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美珍
摘 要: 分層教學就是教師根據(jù)學生之間現(xiàn)有的知識、能力水平和潛力存在的差異,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指導不同層次的學生。小學生正處于學習外語的黃金時期,因此,教師要在遵循學生個體差異性的前提下因材施教,通過實施分層教學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激發(fā)學生潛力,提高學生英語水平。
關(guān)鍵詞:分層教學;小組合作;實施;個體差異性
一、實施分層教學的必要性
1.目前,小學英語教學存在著學生兩極分化嚴重、缺少學習英語的良好氛圍等現(xiàn)象, 長此下去不利于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通過實施分層教學,能有效避免并解決這些困境,縮小優(yōu)生與后進生之間的差距,提高教學效率。
2.素質(zhì)教育要求英語教學必須要以生為本,讓學生的潛能得以充分發(fā)揮。但學生的個體差異客觀存在,知識水平和思維能力都不盡相同,實施分層教學,因材施教,能更好地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3.分層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相比,更符合信息、知識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趨勢。其“以學生為本,以學定教”的理念,為優(yōu)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臺,給后進生創(chuàng)造了進步的機會,能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二、實施分層教學的過程
1.學生分層:我根據(jù)不同層次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將班級學生劃分為L、G、O三個層次:L(Leader)層為班級中學習能力較強,課堂表現(xiàn)積極,成績優(yōu)異且學習習慣良好,對英語學習興趣濃厚的學生;G(Group)層為班級大部分成績、課堂表現(xiàn)中等,有一定的學習能力和發(fā)展?jié)撃艿膶W生;O(Opportunting)層為班級中暫時落后,但仍具有發(fā)展?jié)撃艿挠袡C學生。我們有意讓不同層次的學生組成一個合作學習小組(4人為一組,其中L層學生一名、G層學生兩名、O層學生一名),控制組與組之間的綜合水平、整體實力沒有大的出入,使得組與組之間進行競爭時不會出現(xiàn)一邊倒的情形,保證了學生的自信心。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形式,讓L、G層學生幫助教師承擔一部分教學任務,與O層學生結(jié)成“小組幫教對子”;優(yōu)生帶動中等生,中等生帶動后進生,優(yōu)生輔導后進生,小組成員各司其職,學習氛圍濃厚,享受合作的樂趣。
2.教學任務分層:如果對班級學生采取同一教學任務,很可能會出現(xiàn)優(yōu)生“吃不飽”,中等生“提不高”,后進生“吃不了”的局面,教學效果會大打折扣。因此,我們必須對教學目標進行分層,從學生實際接受能力出發(fā),有的放矢,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通過自身努力都能學有所得,激發(fā)各個層級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競爭意識。
我以學生的認知水平為標準,給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出不同的學習目標。按目標完成的難度由易到難分為三層:達標性目標、提高性目標和發(fā)展性目標。達標性目標是每個層次學生都必須掌握的基礎,要求學生掌握所學單詞的聽、說、讀、寫等英語基礎語言知識,并會初步運用(L、G、O三層);提高性目標是在深度和廣度上對英語學習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如能夠掌握一定的英語單詞和句型,能夠在情境中進行一些基本的英語對話,即運用語言(L、G兩層);而發(fā)展性目標則是在完成前兩個目標的基礎上對一部分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提出的,往往要求學生在現(xiàn)有知識的基礎上擴展新知,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L層)
例如,我在教學開心版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2《Looking for a Hospital》時,要求L層學生除了能拼寫“四會”單詞外,還能有選擇性地拼寫其他交通標志、方位類及“三會”單詞,并且能對教師給出的關(guān)鍵詞和圖片提示進行對話表演,運用所學的句型及單詞進行模仿寫作;要求G層學生能完成拼寫“四會”單詞的目標之外,能適當發(fā)揮想象,舉一反三,如:Turn left at the corner and go straight. Its next to the…. Cross the street. Go straight. Its across from… .并表演出來;要求O層學生能熟練地讀出單詞,能利用所學句型和同伴進行簡單的對話。合理的教學任務分層,能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充分發(fā)掘?qū)W生的發(fā)展?jié)撃?。除此之外,還應注意教學目標的制定要根據(jù)學生學習能力和認知水平的提高而不斷更新。
