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玉琴
摘 要 教材是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重要媒介,小學生通過教材認識數(shù)學知識的基本概念,通過教師的引導了解數(shù)學基本概念的運作方式。為學生今后的數(shù)學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游戲就是一切幼子生活和能力跳躍需要而產(chǎn)生的一種有意識的模擬活動。教育界對教學游戲的認知不僅相同,但是對教學游戲的價值卻達成了一致的肯定認識。游戲與小學數(shù)學教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它們是一個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兩個整體。文章通過對游戲教學法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中的應用進行研究,看這兩種元素融合在一起能產(chǎn)生怎么樣的“化學反應”。
關鍵詞 游戲化教學;小學數(shù)學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B0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04-0192-01
一、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科學使用游戲
1.通過游戲導入教學內容
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課堂導入會對課堂教學質量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因此,在課程導入過程中,教師必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調整狀態(tài),而游戲是集中學生注意力的有效方法。由于課間活動時,學生玩得比較開心,所以在剛開始上課時,他們的狀態(tài)可能還處于課間游戲中。這個時候,如果教師能夠利用游戲進行課堂導入,就可以讓學生更加順利地進入課堂學習的狀態(tài)。
如在教學“對稱、平移和旋轉”時,筆者和學生玩了一個鏡子游戲。所謂鏡子游戲,就是讓兩名學生相互配合,一名學生做什么動作,另外一名學生就模仿著做。在這個游戲過程中,學生明白了對稱的概念。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學生會對“對稱”這個概念有更加具體的認識。不僅如此,游戲還可以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使學生以更好的狀態(tài)投入學習中。
2.選擇游戲內容
在現(xiàn)代小學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游戲進行教學,可以有效提升教學質量。但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意游戲內容的選擇,因為游戲內容的選擇直接關系到教學質量。在選擇游戲時,如果教師只是將娛樂性作為唯一的考量內容,那么在課堂教學中,游戲只是教師和學生的娛樂,學生學不到知識。因此,在備課時,教師一定要將游戲和教學內容結合在一起,既考慮到游戲的娛樂性,又考慮到如何通過游戲將知識灌輸給學生,讓學生在游戲過程中主動學習。與此同時,筆者認為,在選擇教學內容時,教師應該結合教學計劃,包括短期、中期和長期的教學計劃,然后有步驟地推進教學進度。
3.控制游戲的難易程度
小學生的年齡較小,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控制游戲的難易程度,針對學生的能力,不斷調整游戲的內容,從而保證每位學生都能夠在游戲中有所收獲。
二、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游戲化的實踐探索
1.注意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特征
小學生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群體,他們現(xiàn)有的學習能力、知識基礎都有很大的差異。而且,由于自控能力較差,學習行為受到情緒、習慣的影響較大。因此,教師首先必須要認清這一事實,尊重并順從學生的個性化差異,對不同程度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態(tài)度和教學手段。也就是說,教師必須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一切教學活動的安排,以及教學游戲的設置,都要從學生出發(fā)。為此,許多研究者從學生角度出發(fā),提出根據(jù)學生能力的差異,設計出不同難度等級的教學游戲。防止因為難度較小,導致教學無效,或者難度較大,挫傷學生學習信心。從當前的情況來看,我國現(xiàn)行的各種教學游戲往往都有了一定的層級劃分,根據(jù)不同水平的學生劃分出了不同難易程度的游戲。教師可以根據(jù)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教學游戲,還可以根據(jù)班級學生的不同程度選擇創(chuàng)建不同的問題情境。這樣一來,不僅能夠幫助教師順利完成教學任務,還能滿足班級不同程度學生的學習需求。
2.應用游戲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的培養(yǎng)是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重點,也是學生學習的根本。而游戲是學生的天性,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擁有強烈的好奇心,教師可以根據(jù)這一特點,在課堂中為學生創(chuàng)造多樣化的游戲活動,這樣不但可以提升學生的體力、智力以及溝通技能,還可以調動學生自主參與的積極性。由此,在課堂中整合應用游戲活動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下冊“認識圖形”相關知識的過程中,可以設計“家園活動”。學生在認識各項圖形之后,提出通過“正方形”“三角形”“長方形”“圓形”以及“菱形”等來設計自己想象中的家園,通過這種自主設計的游戲活動,有助于學生在了解基本圖形的基礎上,鞏固本堂課學習的知識點。
學習數(shù)學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教師若是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只是單一將練習題布置給學生,學生會很容易產(chǎn)生厭學心理,不利于學生的成長學習。因此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將計算練習融入到游戲中,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三、總結
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長期束縛下,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策略十分古板。在課堂上,教師只是一味地“教”,而忽視了學生的“學”,很難發(fā)現(xiàn)教與學之間的互動。在這種環(huán)境下,學生自然會感到無趣甚至乏味,課堂效率低下。將教學內容合理安排設計成小游戲的形式,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同時,在教師參與游戲的過程中,可以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從而形成一種親和美。將游戲活動引入課堂,也正是在實現(xiàn)新課程改革中所要求的活用教材的真諦。
參考文獻:
[1]田靜普.小學數(shù)學游戲教學策略初探[J].都市家教,2012 (11):278-279.
[2]李柳.論“游戲教學法”在高階段小學數(shù)學中的實踐運用[J].新課程,2016(08):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