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婉怡
摘 要:隨著社會的快速的發(fā)展,健康已經成為了當前快節(jié)奏生活最重視的內容,對于中職體育教學來說,提高學生的體質已經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體育精神是教學的重點,因此教師不僅要重視體育課程教學的質量,更要在了解學生學習需求的基礎上努力提高每個學生的體育素質,選用有效的教學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體育鍛煉興趣?;诖?,本文主要探討了分層教學法在中職體育教學中的幾點應用,希望能夠為提高中職體育的教學質量有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中職;體育教學;分層教學;策略
1 引言
分層教學是一種對學生分層、對學習內容分層以及對學習評價進行分層的一種教學方法,在中職體育教學中應用分層教學法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體育鍛煉興趣。應用分層教學法的前提條件是教師需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制定合理的目標,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讓每個學生都能學有所獲。
2 簡述在中職學校體育教學過程中有效實施分層教學策略分析
2.1在充分了解中職學校學生綜合能力和特點前提下將學生合理的分層
在中職學校體育教學中有效實施分層教學法的首要前提就是,將全體學生合理的分成不同層次,從而確保分層教學在中職學校體育課程教學中順利有效的開展。在將學生分層過程中教師應通過與學生溝通交流、基礎體能測試以及學生在體育課堂表現(xiàn)等,對學生個體化特征有一個充分的熟悉和了解,認識到學生個體之間在體育能力方面存在的個體差異性,并依據學生體質、體能、體育活動參與興趣、自身缺點和優(yōu)勢以及興趣愛好等合理的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層次,從而確保中職體育教學實現(xiàn)因材施教,切實滿足中職學校學生在體育課堂中的個性化學習需求,讓班級全體同學都能在體育課堂中獲得不同程度的發(fā)展和提高,有效調動學生參與體育課堂學習以及體育活動積極性。通常將學生分成A、B、C三個層次,A層次的學生體育能力和體育鍛煉及活動參與興趣較強評價為優(yōu),B層次的學生為良好評價為良、而被分在C層次的學生則自身提提素質以及體育活動及鍛煉參與興趣相對一般。需要注意的是,應將學生分成三個層次較為適宜,如果層數過多則很容易導致教師我發(fā)全面的照顧到每個層次的學生,如果層次過少則無法體現(xiàn)出分層教學的效果和作用。同時在分層教學模式下的體育課堂也應實行動態(tài)化分層機制,學生被分層后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學生通過體育學習和鍛煉后體會能力和學習興趣得到一定程度提高和轉變,教師就可根據學生具體情況展開評價后,讓B層次的學生可以進入到A層次,同樣A層次的學生如果表現(xiàn)不良也會被調整到B層次當中去,通過動態(tài)化分層機制有效調動學生體育課堂學習積極性,確保分層教學有效性。
2.2針對不同層次為其設定相應的體育教學內容及教學目標,真正實現(xiàn)因材施教
在中職學校體育教學中采用分層教學模式將學生合理分層后,也應針對不同層次為其設定相應的體育教學內容及教學目標,繼而真正實現(xiàn)因材施教確保分層教學在體育課堂教學中的切實有效性。通過為各層次學生制定與自身體育能力和特點的體育學習目標能夠有效調動學生體育學習積極性。同時也應將體育課程教學內容分層,繼而滿足各層次學生體育學習個性化需求,讓全體學生在相應的層次中都能夠完成體育學習目標獲得不同程度的提高。比如,在最基礎的‘短跑項目教學過程中,針對A層次中體育能力和身體素質優(yōu)秀的學生,教師就可將教學目標設定為,讓學生掌握擺臂、抬腿、起跑等短跑基礎技術的基礎上,不斷向更好的成績努力,在教學內容上加練無氧代謝訓練的內容,通過三十米短程加速折返跑等教學內容;針對B層次的學生則將體育學習目標設定為能夠順利的完成短跑百米項目,對短跑基礎有一個初步的認知和掌握,并能夠在實際短跑中加以運用,在教學內容上則為放松性質的短跑以鍛煉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為主要目標;而針對C層次的學生則主要以讓其認識和掌握短跑技巧為主,引導其展開原地高抬腿、擺臂以及跳躍和小步跑等體育訓練內容,繼而切實滿足各個層次學生體育學習個性化需求,實現(xiàn)因材施教確保分層教學在中職學校體育課堂的教學有效性。
2.3在分層教學模式下的中職體育教學應實現(xiàn)體育教學的評價分層
在中職體育教學中實行分層教學模式后也應對體育教學展開分層評價,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針對性的評價標準,從而確保分層教學完整性、有效性及科學和理性,實現(xiàn)對分層教學在中職體育教學中的實際效果和作用的檢驗,了解學生體育學習實際情況。在對分層教學模式下的中職體育教學展開評價時,應將在體育實踐教學中為各層次學生所預設的體育教學目標作為評價的標準。因此,要求對各層次學生展開體育評價時也應采用評價分層。在體育教學全過程中包含教師和學生兩大主體,為此,在分層評價過程中就可采用多種不同形式的評價手段,主要有學生自評、教師評價、師生互評以及生生互評等。分層評價的主要內容主要有學生體育成績、體育項目訓練結果、體育課堂表現(xiàn)、體育課堂學習積極性、出勤率以及體育基本技能學習情況以及學生體育綜合素養(yǎng)等多個方面,對各層次學生展開綜合性的評價。針對各個層次學生展開相應的評價,繼而為不同層次學生進一步明確體育學習目標,在明確的體育學習目標展開體育學習和訓練,從而有效挖掘學生自身潛能達成預設的體育學習目標。當對各層次學生展開評價后應保證評價的客觀合理性,應對評價層次展開合理的調整,對獲得優(yōu)良的學生應給予贊揚和肯定,鼓勵其不驕不躁繼續(xù)努力;而對評價相對較差的學生應多給予鼓勵和關注,避免學生出現(xiàn)自暴自棄的心理針對學生的不足給予指導幫助其樹立體育學習自信心,不斷提高自身身體素質。
結束語
對于中職體育教學來說,分層教學是能夠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一種人性化教學方法,學生不僅能夠在分層學習的過程中了解體育活動的重要性,更能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精神,教師應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給予積極的應用。
參考文獻
[1]張謝.“因材施教”———談中職體育分層教學[J].讀寫算:教師版,2017(30):17-17
[2]姚澄波.中職體育動態(tài)分層教學模式探究[J].廣東職業(yè)技術教育與研究,2017(4):7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