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進
摘 要:社會的發(fā)展與進步與科學技術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我國在義務教育階段就開展了小學科學科目意在培養(yǎng)小學生群體對學習科學知識的興趣與積極性,進一步促進他們自身的個性發(fā)展與智力培養(yǎng),繼而激發(fā)起學生們的科學素質與科學精神。
關鍵詞:小學科學;課程改革;實踐操作;教學目標
小學的科學課可以充分培養(yǎng)小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其作用是其他學科難以替代的。其次小學科學課中又包含了很多有關其他學科,如生物科學、環(huán)境科學等的拓展知識,為小學生升入中學的學習打下了基礎。其次,學好小學科學還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欲望和創(chuàng)新精神,幫助學生更加積極健康的成長,因此在小學就學好科學課對學生們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一件事。
一 傳統(tǒng)課程中出現的問題
雖然學好小學科學對學生們意義重大,然而在很多學校由于小學科學科目并不涉及升學考試因此在小學教育活動中沒能得到足夠的重視。小學科學課程不但排課率低,而且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并沒有充分的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更多的是單方面對學生進行科學知識的灌輸,使得學生缺少自己思考與實踐的機會,在課堂中處于被動的地位。顯然這些過于傳統(tǒng)和模式化的教學方式與新課標提倡的素質教育相違背,更與科學學習重實踐的理論相悖,導致學生的綜合素質沒有得到充分的培養(yǎng)和發(fā)揮。其次上述教學方式無法真正喚起學生對于學習科學知識的興趣和積極性,缺少實踐的科學課也較難真正幫助學生形成一定的科學素養(yǎng)。此外部分學校不重視小學科學課程還表現在教師的選擇上,這些學校為了減少成本并沒有聘請專業(yè)的科學教師,而是要求班主任或其他學科的教師來兼任小學科學課程的老師,導致小學科學科目的教師素質參差不齊,教師隊伍嚴重缺乏專業(yè)性,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小學生群體又如何能真正學好科學知識、形成科學素養(yǎng)呢?科學是社會進步的階梯、是國家強盛的重要條件,希望這些學校可以重視起對小學生們的科學教育,為學生們提供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培養(yǎng)起學生們對于學習科學知識的興趣與積極性。
二 課程改革的策略
(一)重視實踐操作,加強科學教育
很多教師常常以缺少實驗環(huán)境、道具為由而有意減少小學科學課程中的實驗機會,但其實任何學科,只要通過師生共同合作,自己動手制作實驗相關的工具,根據當地的自然環(huán)境去尋找相應的實驗材料進行一些簡單的小實驗是完全可以的。將教材中的知識通過實驗展現出來并讓學生們親身參與,可以幫助學生們更好的掌握課本上的知識,對解決學習中與生活中的問題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例如在學習《校園的樹木》這一的內容時,很多學生雖然已經上學有一段時間了,但是并沒有留心校園內的植物。因此教師應當給學生們足夠的實踐機會,讓他們真正走出教師去了解、探索校園里的樹木,讓學生們充分的感受到原來科學就在自己身邊。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們將自己不認識的植物或是在實踐過程中的問題記錄下來,在實踐結束后教師進行統(tǒng)一的答疑解惑。同時由于學生們自己充分的觀察了校園里的植物,在當教師講述有關樹的整體形態(tài)以及器官以及植物的光合作用等知識時學生可以理解的更透徹,課堂的效率將會得到有效的提升。同時還能讓學生更加深刻的感受到身邊時時有科學,處處有科學。這樣既能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對學習自然科學的濃烈興趣,又能在輕松愉快、充滿神奇的科學環(huán)境中讓學生展開想象、獲取知識,從而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科學素養(yǎng)。
(二)明確教學目標,提高課堂效率
小學科學是一門嚴謹的課程,需要學校、教師和學生三方認真對待才能保證教學效果達到預期。教師想要提高小學科學課堂的上課效率一定要在上每節(jié)課明確當堂的教學目標。教育目標的設計是教師們進行課堂教學的首要環(huán)節(jié),具體到一節(jié)課中教學目標不僅影響著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還教學內容的組織、教學策略的選擇、教學過程的安排等方面有著重要的影響,并最終促使教學目標的達成。
例如在學習《熱脹冷縮》這一章的知識時,要求學生能對固體、液體、氣體的實驗現象進行分析和歸納,由于學生們普遍都知識固體的熱脹冷縮現象,因此教師在指定《熱脹冷縮》的教學目標時應將重點放在液體和氣體的熱脹冷縮現象,教師可以通過“液體噴泉”實驗和“嘠乒乓球”實驗來為學生們具體展示相關現象,當學生們看到液體從細管中噴出和乒乓球恢復原狀時會對熱脹冷縮的原理的記憶更加深刻。小學科學課程作為一門科學啟蒙課程宗旨意在培養(yǎng)學生們的科學素養(yǎng),而科學素養(yǎng)的基本要素,包括對科學知識的積累和應用,對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的了解和實踐以及對科學的感情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培養(yǎng)。因此教師只有明確教學目標才能真正將課堂的效率最大化。
總的來說,雖然我國的教育事業(yè)在一步步的發(fā)展,但是目前仍有一些不涉及重要考試的科目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小學科學就是其中一科。這樣不僅影響了這些小學科學科目的發(fā)展,也影響了對小學生科學素質的培養(yǎng),需要學校與教師加以正視和解決。
參考文獻
[1]周志強.小學科學課程改革中的問題與分析[J].教育,2016,000(004):P137-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