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醒云
摘 要 留守兒童是一項特殊群體,由于家庭教育、家庭關愛的缺失,給他們的學習成長帶來了不少的影響。特別是在中小學階段,正處于孩子們各項行為品質養(yǎng)成的關鍵階段,德育教學的過程中我們要特別關注留守兒童的學習現(xiàn)狀,做好教育引導工作。
關鍵詞 留守兒童 教育 引導 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1 文獻標識碼:A
近些年來城鎮(zhèn)化發(fā)展速度的加快,大部分青壯年勞動力涌入城市,鄉(xiāng)村地區(qū)的留守兒童越來越多,由于缺乏充分的家庭教育,留守兒童問題日益明顯。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樹立科學的教學理念,采取科學的引導策略,做好留守兒童的德育教育工作,重視留守兒童的長遠發(fā)展教育,為他們的長遠發(fā)展打好基礎。
1轉變轉念,尊重學生個性差異
傳統(tǒng)德育教學中往往是采取“一刀切”的教學模式,德育教學往往是“填鴨式”,德育教學成效較低,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孩子們學習發(fā)展的進度。留守兒童家庭條件差異較大,德育素質參差不齊,對于德育教育的需求各不相同,新時期教學中我們要轉變傳統(tǒng)教學中的教學理念,德育教學中結合不同學生的不同學習程度、學習興趣進行不同的教學引導,以便德育教學能夠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
比如對于祖輩文化程度較高、能夠有效開展家庭德育的留守學生,學校德育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適當放松,對于祖輩文化程度較差的學生,則要予以重點關注,以便學校德育教學能夠彌補家庭教育的缺失,更好的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對于文化課基礎較差、學習積極性不高的留守學生,在德育教學的過程中我們要重視方式方法,比如適當改進教學模式,結合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需求進行德育教學。比如采用一些影視多媒體教育來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對于文化課基礎好的留守學生,還可以采用德育故事、德育講義等內容,讓學生通過書本內容、課外讀物等形式來了解德育內容,通過多種多樣的德育教學方式來符合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更好的提升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2科學管理,建立留守管理檔案
留守兒童年齡差異大、基礎知識差異大,加上家庭住址分散,這都給學校的德育教學造成了不小的困擾,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們的學習發(fā)展。德育教學的過程中我們要結合這些不同的因素進行科學的教學管理,根據學生們的家庭住址、年齡差異、基礎差異進行科學分組,定期開著不同方式的德育教學。通過“集約型”的教學模式、“針對性”的教學過程來提升德育教學的效率。
比如對于距離學校較遠的學生,我們可以組建德育學習小組,提前給他們上課,讓學生能夠學習之后及早回家;對于距離學校較近的學生,則可以適當延遲德育教育時間,讓他們能夠獲得更多的德育教學內容。另外我們也要結合學生的年齡差異、年級差異、認知能力差異來建立留守檔案,定期更新這些內容,對于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德育教學方式,定期對學生進行德育學習效果進行測試、檢驗,將學生們的學習效果記錄在案,及時跟進學生們的學習發(fā)展。
3科學引導,創(chuàng)設良好學習環(huán)境
都說:“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古時候也有“孟母三遷”的經典案例??梢姯h(huán)境對于事物發(fā)展的重要性。在德育教學的過程中更是如此:良好的德育學習環(huán)境對于學生們的學習發(fā)展意義重大,良好的德育環(huán)境對于學生們的德育養(yǎng)成也有重要的促進價值。教學中我們要認識到這一現(xiàn)象,在教學這科學引導,創(chuàng)設良好的德育教學氛圍與學習契機,讓留守兒童能夠感受到多樣化的學習形式,不斷提升他們的學習效率與德育綜合素質。
比如我們要科學運用節(jié)假日這一時機,讓“無所事事”、缺乏父母關愛的留守兒童能夠參與學?!傲羰刂摇钡南嚓P活動,例如端午的時候指導留守兒童包粽子、冬至的時候帶領留守兒童包餃子,讓留守兒童參與到“家庭型”的節(jié)日活動、德育學習過程中來,讓他們能夠感受到教師的關愛、體會到家庭的溫馨、領悟到節(jié)日中蘊含的德育教學元素,不斷提升他們的德育綜合感知。
4立德樹人,著眼學生長遠發(fā)展
德育教育不是口號,也不是簡單的理論教育,而是要著眼于學生的長遠發(fā)展與綜合發(fā)展,關注學生們的學習經歷,引導他們能夠通過有效的德育學習獲得更多的學習技能,為他們的長遠發(fā)展與全面發(fā)展打好基礎。教學我們除了做好教學指導之外,也要結合留守兒童的學習現(xiàn)狀與發(fā)展前景。認識到留守兒童大多調皮搗蛋或基礎較差,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在教學評價的時候往往批評打擊,導致他們“破罐破摔”,嚴重影響了他們的學習發(fā)展。都說“好學生是夸出來的”,新時期教學評價的過程中我們要善于創(chuàng)新評價策略,重視正面教育引導。教學評價中我們要讓留守兒童相互評價,既要看到別人的優(yōu)點,多加學習,也要看到對方的不足,自我勉勵。“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不斷提升他們的綜合認知能力,促進學生的長遠發(fā)展。為他們的綜合發(fā)展與全面進步做好引導、打好基礎。
總之,面對留守兒童教育,我們要樹立高度的責任意識與歷史使命感,既要關注課堂教學,也要重視課外實踐,既要做好學生的當前教育,更要重視他們的長遠發(fā)展,為他們的學習發(fā)展做好引導、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