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志
【摘 要】新課改背景下,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教師的教學方法都應該作出相應的調整,轉變以往教學活動中學生被動學習、教師主導課堂的局面。歷史教育是學生獲得歷史知識、提升歷史素養(yǎng)的主要途徑,基于歷史學科的特點,教師應該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在實踐教學活動中促進學生的知識獲取、信息收集和處理等能力的提升,為學生營造利用開展探究活動的教學氛圍。本文將以初中歷史教學為例,分析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模式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應用途徑,旨在促進初中生的歷史素養(yǎng)提升,為初中生的全面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
【關鍵詞】初中歷史 小組合作 探究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現(xiàn)代教育理念所倡導的一種新型學習方式,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合作探究學習活動,結合教師的教學指導,促進學生的綜合能力提升和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基于我國初中歷史教學現(xiàn)狀,將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應用在初中歷史教學活動中有利于良好課堂互動的形成和小組成員之間的互助學習,是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途徑和方法。
一、合理分組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下,合理分組是第一步,需要教師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個性特點,做到優(yōu)勢互補,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共同提升學習成績。分配小組成員后,對成員進行合理分工,培養(yǎng)有能力、有團隊精神及責任感強的學生作為此學習小組的組長,之后根據(jù)小組其他成員的不同特點,選出此學習小組的整理員、匯報員及記錄員等。對小組成員進行分組時,切記要分工明確,確保每個小組成員都有其工作要求。例如:下節(jié)課要講授“中國早期人類的代表——北京人”相關知識點,每個小組的組長應在課前分配學習任務,讓 A 同學尋找有關元謀人的歷史基礎知識,B 同學搜尋北京人的歷史基礎知識,C 同學搜尋山頂洞人的歷史基礎知識。在合理的小組分工中,學生能夠充分發(fā)揮自身的特長,這利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并且在互助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提高了。
二、營造和諧學習氛圍,促進小組合作順利實施
課堂教學氛圍對學生的學習質量也是具有直接影響的,如果課堂學習氛圍濃厚,則學生在整體氛圍的感染下也會積極配合其他小組成員完成學習任務。因此初中歷史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應該重視起對和諧、積極的教學氛圍的營造,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養(yǎng)成團隊意識。例如:在“原始農耕生活”相關知識教學中,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還原我國原始農耕經(jīng)濟的主要情況,包括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以及大汶口原始居民的農耕生活。隨后了解中華文明處于起源階段時原始農耕經(jīng)濟的發(fā)展水平,進而認識其發(fā)展對中國遠古時代社會進步的重要意義。介紹完本課重難點,要求學生進行小組合作討論完成相關問題,如同學們,假如你是一個生活在原始社會的人,如果僅靠在野外采集、捕捉食物為生,會有哪些不便之處?通過激烈討論,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促進小學合作學習順利實施。
三、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探究意識
在初中歷史學習的過程中 ,小組合作的方式能夠調動初中生的思維 ,使得初中生在輕松的氛圍下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 ,小組內合作探究歷史事件的背景以及其他的相關知識,小組內的成員集思廣益,分享自己知道的歷史知識以及歷史事件,不僅活躍了課堂的氛圍,還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在學習“戰(zhàn)國時期的社會變化”的時候,枯燥的講解無法在歷史課堂上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而合作學習的方式能夠給予學生自主的學習空間,四到六個學生能夠組織在一起互相討論課本中的知識點,分享自己日常讀書過程中獲得的歷史故事以及相關的背景資料,例如,電視劇《戰(zhàn)國》中的故事內容,書籍《戰(zhàn)國策》等,初中生的學習壓力相對不大 ,課余生活較為豐富 ,但是多數(shù)的初中生在課外活動的時間會選擇休閑娛樂 ,而歷史課堂上的小組學習討論能夠給予學生自主學習以及互相分享的空間,通過同學之間的講述,初中生對于戰(zhàn)國時期的歷史知識有了更多的了解。
四、初中歷史課堂合作學習小組進行的時候應當突出重、難點
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初中歷史教師應當注意把控課堂學習進度,合作學習的內容要緊貼初中歷史教材,注重課堂教學的結果以及鍛煉學生的能力,使得小組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找到重點,提高對于歷史學科的情感以及認知,對于初中歷史考試的重點以及難點知識點有清楚以及深刻的認知,綜合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自主學習的能力。例如 :在學習《夏商周的更迭》這一章節(jié)知識的時候,初中的歷史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從教材出發(fā),概括出夏朝、商朝以及周朝的建立者、建立時間、滅亡時間以及所作出的歷史貢獻。在學習的過程中,歷史教師應當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討論三個朝代滅亡的原因以及為中國歷史發(fā)展做出的貢獻,在初中歷史教學的過程中,這些歷史意義以及歷史影響都是由初中歷史教師帶領引導的,學生完全是聽從歷史教師的安排。為了擺脫這一教學現(xiàn)狀,初中的歷史合作學習小組應當在團隊合作的協(xié)作下主動探究,自我搜集資料,通過資料的閱讀以及歷史教材的探究提高自身的概括能力以及團隊的凝聚力。
綜上所述,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具有很大的應用優(yōu)勢,因此在初中歷史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合理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彌補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的不足,提升初中歷史教學有效性。傳統(tǒng)的大班教學活動中,小組合作學習流于形式、學生參與不主動、活動中缺乏平等合作精神、教師合作教學中調控能力及教學技能還有待提高等。在今后教育教學工作中如何更好地增強小組合作學習效果,還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摸索。
參考文獻
[1]王玉玲.中學歷史教學基本技巧與拾綴[J].中國教育科學,2016(11):127-128.
[2]強宏.初中歷史課堂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的開展實踐微探[J]. 科研,2016(08):66-67.
[3]黃延春. “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6.
[4]楊曉寧.論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D].遼寧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