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世梅
【摘 要】教師在教育教學中,面對學生要時刻保持微笑的表情,時刻留意他們的眼神,只要他們有一絲閃光點教師就應及時給予表揚、鼓勵,使學生逐漸養(yǎng)成大膽說話做事的好習慣。重塑他們學習的信心,培養(yǎng)學習的興趣。讀懂孩子的眼神,是對教師的一種挑戰(zhàn),挑戰(zhàn)教師的教育智慧,挑戰(zhàn)教師的愛心和耐心。教師要善于用觀察的眼睛,去發(fā)現(xiàn)孩子眼中的渴望。教師在教育教學中,面對學生要時刻保持微笑的表情,時刻留意他們的眼神,只要他們有一絲閃光點教師就應及時給予表揚、鼓勵,使學生逐漸養(yǎng)成大膽說話做事的好習慣。重塑他們學習的信心,培養(yǎng)學習的興趣。
【關鍵詞】教師教育;善于觀察;教育方法
《教育心理學》一書中說到教師的基本能力首先就是“了解學生及同學生交往的能力”。目光是心靈的折射。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總是用目光去觀察,去感受世界。俗話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特別是孩子,他們的喜怒哀樂都會呈現(xiàn)在他們的臉上,所有的心事都會在他的眼里流露。作為一個老師,要善于用觀察的眼睛,去發(fā)現(xiàn)孩子眼中的渴望。眼神與眼神的交匯,心靈與心靈的交流,我們都能以愛心去觀察孩子,了解孩子,就一定能讀懂孩子的眼神,讀懂孩子的心靈。而有了心靈互通的交流,你也就更能贏得孩子的信任與愛戴,有了這份愛戴,我們的學生一定會樂于學習。
一、合起來
那天,我像平常一樣教學加法問題?!霸鯓忧笠还哺读硕嗌馘X呢?”,孩子們齊聲答道:“就是把這兩樣的價錢合起來?!蔽覞M意地讓孩子們自己獨立把結果寫在書上。當我巡視到李金漁身邊時,他抬頭的那一瞬間,眼角的余光瞥見了我的目光,眼神透露出他的心思,好像在對我說:“老師,我做對了吧?”讓我不經(jīng)意的去瞟了他的作業(yè)一眼,只見他寫著“2元7元5角”渴望肯定的眼神,一臉的呆萌?!耙还哺读硕嗌馘X是什么意思?”他答:“合起來呀!”我先是一呆,轉(zhuǎn)眼才回過神來,他把兩樣價錢這樣聯(lián)結在一起了。
為什么孩子會這樣做呢?我想最重要的原因是對“合起來”的理解吧。每一個孩子對語言的理解的能力發(fā)展有不同,理解這個差異,寬待孩子,就會讓師者的心靜下來,耐心給予孩子以指導。于是,我蹲下身來,小聲跟他說方法。孩子的自尊得以保護,孩子的自信就不會被打擊。
教育學家馬卡連柯給教師們的忠告是盡可能多的用表揚,少用甚至不用批評。教師在教育教學中,面對學生要時刻保持微笑的表情,時刻留意他們的眼神,只要他們有一絲閃光點教師就應及時給予表揚、鼓勵,使學生逐漸養(yǎng)成大膽說話做事的好習慣。重塑他們學習的信心,培養(yǎng)學習的興趣。
二、我的辦法不一樣
在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日子,我如往常一樣邁著輕盈的步子走進我的數(shù)學課堂。記得那一堂課的內(nèi)容是《十幾減9》。創(chuàng)設了情境,我讓孩子們說說16減9是怎么想的?孩子們用到了破十減,連減,我問孩子們:“你們還有其他方法嗎?”大多數(shù)孩子都搖頭了,陳垚森高高得舉起了手,我請他答,“6減9不夠,9減6等于3個,10個再減3個等于7個”。他剛一答完,小朋友就吼叫起來,“已經(jīng)講過這種辦法了”。也許被一大群小朋友吼怕了,他不好意思地用手摸著后腦勺面紅耳赤地望著我,眼神里充滿了“尷尬和窘迫”。
我完全能夠理解此時此刻他的“尷尬和窘迫”。于是,我微笑著把森的想法加了一下工,對全班孩子說:“我聽明白了,森哥太聰明了。6減9不夠,先抵消6個,再接著把沒減的3個從10里面去掉,對吧?”森哥望著我,眼神流露出喜悅。我接著說:“看起來是連減,其實是先抵消的,對不?”森哥更是開心得點點頭?!昂?,我們把這種辦法取個名為‘抵消法”。
從那以后,森哥舉手發(fā)言更積極了,常說的話是“我有辦法!”“我有質(zhì)疑!”在他的帶動下,更多的孩子上課發(fā)言“我有辦法!”“我有質(zhì)疑!”
