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培養(yǎng)初中生口語表達能力是一項重要的任務,教師常運用課前演講訓練的形式使學生有機會進行口語表達能力的鍛煉。擬分析課前演講與學生口語能力訓練的關系,明確其基本流程與操作方法,以便促進此種教學形式更有效地開展。
關鍵詞:初語教學;口語能力;課前演講
初中語文教學目標中,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是其中重要一環(huán),口語表達能力的提高離不開充分而有效的實踐,同時,依據初中語文課程標準,教師應當合理采用與學生實際生活相貼近的話題及多樣化的表現形式,帶動學生進入到更豐富的表達場景中去,逐步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展現,并在此基礎上強化其語言表達能力,使學生的語言表達更加敏捷、規(guī)范。為了保證上述目標的實現,課前幾分鐘的演講形式比較適用,而這種形式應當如何進行具體操作,則需要教師進行持續(xù)而深入的探索。
一、語文課前演講的作用
在初中語文課堂上,進行幾分鐘的課前演講,總結起來有以下幾項作用:其一是適應時代發(fā)展,其二是滿足課程改革要求,其三是與教師個性化教學觀念的應用相一致。正是因為課前演講的這些作用,才能幫助學生進行口語能力的訓練,促進學生聽、說水平的提升。
二、語文課前演講的順序及要求
進行課前演講,教師需要先明確學生的參與順序,其通常按照學生學號的順序進行輪流演講,此類做法有助于學生弄清楚自己的演講時間,使其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同時,這種按照學號進行排序的辦法適應了學生能力隨機分布的要求,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可以隨機得到鍛煉,而不會出現顧此失彼的現象。
其次,教師需要明確演講的流程順序,即包括演講內容、演講時間、適當評價以及定期檢驗幾個環(huán)節(jié)。比如,在進行課前演講過程中,教師要求學生始終保持脫稿狀態(tài),這就促使學生掌握演講內容、理清邏輯結構、必須反復練習達到演講的目的。而演講以后所進行的評價,則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對演講內容、演講語言、演講技巧、思想情感等多個方面進行評價,出現亮點給予鼓勵,盡量讓評價具備客觀不失公正同時又能夠起到激勵作用的效果。當全班學生基本完成一輪課前演講之后,教師可以在班級內舉辦一次演講比賽,讓學生能夠把所學到的知識靈活應用,在實踐中進行檢驗,在檢驗中提升自身的口語表達能力。
三、語文課前演講的具體開展策略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進行課前演講,可以應用以下幾種策略,以促進學生口語能力的提升。
(一)以教材為中心
初中語文教材中的文本經過認真編選,往往能夠從多個方面滿足學生對于認知的需要。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初中學生能夠據此逐漸理解相關知識內容,提升其語言表達能力。對于課前演講任務來說,教師應當給學生提供足夠的空間,讓學生得以感受教材內容,對教材內容進行有效的拓展和延伸??梢詮亩鄠€角度分析文本內容、作品人物、作者概況等等,這是一種可行性很強的課前演講策略。例如,當學習《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這篇文章,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前演講時介紹聞一多的生平事跡以及《最后一次演講》的有關內容,以便使演講者及全體學生了解聞一多其人其事。
(二)以生活為導向
對于初中階段的語文學科而言,它的外延同生活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為此,教師可運用不同角度、不同渠道的生活化引導方案,讓學生以深入觀察生活為契機,實現演講設計的多樣化目標,讓學生演講全面關注自然、社會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有學生在一篇題為《我是如何學習書法的》演講中提到了自己在生活中處處留心,觀察店鋪標牌、地鐵廣告等,從而使自己的書法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這篇演講取得了成功,其主要原因便是演講者把生活體驗和學習內容相結合,用生動流暢的語言進行講述??偟恼f來,依靠演講可以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會觀察、善于體悟,而生活中的素材也是促進學生口語表達能力進步的有效保證,這是完全符合教育目標要求的一種可行性性方法。
(三)以文學和寫作為輔弼
演講能夠基于文學素養(yǎng)視角進行展開,只要學生能夠做到這一點,便可以更深切地感受到文學的無限美好,同時能夠逐步提高其口語表達能力。為此,在進行課前演講之前,學生可以思考關于文學的諸多內容,如對文學人物加以賞評,對某篇作品進行多元化分析等,學生還可以和同學交流文學名著精彩章節(jié)的讀后感悟等。因為有了充分的準備,這樣的演講往往會取得比較好的效果。比如,有些學生對于《三國演義》有濃厚的興趣,便可以在其演講過程中介紹曹操、諸葛亮等人物,也可以講述作品中的精彩內容,如借東風、空城計等。
當然,寫作和演講的結合也是一種可行性較強的教學手段。事實證明,課前演講符合初中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而教師的作用則是指導學生站在不同角度對寫作和演講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應用。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從寫作技巧、題目擬定、整體構思等細節(jié)展開分析,并給出實用性與口頭表達能力訓練要求相統(tǒng)一的演講方案。比如,有的學生將演講題目定位為《我如何創(chuàng)作一個好故事》,在演講中講述自己創(chuàng)作記敘文的成功經驗,這既是一種寫作的反思,又是一次成功的口語訓練。
總之,在初中語文課堂上,課前演講可以說是一種和課堂教學內容相關的、局限性較小的能力提升形式,所有的學生都可以在教材的指導下,把目光關注點投向更深遠的層面,且使之同生活發(fā)生緊密聯(lián)系,以此達到暢所欲言的效果。正是在這樣的效果促使之下,初中學生的知識、能力、情感等幾個教學維度目標才能得到全面實現。
參考文獻:
[1]謝裕飛.初中語文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方法[J].文學教育,2014,(10).
[2]吳振華.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策略探析[J].才智,2015,(1).
作者簡介:黃燕(1978—),女,安徽省寧國市甲路初級中學一級教師,主研方向為初中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