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水強
【內(nèi)容摘要】化學是高中教育教學中一門重要的基礎課,新課改的背景下,高中化學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考和對比分析的能力和動手操作的實踐能力,要提升學生自主探索和創(chuàng)新的意識,以及在實際生活中的化學應用能力。高中化學相對于初中,知識難度有了提升,初中化學著重于讓學生了解簡單的化學現(xiàn)象和原理,而高中化學則強調讓學生深刻掌握化學現(xiàn)象的原因、原理,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對于剛進入高中學校的學生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zhàn)。為了讓學生盡快適應高中化學的學習,增加學習化學的信心、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提升化學學習效果,高一化學教師應該做好初高中化學教學的知識銜接,幫助學生順利過渡到高中化學的學習。
【關鍵詞】新課改 初高中 化學教學 知識銜接
一、新課改下初高中化學教學知識銜接的必要性
1.初高中的化學教學目標發(fā)生了變化
新課改背景下,初高中的化學教學目標區(qū)別比較明顯。初中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對于化學的教學多屬于啟蒙性,是基礎性質的化學教學,要求學生了解簡單的化學現(xiàn)象、化學知識和應用即可,理論性不強,也不要求學生進行深層次的邏輯思考和探索實驗。高中化學的教學目標整體了高了一個層次,不僅要求學生要了解化學知識,還要掌握化學現(xiàn)象和原理的原因,能夠進行化學探索和實驗,具備綜合的化學素養(yǎng)和應用技能。新課改背景下更是強調高中化學要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化學和利用化學進行實際應用的創(chuàng)新能力,要達到這種高層次的化學教學目標,教師應該做好初高中化學知識的銜接,幫助和引導學生盡快地適應高中化學,收到高水平的學習效果。
2.高中化學知識更加理論化系統(tǒng)化
相對于初中化學,高中化學教學內(nèi)容中包含的知識點不進數(shù)量上有了很大增加,難度上也有了很大提升。初中化學的知識點多是讓學生了解一些基本的化學現(xiàn)象,初步認識化學原理,只是對化學知識進行淺層的展示。而高中化學知識則更加接近系統(tǒng)化和理論化,不僅僅是化學知識的展示,更包含了化學概念和理論的成因、化學計算、化學應用等,高中化學的基本理論主要集中在化學反應規(guī)律和物質構成原理等深層次的內(nèi)容,難度相對于初中化學有了很大的提升,對于剛進入高中學校的高一學生來說,難度增強的感受更加明顯。因此,如果教師不能做好初高中化學的銜接,讓學生適應高中化學的學習,很容易讓高一學生對化學學習失去興趣,產(chǎn)生畏難心理,長此以往甚至會對化學學習產(chǎn)生抵觸心理。
二、新課改下初高中化學教學的知識銜接策略
1.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 做好針對性教學
要做好初高中化學教學的知識銜接,教師首先應該要全面、如實地了解自己學生的實際情況,通過摸底測驗、調查問卷、個人談話等方式去了解學生的化學知識基礎、化學學習方法和習慣、化學學習現(xiàn)狀等等,對學生的化學學習情況做到心中有數(shù)。只有全面了解了學生的化學學習情況,才能更有針對性地安排高一化學的教學。針對化學知識基礎差的學生,直接進行高難度的高中化學知識教學,會給學生帶來極大挑戰(zhàn),教師在初高中化學教學的銜接中要注意對初中化學知識的回顧,給學生一個緩沖和接受的時間。初中化學知識簡單,學生多以識記和背誦為主,高中化學知識在初中的基礎上有了難度的提升,邏輯性理論性更強。教師要引導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更加自主地進行學習、思考和探索實驗,課后及時做學習總結和復習,按時獨立完成作業(yè),篩選試卷收集經(jīng)典好題,建立錯題本等。
2.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興趣是第一老師,要做好初高中化學教學的有效銜接,提高高一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很重要。教師應該從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方式兩方面入手,豐富化學教學課堂,營造輕松快樂的學習氛圍,盡快讓學生適應高中化學學習的節(jié)奏。
首先教師應該將化學知識點與學生熟悉的日常事務相聯(lián)系,拉近學生與化學理論的距離,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熱情。例如在人教版高一化學必修1“氧化還原反應”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入生活中常見的氧化還原反應的例子向學生們提問,來吸引學生的興趣:食品長時間放置會腐壞,是哪個元素發(fā)生了反應?鐵生銹,生成的鐵銹是鐵被氧化了生成的什么物質?平時我們在吃蘋果時,為什么咬過的部分會發(fā)生變色反應?這些生活中常見的例子學生比較熟悉,更容易引發(fā)好奇心。教師再進行后續(xù)難度較大的化學反應式的教學,學生的興趣比較大,學習的信心也比較充足。
其次在教學方式方面,教師應該采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方式和方法,打造快樂高效的化學課堂。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的知識基礎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包括小組學習、課堂競賽、實驗教學、情景教學等,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調動學生自主思考和探索的積極性。例如在人教版高一化學必修1“離子反應”的教學中,由于初中化學教學內(nèi)容中只是簡單地介紹了常見酸,學生只是對常見酸形成了基本的了解,認識的層面比較淺,甚至有學生連鹽酸、硫酸、硝酸的化學式都不會寫,如果高一化學教學中教師直接進行電離方程式的單向教學,學生的認知層次達不到,很可能會聽不懂,接受的效果不好。化學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學習的方式,將學生分成3-5人的學習小組,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進行預習和討論,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達到知識學習過渡的效果。例如在人教版高一化學必修1“離子反應”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一起回顧酸、堿、鹽在水中導電的實驗,復習相關知識,然后讓學生一起討論氯化鈉在水中發(fā)生電離的過程和方程式,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提出疑問、進行實驗去探索。小組學習的方式可以讓學生之間有更多的交流,有利于學生互相彌補知識的不足,共同進步,一起盡快適應高中化學的學習,成功過渡到高中的化學學習中。
【參考文獻】
[1] 羅長恩. 如何進行初高中化學教學的銜接[J]. 散文百家:下, 2017(7).
[2] 何磊. 在課改中完成初高中化學教學的銜接[J]. 教育, 2017(32):40.
(作者單位:龍川縣田家炳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