3.作業(yè)分層:作業(yè)是課堂的延伸,可以有效檢驗和鞏固課堂教學成果。作業(yè)布置得當,才能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對作業(yè)進行分層時注重作業(yè)的針對性和層次性,O層學生讓他們做基礎題,要求他們要掌握基礎題型的答題方法,對基礎題舉一反三,讓他們養(yǎng)成一個好的上課習慣,認真聽課 ,把自己不熟練的地方記下來,留著課后研究。對G層學生完成O層的題目之后,讓他們做中等難度題,比較簡單的題型做熟練,要求他們養(yǎng)成記筆記的習慣。對L層學生可以不做,他們一般都能認真聽課,讓他們多思考,提升答題技巧,這樣就調(diào)動了所有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例如,我在布置課后作業(yè)時,O層學生我給他們布置比較簡單的題型,主要以詞句抄寫、熟讀、識記為主。G層學生我讓他們做基礎題型,以造句、填空、連詞成句為主,來鞏固所學知識。L層學生我給他們布置比較難的題型,需要開動腦筋才能得出正確答案;以閱讀理解訓練、小練筆作文、知識遷移類的拓展題為主。如在教學《Colors》這一課時,在學習完表示顏色的單詞后,我給不同層次的學生安排不同的任務:L層學生利用已學的表示顏色的單詞進行配色,如:Red and yellow is orange. Black and red is brown. Blue and yellow is green. Blue and red is purple.讓學生發(fā)散思維,開動腦筋,更生動地掌握不同顏色的單詞。G層學生我會給出幾幅水果、食物等常見的圖片還有表示顏色的單詞,讓他們自行搭配造句,并且把句子寫下來,以鞏固課堂所學的知識。O層的學生我讓他們鞏固基礎,在抄寫有關(guān)顏色的單詞和句子后熟記,在家長處默寫、評分,并且掌握簡單的句型,如:What color is it? Its red.…這樣做可以使學生通過自身努力取得一定的成果,樹立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4.評價分層:教師要重視教學評價,在教學過程中,如果只用試卷進行考評,那些基礎扎實的學生就會永遠比那些基礎差的學生考的分數(shù)高,這樣就不利于調(diào)動后進生的學習積極性。當他們已經(jīng)竭盡全力,仍發(fā)現(xiàn)自己的英語成績遠遠落后時,就會喪失學習英語的信心。教師應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進行評價分層,使學生既能正視自己的不足,又能樹立學習的信心。因此,我采取以下方法進行小組合作評價:對合作小組進行評分和獎勵,每個小組最高得2分,2個小組獎2個積分,L層獎2個同學;G層獎2個同學;O層獎2個同學。因為學生的個別差異,我們利用因材施教,如此學生喜歡聽老師夸獎他們,都希望受到表揚,那對于O層學生,要多鼓勵,要讓他們有信心,并且能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成績。對L、G層學生老師肯定他們的成績,也要讓他們正視自己的不足進而改變自己,變得更優(yōu)秀。采取有效的評價分層措施,能有效課堂教學效率,引導學生主動學習,使各層次學生潛能得到充分發(fā)揮,學習能力也有了質(zhì)的飛躍!
三、實施分層教學的意義
1.通過分層教學,教師可以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知識需求,同時注重發(fā)展每一個學生的潛能,為不同層次學生提供發(fā)展的條件和機會,從根本上解決“一刀切”的問題。
2.通過分層教學和小組合作學習,優(yōu)生將自己的學習經(jīng)驗與組內(nèi)成員分享,以“小組幫教對子”的形式進行學習,培養(yǎng)學生協(xié)作互助精神,提高學生的合作技能。分層教學中內(nèi)含的競爭機制,促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主動接受挑戰(zhàn),提升個人學習能力。
3.分層教學下的小組合作不僅使后進生學習能力有所提高,優(yōu)生也可以借此將已學知識進行梳理,查漏補缺,在一定程度上還鍛煉了表達能力和知識運用能力。此外,還有利于形成和諧、合作的學習氛圍,提升班級學生的整體水平,逐漸縮小各層次學生間的差距。
4.對于教師來說,分層教學能豐富教師的教學經(jīng)驗,提升個人教學水平和技能,建立融洽的師生關(guān)系,有效實現(xiàn)高效課堂。對于學生來說,實施分層教學能充分調(diào)動各個層次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
總而言之,分層教學模式是符合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實際的,對學生來說,有利于發(fā)展?jié)撃埽岣吆献骷寄芎蛯W習能力,培養(yǎng)學習英語的興趣;對于教師來說,便于班級管理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值得廣大的英語教師應用到課堂教學當中。
參考文獻:
[1]《淺析小學英語分層教育》張賽.1672-1578(2017)03-0057-01.
[2]《“走班制”分層教學模式國內(nèi)外文獻研究初探》 楊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