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杰君
【摘要】素質(zhì)教育背景下的小學英語教學將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當成重要教學目標。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在引導學生掌握英語詞匯、語法等基礎知識的過程中,還應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使得他們的英語知識水平及綜合素質(zhì)能夠得以同步提高。而英語繪本是一種有效的教學輔助材料,是對學生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zhì)進行有效培養(yǎng)的絕佳素材,有助于學生扎實掌握教材內(nèi)容及綜合素質(zhì)的提升。本文就從核心素養(yǎng)角度開展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育的策略,進行了細致的研究。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有效策略
繪本也稱娃娃書、小人書、連環(huán)畫,英文名稱是“picture book”,其不僅僅是“A book showing pictures”,而且還是“A book that shows value through a picture”。換句話說,繪本是借助圖片解釋文字意義,且補充文字、強化文字內(nèi)容的書。研究實踐表明,把英語繪本閱讀引入到小學英語教育中,可激起學生學習興趣課程的興趣,可在圖文并茂的閱讀中提升自身的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文化品格及思維品質(zhì),有助于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那么,在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育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是教師需要進一步研究的重點問題。
一、重視閱讀理解訓練,提高學生英語思維品質(zhì)
英語繪本閱讀教育是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延伸與拓展,是擴大學生視野與知識面的有效途徑,因此小學英語教師應結(jié)合教材內(nèi)容,恰當?shù)匾龑W生進行一些英語繪本閱讀活動,使得他們都能在大量的閱讀理解訓練中逐漸提高自身的英語思維品質(zhì)。比如,在學習閩教版小學英語教材五年級上冊Unit 8《My friends》一課之后,為了為學生設計一節(jié)與之內(nèi)容相關的英語繪本閱讀訓練課。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為學生推薦一個主題為《Can we agree》的英語繪本。在繪本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可引導學生閱讀繪本中的一段話:We re running low on cereal。“Mom said at the mar-ket。” Pick something you ll like?!痹诮庾x時,教師不可片面關注文本語言,還應引導學生細致觀察繪本中的圖片,通過激發(fā)學生興趣的方式引導學生深入思考,讓他們深入領悟英語繪本的意義,盡可能與作者產(chǎn)生情感共鳴,從而推動學生思維品質(zhì)的提高。由于《Can we agree》英語繪本主要內(nèi)容是Indi與Tex兩兄妹在超市看上不同的“cereal”、在車里希望收聽自己喜歡的節(jié)目、回家后爭論誰先彈鋼琴等矛盾,最后兄妹兩人達成共識進行雙重奏的故事。教學實踐表明,在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育中,只有引導學生把握繪本脈絡,才能使得他們更好地掌握故事內(nèi)容,才能推動他們思維品質(zhì)的快速發(fā)展。
二、重視閱讀過程體驗,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品格
《Can we agree》中有這樣一段話:“No,these! ”said Tex。/Tex said,“Lets listen to the radio。”“No! ”said Indi?!癓ets listen to the story CD! ” /“I want to go first! ” said Indi。“No,I want to! ” said Tex。雖然這一段話敘述了兄妹倆的矛盾激發(fā)點,然而還不能透徹地把兩人的矛盾深刻地展示出來。因此,教師在實際的英語繪本閱讀教育中,就可為原著適當增強間接引語,盡可能使得處理后的內(nèi)容可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繪本內(nèi)容,從而使得學生可從深層次上感知繪本的含義,這就可讓學生對兩人對待朋友的不恰當方式有更透徹的了解,進而推動學生文化品格的提高。在繪本閱讀過程中,教師可指導學生結(jié)合文字對應的直觀圖片,對原有文本進行再構(gòu),明確蘊含在繪本圖片中的豐富含義,這不僅可提高學生對繪本內(nèi)容的理解程度,而且還讓學生在文本再構(gòu)中獲得大量的英語文化知識,并且還可推動學生英語文化品格的提升。
三、設定合理繪本話題,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
