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嵐
【摘要】舞蹈作為能夠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培養(yǎng)學生藝術氣質、開闊藝術視野、了解多元文化、提高審美能力、陶冶藝術情操、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的一門重要課程,在各普通高校中得到廣泛開設。但從舞蹈教學水平及發(fā)展狀況來看,廣泛存在專業(yè)師資缺乏、課時安排有限、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學內容繁雜、教學模式陳舊等問題。本文對高校中舞蹈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和概括,并且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高校;舞蹈教學;現(xiàn)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近年來,雖然各普通高校開設了舞蹈課,但是從舞蹈教學水平及發(fā)展狀況來看,其資源配置、教學能力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制約了舞蹈教學水平的提高。
一、高校舞蹈教學的現(xiàn)狀
(一)教學資源缺乏
目前,教學資源缺乏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方面:一是缺乏能夠進行舞蹈教學的專業(yè)教師。舞蹈是門專業(yè)性很強的學科,舞蹈教學的師資必須是經過長期專業(yè)訓練的老師來擔任,而部分高校的舞蹈課由于政策、人事等方面的原因,未能配備專業(yè)的舞蹈教師,舞蹈課由其他學科教師替代,教師本身對舞蹈基本知識和舞蹈基本技能尚不能很好地了解和掌握,也無法對學生進行講授,致使教學效果較差。二是缺乏教學專用教室。部分高校雖開設了舞蹈課,但并沒有專門的舞蹈教室,教學中常用的鏡子、把桿等基礎設施未能配備和使用,授課環(huán)境較差,制約了學生們對于舞蹈的學習。
(二)課時安排有限
根據調查,目前普通高校舞蹈教學課時安排較少,大部分高校將舞蹈課程設置為選修課,授課時間少則幾次課,多則一個學期,學生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循序漸進地掌握所學的舞蹈知識和技能,不利于提升教學質量。
(三)教學目標不明
高校的舞蹈教學應當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具體狀況,突出長處,實現(xiàn)科學化的教學培養(yǎng)。然而在調查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有些高校僅僅為了開舞蹈課而開課,教學目標缺少長期規(guī)劃和逐課細化,致使教師上課無依據、學生培養(yǎng)無目標,課堂教學缺乏科學合理的設計。
(四)教學內容繁雜
舞蹈教學需要系統(tǒng)、科學地進行規(guī)劃和推進,教學內容也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具體需求,按照教學目標進行科學選擇。而有些舞蹈課堂呈現(xiàn)出的教學內容十分繁雜,有的根據教師特長選擇教學內容,有的在有限的課時內涵蓋了多個舞種、多個民族、多樣形式的教學內容,使學生們對每一項舞蹈都不能進行系統(tǒng)的學習,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學生們學習舞蹈的積極性,不利于舞蹈訓練。
二、高校舞蹈教學發(fā)展對策
(一)配置教學資源
高校應從長遠發(fā)展的視角看待舞蹈教學的重要意義,爭取政策和經濟支持,為舞蹈課堂配置專業(yè)的舞蹈教師、教室和專業(yè)教學器材,為開展舞蹈教學奠定良好的物質基礎。
(二)調整教學課時
課時偏少也是影響高校舞蹈教學質量的主要問題,因此,教師理應協(xié)同學校適當增加課時,為每學期設計適量的舞蹈課,讓學生定期欣賞和學習各種經典舞蹈作品(包括民族舞、交際舞、芭蕾舞和爵士舞等),從而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舞蹈鑒賞能力與舞蹈表演能力。
(三)明確教學目標
高校應根據學校培養(yǎng)的方向和學生實際情況制定明確的舞教學目標。通過對長期教學目標及每學期、每課時的教學目標的實施和達成,提高學校整體的舞蹈教學水平。
(四)設計教學內容
高校舞蹈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實現(xiàn)對學生審美情趣的培養(yǎng),加強學生的藝術內涵修養(yǎng),從而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綜合發(fā)展。因而不必過于注重強調技巧性的教學內容,應以普及舞蹈文化、辨識舞蹈種類、賞析舞蹈作品和舞蹈基本技能為主要教學內容,適當開展舞蹈基礎形體訓練、中外代表性舞蹈、舞蹈作品賞析等方面的舞蹈教學。
(五)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
教師在進行舞蹈教學的過程中,要以學生為授課主體,在對學生進行充分的了解之后,結合他們的學習能力,做出具體的教學模式、方法、手段上的安排。除了傳統(tǒng)的“言傳身教”親身示范和講解外,還可借助多媒體教具進行教學和反饋;采用分組學習、觀摩的形式組織教學;利用“師帶徒”的形式發(fā)揮學生的特長和優(yōu)勢;通過舞蹈比賽手段對學生進行激勵教學,充分地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和競爭意識,促使高校舞蹈教學水平再上一個新的臺階,提高高校舞蹈的整體教學水準。
三、結語
本文對高校中舞蹈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和概括,并且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以此為高校舞蹈教學的提高略盡綿薄之力。
參考文獻
[1]李磊.試論高校舞蹈教學存在的問題及現(xiàn)狀[J].才智,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