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湖 宋小霞
摘 要:近幾年,我國教學機制不斷改革,趨于城鎮(zhèn)化的選擇,農村小學的生源出現了自然萎縮,學校出現了少于10人的小班,甚至一兩個學生的小班。這在給教師的教學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大的挑戰(zhàn),深入探討了促進農村小學小班額數學教學的策略,以期為相關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鑒。
關鍵詞:農村小學;小班額;數學教學
隨著城鎮(zhèn)化進程的加快,大量農民工子女跟隨父母外出就學,部分農村小學里出現了人數少于10人的小班。在這種班額為個位數的情況下,如何讓數學課堂教學充滿活力,使得每一個孩子都能學會數學、會學數學,需要農村教師不斷去探討研究。
一、小班額教學的優(yōu)勢特點
(一)因材施教,促進教育公平
小班額教學,學生人數少,教室空間相對大,教師可以關注教室中每一個學生,可根據學生的反應及時調整教學行為,并隨時進行個別輔導,因材施教。如在教學中,根據基礎知識的不同,將學生分成好、中、差三個不同的層次,設置不同的教學目標,采取不同的教學措施。由于人數比較少,我完全可以根據每個學生的基礎、心理、個性愛好、特長、能力等不同,設計具有較強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同時也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對學生進行個別指導,與學生充分交流,做到因材施教,取長補短。
(二)能真正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還課堂于學生
課程標準倡導師生角色的轉變:教師盡可能地發(fā)揮教師組織者、引導者或導演的作用,讓學生成為主體,將學習的目標、內容、任務、問題都交給學生,放手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性學習、合作學習,實現自我總結、自我提升、自我發(fā)展。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關注有問題的學生和學生的問題。對學生的問題不要立即予以指點、引導、啟發(fā),而是激勵學生自己盡全力去解決,對于學生實在無法解決的問題,教師再引導學生相互交流,共同研究,讓學生在自解與合解中嘗到與困難作斗爭的喜悅。
二、小班額教學策略
(一)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要圍繞教學目標,積極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數學情境時,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進行創(chuàng)設,可以通過講故事、舉實例、擺實物來進行一些實踐性的教學。比如,在教學“面積”一節(jié)時,從平方厘米、平方米到公頃,教師可以舉一些實物讓學生直觀感受不同面積單位,學生對其的認識比較抽象,這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對自己家的耕地面積、村莊面積、鄉(xiāng)鎮(zhèn)面積進行簡單對比,建立起學生對“公頃”的認識。
(二)改變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有效性
長期以來,農村小學由于受地域限制,學生生源銳減,在這樣的態(tài)勢下,小班額尤為明顯。但是,小班額教學也為農村教師提供了有利條件,即教師可以更好地改變課堂教學方法。教師、學生可以進行一對一的交流、探討、輔導,小班額教學給學生提供了更多動手、動口、動腦、合作的機會。教師應改革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和模式,如教師可以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當“老師”的機會。教師既是學習者,也是指導者。這樣做既可以讓教師和學生間、學生和學生間相互幫助、相互啟發(fā),又可以讓學生在參與教學中,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使學生能夠從中體驗到成功,從而有效提高教學效果。在這種模式下,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有效的體現,其數學思維得到了培養(yǎng)。
(三)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
在農村小學小班額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在學生熟悉的現實生活環(huán)境中選取一些對學生來說既富有現實意義,又富有挑戰(zhàn)性的內容來進行教學,以此打通生活中的數學與數學教科書中的數學間的“橋梁”,使學生的生活與數學融為一體。教師要深入鉆研教材,根據學生的不同層面改變統(tǒng)一的教學目標,或提高難度,或降低要求。同時將教學過程中的重點、難點實施分解,設計坡度,設計彈性練習。這就要求數學教師要善于開發(fā)數學課程,提高駕馭數學教材的能力,適當“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
(四)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
在農村小學,由于學生人數縮減,班級人數少,學生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有更多、更加便利的交流機會。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掌握這些有利的因素,積極構造有利于學生成長和教學的外部環(huán)境。教師在備課時,要注意到班級內的每一位學生,對他們的興趣愛好、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進行充分的了解。如對學習能力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適當將數學課程內容拓展開來,適度超前;學習能力一般甚至較弱的學生,教師首先要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打好基礎,可以采取單獨輔導、結對幫扶、跟蹤指導等方式,幫助他們建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讓他們樂于學習。
總之,我們要結合“先學后教,當堂達標”的教學模式和學校實際,改變傳統(tǒng)“填鴨式”教學方法,最大限度地激活課堂活動,改變教學方法,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從而使農村小學小班額數學教學更富有生機和活力。
參考文獻:
[1]牛生才.農村小班額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6(25):42,44.
[2]袁富仁,姜梅.在小班額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交流能力的策略[J].西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4(3):136-138.