”的三比活動,讓學生在競賽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感,增強自信心,提高自覺性和自制力。
3在語文教學中重視學生的主動性和師生之間的互動性
德育教育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過程,獨立的德育做得好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因為德育教育的效果好壞只有通過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中才能表現出來。教學可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教”,另一部分是“學”,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4語文教育工作者應以身作則
在小學的教育中最注重的就是帶頭作用,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身作則遠比說教千遍有用得多。在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應注重自身的言行舉止,不能表里不一,說到并不一定做到。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時,教師應先做到德育方面的細節(jié)。老師在課堂中可以開展“向優(yōu)秀學生學習”的活動。
5根據語文教育的規(guī)律和特點來設計德育教育的滲透
語文教育是眾多學科中最具有特點的一門學科,不僅是一門社會性學科還是一門溝通性很強的學科。語文教育中文本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深化德育的內涵。例如我們在學習陸游《示兒》時,我們就可以感受到陸游強烈的愛國之情。在這種情感下可以激發(fā)出學生的愛國情感,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必須實現德育教育的滲透。
總之,在小學語文課的教學中,教師要不失時機的運用情感教學方法,結合學生的實際以及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積極情感的教學情境,實現師生和生生互動,發(fā)揮該課程的德育功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王立范.語文課情感教學目標的實踐方式[J].現代教育科學,2011,01.
[2]佟興波.加強情感教學,優(yōu)化語文課堂[J].今日科苑,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