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春
摘 要:著名的劇作家、詩人歌德曾說過:“沒有興趣,就沒有記憶。”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只有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抓住學生的興趣點,才能有效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體悟?qū)W習英語知識的樂趣習得新知,從而實現(xiàn)“主體、生動、發(fā)展”的學習。
關鍵詞:激發(fā)興趣;寓教于樂;課外延伸
英語是一門交際性很強的學科,閱讀是語言交際中最重要的一個方面,在閱讀中學生可以吸取豐富的語言知識,擴大詞匯量,拓寬視野。詞匯是閱讀的先驅(qū),興趣源于對知識的探求,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從而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和聽、說、讀、寫技能。為此,我在閱讀教學中作了以下嘗試:
一、Happy游戲讓學生樂起來
喜歡游戲是兒童的天性,將游戲滲入教學中,釋放孩子的天性,讓他們積極地參與,主動地汲取知識,這樣的教學效果不正是教師所期望的嗎?
在英語教學中,我常將大家喜聞樂見的游戲,稍做加工引入課堂,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促進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地投入到競爭激烈又趣味橫生的游戲中去。例如,在呈現(xiàn)新知階段,我會采用“猜謎語”“泡泡堂”“拼積木”“摘蘋果”等游戲,讓學生在收獲驚喜的同時,初步感受新知。而在復習鞏固的階段,我則讓學生分成四人或六人一小組,通過“啞劇猜詞”“單詞接力”“找朋友”“魔力眼”“傳聲筒”等游戲,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促進學生之間合作探究,提高其英語表達能力。
在進行游戲教學時,教師要注重學生的全體參與,多鼓勵進步,表揚優(yōu)異。例如,在教學100以內(nèi)的基數(shù)詞時,我結合加減法,通過Card playing游戲,將學生分成6人一組,每組分發(fā)一張不同的題卡,上面列有6道100以內(nèi)的加減法算式,限時一分鐘,用英語基數(shù)詞算出答案,在求勝愿望的驅(qū)使下,學生非常的投入,比賽結果一出來,我便為冠軍組豎起了大拇指,“You are very good!”“Wonderful !”同時,為落后的小組報以掌聲鼓勵。
二、英語因音樂而飛揚
要想學生英語“學起來輕松,記起來容易”,音樂與英語的完美結合不失為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許多節(jié)奏明快、旋律優(yōu)美的英語兒歌,它們?nèi)缤瑖W嘩奔淌的泉水,調(diào)動了學生所有的感官,深深地吸引著學生的注意力,不知不覺地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因此,我們可以利用音樂輔助教學,以樂促學。
在英語教學中,我常鼓勵學生廣泛利用自己喜愛的、耳熟能詳?shù)囊魳焚Y源,如膾炙人口的經(jīng)典兒童歌曲,民間的小調(diào)、童謠、數(shù)來寶(Chant)、繞口令等,因為經(jīng)久傳唱,所以只要旋律一出現(xiàn)就可以激起學生的興趣,再將其“換詞不換調(diào)”,來有效地幫助學生實現(xiàn)對英語詞匯和句型的記憶。例如在教學職業(yè)單詞時,我把事先編好的第一段歌詞通過幻燈片屏顯出來,然后播放Snow flowers的旋律,我先示范唱一遍:Im a farmer. Im a farmer.Im work on the farm.Im a farmer. Im a farmer.Im work on the farm.在悠揚的曲調(diào)中,學生也情不自禁地紛紛哼唱起來。隨后,我便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將farmer換成driver,nurse,doctor,teacher,cook,worker,并將farm換成road,hospital,school等,在背景音樂中,小組分別上臺邊唱邊演,興趣盎然,兒歌不斷地反復,有節(jié)奏的回響,使學生學得既扎實又輕松。
三、在趣味情境表演中,閱讀教學煥發(fā)生機
在英語課中,教師應盡量創(chuàng)設形式多樣、新穎活潑的交際情境,通過聽音、識圖、動作與表情的演示,牽動學生對故事情節(jié)的記憶和復現(xiàn),加深對句型的理解,從而促進其感知、記憶、思維和理解能力的發(fā)展。
例如,在教學牛津小學英語5B A PE lesson一課時,我利用多媒體先播放課文的動畫片段,要求學生試著為動畫配音,學生的好奇心瞬間被激起。學生在觀看時特別留心,積極地模仿片中人的語音、語調(diào)和語速。他們饒有興致地觀看了兩遍后,躍躍欲試。配音時,為了減少學生的配音障礙,我在屏幕上方打出do exercise,jump up and down,turn left and right,touch with等關鍵詞。隨后,全班學生按3人一組分組進行配音競賽,評委(推舉出的五位同學)就語音、語調(diào)、語速和流暢程度等方面對各組進行評價,最后選出最佳配音小組和多名最佳配音演員。本節(jié)課,學生表現(xiàn)了較高的創(chuàng)新意識,惟妙惟肖的語音語調(diào)和模仿,使他們在整個活動中始終興趣盎然,充分感受到學習成果的快樂。
在教學中,除了表演、復述、改編課本劇表演外,我還經(jīng)常組織學生通過拇指劇、木偶劇,活化課本插圖,學生可以用十個手指頭扮成課本中的人物或自制人物卡片,自編自演,內(nèi)容活潑,操作簡單,學生在表演過程中敢于開口模仿,不斷感受成功的樂趣和喜悅。
四、課外拓展促閱讀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多鼓勵學生閱讀課外英語報刊和英語書籍,或進行網(wǎng)上閱讀,并給予學生必要的閱讀技巧指導,使學生的課內(nèi)語言知識得以不斷鞏固,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這就需要教師耐心、細致、循序漸進,由扶到放的一個指導過程。具體來說,就是要對學生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的閱讀檢測,重點考查學生記誦積累,以及憑借注釋和工具書理解短文大意的自學能力。為此,我在班級開展了形式多樣的英語活動,如英語故事會、詞匯大比拼等。在活動之前,學生都要積極準備資料,興趣濃厚。通過活動評選出“小小交際家”“故事大王”“博學之星”等,既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又激發(fā)了學生愛英語、愛閱讀的情感。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平日里,我還常督促學生做好讀書筆記、寫好英語日記或積累卡,記錄下他們閱讀之路上的點滴進步,讀寫并重,使學生的語言寶庫更加充實,還學生一個色彩斑斕的英語學習天空。
參考文獻:
[1]呂良環(huán).《外語課堂與教學論》.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
[2]王薔.《小學英語教學法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3]溫滿玉.《小學英語課程理念與實踐》.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年.
(作者單位:四川省宜賓市中山街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