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瑩
【摘要】小學語文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關鍵,通過對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和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更好地形成人生價值觀和語文的思維能力,也讓語文教育逐步從單純的聽說讀寫的模式里走出來。注重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既有語文知識、語言積累、語文能力、語文學習方法和習慣,又有人文素養(yǎng),這種語文教學才是成功的。但是,當前的小學語文教育存在各種弊端,忽略對學生自主性的培養(yǎng),對低年級的語文教學更像是照看孩子,不能帶來一種啟發(fā)式的教學,不能達成教學目的。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教學改革;合作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小學教育更多是一種啟發(fā)性的教學,是打基礎的、養(yǎng)習慣的階段,對小學語文教學更多的應該是對語文文化素養(yǎng)和語文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為日后的語文學習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也為其他學科的學習方法提供一個火種,點亮日后學習的道路。同時,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依據(jù)教師引導,一步一步走進知識的殿堂。
一、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性
小學語文教學體現(xiàn)的是語言的引導性,通過朗朗上口的語言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初中階段的教學相比,小學語文教學的內(nèi)容也更為簡單,更需要教師的發(fā)揮,結(jié)合小學生的年齡段和心態(tài),依靠各種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把握課堂節(jié)奏才能做好語文方面的教學。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識字能力、閱讀能力都處于一個急需培養(yǎng)的階段,對于這些技能并不需要在小學階段進行深入學習,但是應當簡單進行培養(yǎng),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小學語文教學對其他學科的教學也有一個幫助作用,例如通過語文教學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而閱讀能力的提高反饋在其他學科上就是審題能力的提高、自學能力的提升,這對日后的初中學習、高中學習都有一定的幫助。除此之外,小學語文的學習是小學課程中最為生動活潑的一門,通過語文教學,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將這份學習熱情投入到其他科目之中。
二、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第一,教學觀點的落后。小學教師不能認識到自己的教學責任,對小學生的教學更多的是填鴨式教學、家長式管理,低年級的教學模式以照顧孩子為主,沒有教書育人的教學理念,更希望的是講完知識后讓學生安安靜靜地寫作業(yè),不求功但求無過的消極教學模式。
第二,教學方式的陳舊。因為教學觀點的落后,相配套的措施和手段也就落后,小學教師對知識點的講解不能做到深入淺出,簡單提到后采用大量的習題或者多次的重復為主要手段。例如生詞生字,記憶的方式多采用重復,好詞好句的記憶方式也是利用背誦。對一些佳句不進行講解和賞析,單純地認為背誦下來以后寫作中仿寫即可,學生的寫作能力也因此難以提高。
第三,新式教學方式不熟練。教師也會采取一些較為新穎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例如合作教學、情景教學,但是采取的方式不當,很容易降低課堂效率,達不到教學目的。以合作教學為例,不是說放任學生進行隨便討論,應該是由老師在一旁進行引導,確定好討論的范圍、討論的題目,對學生進行組織、分組,不能完全由學生進行主導,畢竟小學生還沒有太強的自控能力,很容易就把討論的內(nèi)容跑偏,甚至是幾個學生在一起不進行討論,坐等他人的勞動結(jié)果,不能帶來新式教學手段的效果。
4,家長與教師的溝通不暢。小學教學既需要小學老師盡心盡力,也需要家長們在家庭的教育工作。許多家長都是將孩子放在學校后就不聞不問,成績的提高和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都是老師們的責任,錯誤的觀點導致學生在家庭教育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有所缺失。家長和老師的溝通不暢,導致學生的一些不良學習習慣難以及時反饋出來,從而形成更大的問題。
三、小學語文教學的措施
第一,轉(zhuǎn)變教學觀念,提高教師教學水平。教師應該轉(zhuǎn)變個人的教學理念,以教書育人為己任,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為目標,以素質(zhì)教育為出發(fā)點,調(diào)整教學手段。同時,學校也要定期為教師培訓,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手段。
第二,改變教學手段,采取多種方式進行教學。采用單一的教學手段不能夠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甚至會產(chǎn)生逆反心理,所以,教師可以采取多種教學方式。例如在講到五年級《變色龍》這一篇課文的時候,可以先采取合作教學的教學模式,老師根據(jù)每個學生的學習成績、學習習慣方面等進行分組,讓組內(nèi)成員進行互補,然后要求組內(nèi)進一步劃分每一位成員的職能。例如組內(nèi)的小組長,每次問題的發(fā)言人、筆記人,讓每個成員都有參與其中的機會,然后在小組討論對變色龍捕食的描寫、文章運用了什么手法、結(jié)尾的含義是什么。還可以采用情景教學,采用多媒體等手段,播放變色龍的一些視頻,讓學生更為直觀地看到變色龍的生活習性,從而更能清楚地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
第三,加強教師和家長的聯(lián)系。小學生的家庭教育與課堂教育同等重要,甚至還要超過課堂教育。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將孩子的一些不良學習習慣與家長進行溝通,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們進行改正。家長與教師可以建立微信群,選出家長委員會,但是杜絕家長群的變味,只能在其中討論孩子的教育問題。家長也可以將學生在家的表現(xiàn)通知給教師,讓教師采取相應的辦法進行教學,做到因材施教。
四、結(jié)語
小學階段的教育是整個教育的關鍵時期,是學生學習習慣養(yǎng)成和學習興趣培養(yǎng)的重要階段。教師需要發(fā)揮自己的引導作用,克服教學上的困難,引領學生走向正確的學習道路,同時也要轉(zhuǎn)變教學方式,采用更為科學的教學方法,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實現(xiàn)小學的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陳彩豐.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新課程,2015(10).
(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