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振華 彭冬平
摘 要:有效地進行課堂教學、幫學生找到有效的學習方法,從細節(jié)入手。教育創(chuàng)新,我們一直在路上,如何把新理念融入我們的教學,雖然我們有過摸索有過茫然,然而更多的是追求與希望。
關鍵詞:教育創(chuàng)新;細節(jié)入手;及時調(diào)整;從小處入手;往大作工夫
說到教育創(chuàng)新我覺得這不僅是《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也是時代對我們的要求,對我們而言,更是一種責任、一種無法坐視不理的信念。首先,我的觀念是注重教學中的細節(jié)很重要,大道理、大方向人人都不會錯,可究竟如何有效地進行課堂教學、幫學生找到有效的學習方法則應該是我們每個老師不斷追尋的。當我們在進行并行班的成績分析時,往往可以看出自己班上的學生在哪些方面的薄弱。其實在分析學生的同時,我們?yōu)楹尾粚ψ约旱慕虒W也進行一個審視呢?發(fā)現(xiàn)自己的學生在某題型中普遍不如別班的學生,那一定就是自己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了問題,那么就應該從細節(jié)入手,及時調(diào)整,改變了。
下面我就淺談一下我在教學中做的一些嘗試吧。
一、注重細節(jié),找準有效的方法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對細節(jié)的處理是否到位,關系到學生對知識的認知程度的深淺。如果教師能做到讓學生從理解中去應用,而不是讓學生去死記硬背,那么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就會加深,對知識的掌握就會牢固,在以后的做題中不至于犯錯誤,或者少犯錯誤。
(一)識字教學檢測中的“生字注音法”。在低年段教學中,識字教學很重要,學生們每天需要識記大量的生字,我們?yōu)榇讼氤隽薔個招數(shù),還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去自主識字,看到不認識的字要多問、多記,以豐富自己的識字量??梢弧⒍昙墝W生畢竟還是小,他們記得快,可忘得也快。兩篇課文下來就得記住24—28個生字。這么多的生字學生沒時間用反復寫的方法去記住、而且年段教學要求中也不要求這樣做,以免生字復雜造成劃倒筆的現(xiàn)象。
經(jīng)過課堂實踐,我發(fā)現(xiàn)讓學生給生字注音的方法來檢測他們對生字的掌握情況比較好,我的這種方法學生稱為“我是識字大王”。在拼音教學結束后,我將每個單元的生字分為兩大塊來檢測學生的掌握情況,先讓他們在生字本上抄寫出這個星期所學的生字。然后關上書給這些生字注音,看誰是“識字大王”。這種方法好在既幫學生加強了生字的認識、又鞏固了他們的拼音能力,一舉兩得且沒有采用反復抄寫的方法。學生也感到輕松。然后教師可根據(jù)檢測結束評選出每次的“識字大王”。經(jīng)過對比發(fā)現(xiàn),學生在輕松的掌握了識字方法后,對于看拼音寫詞語、形近字組詞、辨字填空等這些習題都可以全對。
(二)看圖寫話中的“自我命題”。學生如何學會看圖寫話,我認為首先得會說才會寫,那么平時的口語交際練習是相當重要的。寫話訓練從一年級上學期起就開始,在進行一個看圖寫話時,首先要教學生為寫話確定一個題目。因為這就需要他們先看懂圖意,一個題目就可以看出他們是否已理解了圖意。然后再訓練他們在寫話時緊扣題目去寫。哪怕是寫話剛入門也應該告訴學生,天馬行空、完全寫與題意不相符的話也是萬萬不行的。我要求學生一定要把幾幅圖連貫看完后想好題目再寫,這樣訓練了他們思維連續(xù)性。提高了學生們的寫話能力,為今后習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礎。也能讓他們從小就明確,習作時不能偏題。使他們從小就養(yǎng)成了審題的好習慣。
反復練說的過程也能為寫話帶來的好處。看到圖,在寫出來之前,我會讓他們先反復練說。讓他們反復練說、自讀可以讓他們自主發(fā)現(xiàn)出寫話中的很多問題。從而可以讓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習作習慣,達到“我能說、我會寫”的效果。
一個個教學細節(jié)看似平常,卻在平常中蘊含智慧;看似簡單,而簡單中孕育深刻。我想提高教學實效需要我們關注教學細節(jié)。從小處入手,往大作工夫,關注細節(jié),能助我們收獲更多。
二、注重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
在語文教學中,我一直在班上采用一種高效課堂模式:“五步快樂教學法”。它的基本流程是“快樂導入(導)——自主建構(學)——互動互助(議)——展評答疑(講)——分層達標(練)”?!拔宀健笔墙虒W的五個環(huán)節(jié),“快樂”是這種教學法的特征,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落實,自主建構成為可能,學習成為有意義的自主探索,因而獲取知識的快樂就將成為長久的動力。
如我在教學六年級課文《中華少年》時,就設計了這樣五個環(huán)節(jié):(一)、激情導入新課。(二)、初步感知詩文,提出學習任務。(三)、讀懂詩文,交流學習成果。(四)、有感情地誦讀,進一步激發(fā)愛國情懷。(五)、教師總結,拓展延伸。教學環(huán)節(jié)秩序井然、環(huán)環(huán)相扣。
這樣的設計理念是:首先我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激情導入讓學生的情感一下子調(diào)入到熱愛祖國的氛圍中,然后讓他們交流課前搜集的資料、了解閱讀要求。再加上教師有意識的指導,從而讓他們能自主去進行探究課文,并通過自由朗讀進行初步感知,小組之間進行比較朗讀以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在交流學習成果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學生與老師課前收集到的資料進行交流,這也是一個積累的過程,體現(xiàn)出了課前預習對學習課文的重要性,更體現(xiàn)出自主學習的能動性。通過前面三個環(huán)節(jié)的逐步提升,學生此時不僅理解了詩歌的內(nèi)容而且在情感價值觀上也得到了提升。此時他們的情感不是老師強加上去的,是通過他們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領悟出來的,所以再次進行朗讀訓練已到了質(zhì)的飛躍上去了。
其實我們老師們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一定有很多好的方法,如果我們能做有心人,一定會摸索總結出許多好方法來,特別是在細節(jié)上多留心,教學效果一定會提高不少。教育創(chuàng)新,我們一直在路上,如何把新理念融入我們的教學,雖然我們有過摸索有過茫然,然而更多的是追求與希望。“學科是豐富多彩的,潛心挖掘都成世界”。教育創(chuàng)新,我們一路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