《Can we agree》中有一句話是這樣寫的:We are playing a duet!其實,我們的生活也是雙重奏。假如學生和同學之間關系融洽,那么就能借助友情彈奏出和諧的樂章;假如學生都過于自我,那么就會把生活樂章彈奏成一鍋粥?,F(xiàn)在的學生大多是以前的獨生子女,在國家放開二胎政策之后,開始有了弟弟或妹妹。我們在了解中發(fā)現(xiàn),對于自己的弟弟妹妹,很多學生的態(tài)度是“disagree”。針對這一情況,小學英語教師應善于引導學生,讓他們在閱讀英語繪本的過程中,努力學習主人公兄妹最后對待彼此的態(tài)度,逐漸學會“agree”,只有這樣才能營造出更為愉悅、和諧的生活環(huán)境。另一方面,《Can we agree》這一英語繪本中還涵蓋有大量的為人處事的知識和道理,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引導學生有針對性地學習這些知識,使得學生懂得如何與兄弟姐妹、同學、家長等人相處,從而推動學生逐漸養(yǎng)成為他人著想、和諧共處的好習慣,最終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英語學習能力。
四、創(chuàng)新繪本閱讀方法,優(yōu)化學生的語言能力
1.恰當設計問題提高學生語言理解能力。在《Can we agree》這一英語繪本中,有三個語境:at home、in the car、at the market。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用相同的問題“Did Tex and Indi disagree or agree with each other?”提問學生,引導學生細致閱讀三個語境中發(fā)生的故事,從而使得他們可通過語言分析的方式,更好地理解Tex和Indi是怎樣“agree with each other”。
2.合理設置活動增強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在英語繪本閱讀教學之前,教師可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圖書館中兩個學生爭執(zhí)的視頻,自然導入“disagree”,使得學生對這一英語詞匯的字面意思有更加明確的了解。在“At the market”這一語境的學習中,教師可提問學生“Did Tex and Indi disagree or agree with each other?”“Why do they have a quarrel?”然后,教師可激勵學生借助閱讀、跟讀、回答、問答及角色扮演等途徑,明白兄妹倆吵架的真正原因。同樣的,在at home、in the car兩種語境中,教師也可以用“Did Tex and Indi disagree or agree with each other?”“Why do they have a quarrel?”兩個問題引導學生對故事情節(jié)的起因、經(jīng)過與結(jié)果進行認真分析,并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出來,從而使得他們都能在不斷的學習與表達中,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3.分析繪本線索提高學生語言應用能力。在閱讀英語繪本的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找出繪本的兩條線索。一條線索是Tex和Indi從disagree轉(zhuǎn)變成agree;另一條線索是Mom 的“unhappy—angr—mad—happy ”情緒變化過程。在分析這兩條線索的過程中,學生可明確地看到兄妹倆在表達“disagree” 和“agree”意思時分別用到了哪些語言,這些語言的有點是什么,并可讓學生對繪本故事的結(jié)構(gòu)有更為細致的把握,這就為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及寫作能力的提高做好了準備。
總之,在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育中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是新課改快速推進的必然結(jié)果,也是優(yōu)化小學生英語綜合素質(zhì)的關鍵途徑。因此,教師應結(jié)合教材內(nèi)容恰當?shù)貫閷W生選擇英語繪本內(nèi)容,在教學中不可片面重視英語詞匯、語法等基礎知識教學,而應該引導學生體味、感知蘊含在英語繪本故事中的人文精神及豐富哲理,從而推動學生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文化品格及思維品質(zhì)的提高,進而激起學生更好的英語學習積極性,最終推動小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大幅增強。
參考文獻:
[1]魯子問,王芳,辛欣格,蔣淑貞,張培林,劉珉,秦英,房麗君,尹若飛,蔣雯雯,許海峰.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育[J].英語學習,2017(01).
[2]張敏.小學英語繪本教學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16,30(05).
[3]王佳娣.基于多元智能理論的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5,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