當孩子遇到困難,不知所措時,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他望向你的眼中盛滿著渴望。這時,你可以走近他,給他答疑解惑,幫助他想辦法解決問題,直到他們的眼中又出現(xiàn)自信的光彩。
當孩子對一件事情拿不定主意,將信將疑時,如果你與他們的眼光接觸,那里面必定裝滿著困惑。這時,你只要付出一個贊許的微笑,孩子就會在這個微笑里獲得肯定,獲得鼓舞,樹立起堅定的信心,直到取得成功。
三、不寫,就不寫
李佳餘,一個聰明機靈,一著急說話就有點結巴,有點任性的小男孩。一次數(shù)學作業(yè),他粗心錯了幾道題。放學時我讓他補上再回家,哪知他急于回家,立馬就開始發(fā)“牛脾氣”。只見他眼睛瞪著我,氣勢洶洶的樣子,嘴上嘟噥著:“不寫,就不寫”,同時雙手使勁推著講桌,一個膝蓋著地,一只腳使勁往后不停地來回蹬地。見他這樣,我很堅定地說:“必須補上!”同時又開導他:“你看,小朋友做錯題都是開開心心地改錯。你在這里發(fā)脾氣磨蹭,還不如快快樂樂改完錯回家?!闭f完,我不再搭理他。他的小眼神一致悄悄的瞅著我,見我不松口,默默地拿著本子訂錯去了。
從此之后,遇到他發(fā)脾氣,我就采取這樣的“冷處理”:表明我的態(tài)度之后不再搭理他。他都會默默地改正錯誤。由此可見,教師只有準確地讀懂學生的眼神,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
如果你想把思想傳達給學生,那你就要眼睛明亮,炯炯有神,以示堅決;如果你希望教學內(nèi)容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你就要投入熱情,充滿自信;如果你想和學生真誠地交流,那你就要充分地注視學生兩眼和嘴之間的三角區(qū)域;如果你想在師生關系中獲得信任,那你就要和藹慈祥,充滿賞識關愛。勞夫愛默生說:“人的眼睛和舌頭說的話一樣多,不要字典,卻能從眼睛的語言中了解一切”。因此,老師若能讀懂學生的眼神,就會從學生的眼神變化中,看出自己的教學效果,辨析學生聽講狀況,然后對癥下藥,或調(diào)節(jié)教學的進度,或喚醒學生的注意,從而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教育心理學》一書中說到教師的基本能力首先就是“了解學生及同學生交往的能力”。目光是心靈的折射。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總是用目光去觀察,去感受世界。讀懂孩子的眼神,首先,從心理學角度對各種現(xiàn)象進行分析,對孩子進行把脈;然后,運用各種心理戰(zhàn)術,如:傾聽、蹲下來和孩子說話、和孩子打成一片等等,來和孩子進行平等的對話。走近孩子,走進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關注孩子在活動中的表現(xiàn)和反映,洞悉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同時,教師的眼神要使學生感到親切中有嚴肅、肯定中有期待、否定中有鼓勵、容忍中有警告……
讀懂孩子的眼神,是對教師的一種挑戰(zhàn),挑戰(zhàn)教師的教育智慧,挑戰(zhàn)教師的愛心和耐心。同時,愿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都具有一雙慧眼,一雙美麗傳神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