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軍
摘要:音樂是人們表現(xiàn)內(nèi)省情感的一種較好的方式,通過初中音樂教學可以豐富學生內(nèi)心的情感,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觀,對藝術形成初步的認識,讓欣賞音樂藝術的過程中能緩解他們的學習壓力,還能促進他們多元化、個性化地發(fā)展。每一部音樂作品,不僅給聽眾傳遞出優(yōu)美動聽的旋律,還承載著作者內(nèi)心的情感,因此,要想讓學生真正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就應該把教學重點放在音樂情感教學上,讓每一位學生能與音樂作品的作者產(chǎn)生心與心、情感與情感上的共鳴。本文簡單分析了在初中音樂教學中進行情感貫教學的有效應用途徑。
關鍵詞:初中音樂;情感貫穿法;情感體驗;生活情境
初中音樂教學一方面是為了讓學生掌握音樂藝術的基礎知識,具備一定的藝術欣賞能力,另一方面還為了讓學生能夠在音樂中得到最好的情感體驗,給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一定的指引作用。目前,有些初中生性格內(nèi)向,甚至有些孤僻,不愿意走出自己的世界,用一顆開朗、積極的心態(tài)去面對生活,而音樂教學就讓學生在體驗和領悟音樂情感的過程中,慢慢緩解自己的壓力,并開始接納身邊的人和物,心理也慢慢健康起來?,F(xiàn)從三個方面來分析“情感貫穿法”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實踐:
一、創(chuàng)設語言情境,激發(fā)學生的音樂情感
在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音樂作品的具體內(nèi)容,運用生動而精煉的語言對整首歌曲進行描述,可以是激情高昂的朗誦,也可以是幽默風趣的笑話,以此來創(chuàng)設語言情境。學生在這種語言情境中,自由地去理解和感悟歌曲中所表現(xiàn)出的情感,進而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在品味歌曲情感的過程中,學生的內(nèi)心情感與歌曲產(chǎn)生共鳴并且得到進一步升華,把自己的整個靈魂都融入到音樂作品中,提高了音樂教學的效果。教師在創(chuàng)設語言情境的過程中,務必要重視自己的語言質量,包括詞意的準確度和描述的清晰度等,此外,在語言描述時還要配合好表情,雖然表情是無聲的,但是能夠直觀形象地表達出自己的情緒變化,能夠提升創(chuàng)設情境的效果,從而激發(fā)學生的音樂情感。
比如:在歌曲《春之聲》的教學中,教師先運用音頻設備播放歌曲《渴望春天》,然后一邊用手指著莫扎特的圖像,一邊說道:大家剛剛聽到的那首歌曲就是他創(chuàng)作的,有誰知道他是誰嗎?學生們都紛紛搖頭,然后教師在學生們強烈的好奇心重,聲情并茂地說道:那位就是世界上著名的音樂大師莫扎特,他的生活與他的音樂作品的差異性是非常大的,其音樂作品的風格仿佛陽光般燦爛奪目,又如春風一樣柔和,反觀他的生活確實飽經(jīng)滄桑,充滿了妒忌、疾病和貧窮等等。通過教師創(chuàng)設語言情境,激發(fā)了學生較為強烈的音樂興趣,教師用自己生動地語言讓每一位學生受到感染,既對音樂大師莫扎特產(chǎn)生深深地敬佩之情,又激發(fā)了學生體驗音樂作品情感的興趣。
二、音樂教學回歸生活化,引起學生情感共鳴
學習音樂的目的就是為了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間接性地提升學生的生活品質。初中生對周圍事物的認識比較基礎,情感世界也比較簡單,其情緒變化波動很大,很容易受到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因此,通過音樂教學不斷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讓學生從音樂作品中感悟到為人處世的方法以及面對生活的態(tài)度,每天都能調(diào)整好自己的狀態(tài)來進行學習和生活。當然,要想達到這種效果,就應該在音樂教學中引入生活化元素,模擬生活化場景,讓學生真實地感受到音樂的情感與生活的聯(lián)系,很多學生在欣賞音樂作品的過程中,會情不自禁地聯(lián)想到曾經(jīng)的生活片段,進而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
比如:在學習《綠色的呼喚》這首歌曲時,教師可以把生活中的環(huán)保問題引入到課堂中,教師運用多媒體設備播放之前的自然環(huán)境,包括:清新的空氣、清澈的河水、純凈的藍天等等。在播放一些現(xiàn)在的自然環(huán)境,包括:魚塘大面積的死魚、冒著黑煙的工業(yè)高爐、嚴重的霧霾天氣、發(fā)綠的河水等等,通過把生活中的這些實實在在的事例拿到課堂上進行對比,再給學生設置問題“你們想給未來的家園留下什么?一朵花?一抹綠色?一片藍藍的天空?”等等。再播放歌曲《綠色的呼喚》,每一位學生都是用心的聆聽和感受,有些學生在聆聽的過程中表情顯得非常凝重,聽完后還紛紛發(fā)表自己的意見,都發(fā)誓要從自我做起保護好地球,為建設美好的家園做出自己最大的共享。運用這種生活化的教學方法,就能讓學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歌曲所傳達出來的情感和意愿,讓學生身臨其境,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
三、以學生的興趣為導向,豐富音樂教學內(nèi)容
音樂課堂教學應該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體驗和享受音樂的一個過程?,F(xiàn)階段,網(wǎng)絡信息化基本普及,學生學習音樂和欣賞音樂作品的途徑有很多,而且對于初中生來說,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審美觀,也會有選擇性地去欣賞自己喜歡的音樂作品。而初中音樂教材中的所安排的音樂歌曲,類型比較多,品味也各異,有些作品雖有深刻的教育意義,但是顯得十分嚴謹與正統(tǒng),學生學起來感覺枯燥無味,沒有很大的興趣。因此,教師的教學內(nèi)容應該不僅僅局限于教材中的那些傳統(tǒng)的勵志歌曲,還是通過與學生的交流,了解學生的喜好,選擇學生共同喜歡的音樂歌曲進行課堂教學。當然,首先還是必須完成教材中的音樂教學,然后,所選取的音樂作品必須是勵志的、充滿正能量的,符合初中生這個年齡段。
比如:在學習《青春舞曲》 這部音樂作品時,首先按照正常的教學模式“完整聽完全曲——分居聽唱法——完整演唱”,重點強調(diào)了歌曲歡快活躍的氣氛,并且要求學生用一種富有感情、活潑愉悅的基調(diào)來唱這首歌曲。接著,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了一段“超級女聲”演唱這首歌的視頻,全班學生都激情高漲,情不自禁地跟著唱出來了,整個可突然氛圍十分活躍,將學生身上的青春活力釋放得淋漓盡致。
四、結語
中學教師一定要認識到音樂教學的重要性,采用科學合理的方式展開音樂教學,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情感是音樂藝術的靈魂,“情感貫穿法”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將會讓學生對音樂的態(tài)度發(fā)生積極地轉變,并從中受到一些生活啟發(fā)。音樂因富有情感,而顯得富有藝術魅力,因此,教師要積極開展情感教學,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從中得到情感上的熏陶,在提升音樂知識水平的同時還能豐富自己的情感,領略到音樂最大的魅力。
參考文獻:
[1] 陳鴻.淺談音樂教學中的情感教學[J]. 科教文匯(中旬刊). 2011(12)
[2] 何嘉翊.例談初中音樂歌唱教學中情感的引導[J]. 考試周刊 2015(67)
[3] 陳跟群.淺談初中音樂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 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